词条 | 潘石屹如是说 |
释义 | 潘石屹如是说作 者: 韩征痕 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字 数: 216000 版 次: 1 页 数: 256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1788323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管理 >>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 企业家 定价:¥39.80 编辑推荐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国内迄今第一部全面解读和诠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的作品,完整展示了潘石屹的战略思维与行动轨迹。 以彰显中国本土优秀企业家精神旗帜和行为标杆为特色的系列财经图书,如《马云如是说》、《牛根生如是说》等畅销书出版后,CCTV、新浪网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连载。今年我社再次重磅推出《潘石屹如是说》。 内容简介事实上,市场上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小公司,小公司才是自然的状态。小公司应该是液态的,无论市场是方的还是圆的,小公司都可以倒到里面去,充满每一个缝隙。做好小公司,首先要有小公司的心态,企业领导者先不要贪大。 做事要力求简单,繁杂会使我们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繁杂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旧有的习惯、旧有的规则、旧有的礼仪,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对知识、技能的卖弄。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很容易的,多余的装饰、多余的想法及多余的语言都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我对管理的态度是“无为而治”,这并不是说在具体措施和制度上我们是无所作为的。“无为而治”是每一位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这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公司最好的管理是把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激发出来,而不是被动地把他们作为一个简单的工具来约束他们。 越是端着架子的企业,组织结构图就越复杂,层级就越多,效率就越低,扯皮的事情也随着金字塔的层级数呈几何数增加,这样的公司创造不出价值。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不做别的行业,大家都知道我不是没有钱做,而是“我听不明白的不做”,这就是我的投资原则。 “末位淘汰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把人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我们的“末位淘汰制”就是要培养人的三种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与危机精神。 做生意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低潮进货,高潮出货。最忌讳的就是做反了,做反了就会亏本,就会给股东造成损失。 如果非要说我善于“炒作”,我认为“炒作”其实就是广告宣传。如果非要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表演”只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就没有人知道你,你的房子也就卖不出去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核心竞争力是花钱买不来的东西。在充分市场化的情况下,凡是你可以花钱买来的东西,你的竞争对手可以花更多的钱买到的东西,都很难构成你的核心竞争力。地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创造力,即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 潘石屹简介娱乐化地产商人 潘石屹,人称老潘,甘肃天水人,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但身手头脑均敏捷矫健。年龄未及知天命,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一个已经基本娱乐化、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的地产商人,潘石屹--永远不做大多数。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籍贯:甘肃省天水 。 职位: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业院校: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潘石屹先生,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石屹,出生于甘肃,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1992年,潘先生与人合作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北京万通新世纪广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北京万通理想世界(现改名为新城国际)。 1995年潘石屹先生与妻子张欣女士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自公司创建以来,两人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分别为:SOHO现代城(10幢30层高的大厦,共包括2200套公寓和商铺,于2000年竣工);博鳌蓝色海岸(115栋河畔豪华别墅,2002年竣工);建外SOHO(北京心脏地带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为北京引领创建了一个时尚现代化的商业社区,目前该项目尚在建设之中);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位亚洲建筑师设计完成的一个当代私人住宅建筑艺术收藏馆,并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大奖。项目一期已经完成,并作为一个公社风格酒店经营,二期还在建设之中)。 2002年潘石屹先生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和热门报道,其中有时代周刊、CNN、中央电视台、华尔街日报以及南华早报等等。时代周刊曾在2002年11月刊中这样报道潘石屹,“房地产商潘石屹给中国一贯单调的公寓和写字楼带来了明快的色彩……潘石屹的楼盘在品位上已国际化。” SOHO现代城,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在中国房地产界,潘石屹无疑是个另类。他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因此为世人瞩目。不破不立,潘石屹无疑也最具备创新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潘石屹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以城市标志性符号引领这个城市的建筑潮流。潘石屹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所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在商业上取得空前成功,SOHO中国的销售额及纳税额都连续多年在中国地产行业名列前茅。 潘石屹对商业有其独到理解,他不单纯追求开发规模和营业额,更注重建筑的长远价值,强调要做中国的、当代的建筑。潘石屹所开发项目利润率在中国地产行业最高,据国家地税局公布数字,2003年SOHO中国公司纳税1.778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二,2005年,SOHO中国纳税3.03亿元,增长幅度超过70%。 同时潘石屹把商业、生活娱乐化,坦诚面对社会公众,是中国广大传媒追逐的对象。 潘石屹自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1992年与人合作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北京万通新世纪广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北京万通理想世界(现改名为新城国际)。 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女士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自公司创建以来,两人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在北京CBD的第一个大型综合项目、50万平米的SOHO现代城;位于海南省,拥有115栋别墅的博鳌蓝色海岸;由12位亚洲建筑师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该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大奖的建筑项目;以及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域,70万平米的建外SOHO,该项目销售额突破90亿元人民币。 潘石屹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享有很高知名度,是建筑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作者简介韩征痕,企业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公司执行副总裁,曾参与十多个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咨询项目,长期对房地产企业SOHO中国有限公司及潘石屹本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目录第1章 “万通六君子”——潘石屹论创业过程 生活的触动 理想与执著 “万通六君子” “第一桶金” 让自己找到胆量 分家:离开万通 玩转SOHO概念 上市:占据制高点 第2章 小的是美好的——潘石屹论经营理念 大型“小公司” 学会与市场对话 “我只想专心卖房子” 只做房地产一项 只做房地产下游 我的长项不是酒店经营 “钻石原则” “资产轻盈” 最关键的是保守 低潮进货 第3章 “无为而治”——潘石屹论管理 “简单原则” “末位淘汰制” “99朵玫瑰” “末位淘汰制”的效用 “末位淘汰”的“槛” “争议”与“反思” 把“末位淘汰制”引入方方面面 “无为而治” 放权:取消来自上面的高压 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 利用企业文化达到“无为而治” 网络状结构 第4章 打造时尚品牌公司——潘石屹论品牌策略 时尚品牌公司 重视设计 定位高端 一个人品牌与公司品牌 娱乐明星的做派 领导者的个人形象 树诚信品牌 第5章 炒作就是广告宣传——潘石屹论营销手法与公关 炒作即广告宣传 替别人拍广告 内部刊物也是广告 “搜索营销” 挖人事件:坦诚对待媒体 氨气事件:绿色承诺 第6章 鼓励创造精神——潘石屹论创新 创新需要冥想状态 核心竞争力是创造力 创新的产品总会有争议 创造需求,引导市场 “密码正确”理论 第7章 学会面对投诉——潘石屹论客户关系与售后 认真对待批评 学会面对投诉 无理由退房“升级版” 第8章 产品与股票的错位——潘石屹论融资与上市 “按揭”预售融资 首次上市失利 时来运转:二次上市成功 第9章 用明天来思考今天——潘石屹论房地产开发 地段、地段、地段 用明天来思考今天 不做中低档产品 打通投资与租赁市场 搭建投资平台 进行租务管理 帮助租户度过养商期 给中小型企业建写字楼 商业地产转型 “一二三法则” 市场的需要 居安思危 摆脱住宅地产思维 第10章 追求细节,而非豪华——潘石屹论SOHO建筑精神 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 多元化建筑 民主化的建筑 SOHO之后是什么 融合是一种趋势 城市无须功能分区 社区与城市相融合 创造CBD繁华 追求细节,而非豪华 里程碑式的建筑 第11章 细数地产风云人物——潘石屹论地产人物 王石 冯仑 任志强 易小迪 第12章 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潘石屹论成功法则 要有自己的判断 海南房地产出现泡沫 对现代城充满信心 放弃住宅开发 “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 善于倾听者最受人欢迎 保护我们的是诚实 第13章 让思想回到“零”的状态——潘石屹论工作与生活 脱贫的榜样 婚姻就像跳探戈 父子交流是很重要的 将自己“清零” 主动寻找外力 慈善是一种精神 第14章 成为一个“元素” ——潘石屹论杂碎 潘石屹论博客 潘石屹论IT 潘石屹论摄影 成为一个“元素” 附录:潘石屹个人档案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第1章 “万通六君子”——潘石屹论创业过程 生活的触动 潘石屹出生在中国西部甘肃省的一个小村子里。潘石屹这个山村的孩子之所以会选择走出去,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小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吃不饱饭,饥饿。其他东西还可以承受,就是这个饥饿是没办法承受的。这点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包括后来从商,比较看重金钱,觉得有了钱就能解决吃饭、教育、看病这些问题……这还是受小时候缺衣少食的影响比较大。 潘石屹命运的第一次转变出现在1977年,这年秋天,他的父亲平反了,一家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清水县城。 不久,潘石屹转学到县城的学校,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漂泊。“从农村到县城,感觉到生活很有希望。”潘石屹认为,这是他人生的开始。一年后,潘石屹接到来自省城兰州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两年后,潘石屹考进了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 1984年,潘石屹从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对数字天生敏感的潘石屹很快博得了领导的赏识,被确定为“第三梯队”,并被送出去进修。但潘石屹对机关生活并不满意。他回忆道:“整个管道局里,除了输油调度处每天在做事外,别的部门全都无所事事,只会给人添麻烦,包括我自己。” 大家都守在机关里坐着,我觉得20岁出头就在机关里坐着,开始比较新鲜,什么都不干,工资还比较高,下面的人还给我们送点苹果、大米什么的。有的下面单位还给我们送豆腐皮,大家高高兴兴的。但是坐了半年时间,觉得特别没意思。 在廊坊最后有半年多时间觉得自己也是闲待着的,在一个机关里,有将近1000人,真正能够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不是很多,剩下的人都是干部,干部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干。所以我对下海的愿望特别强烈。 后来单位新分来一个女大学生,潘石屹陪着她去仓库领桌子和椅子。 我记得我们办公室分来一个女大学生,我们处长就说,小潘,你去帮她抬张桌子去。结果这个女大学生特别挑剔,再加上那时候桌子质量也不好,她就说这个桌子这里不行,那个桌子那里不行什么的。我等得不行了,就说,这不就是一张桌子吗,赶紧抬回去得了。 她就说:“小潘,这个桌子我可得坐一辈子啊,当然得好好挑了。”这句话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我回去后看了看我的桌子,又看了看我的茶杯,想想就一辈子这样渡过吗? 正在思变的时候,潘石屹遇见了一位在刚刚开放的深圳创业的老师。老师告诉他在深圳有很多机会,也能赚到很多钱。潘石屹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老师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就说你身上的衬衫,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买两件,这样一件穿脏了你就可以换另外一件。” 潘石屹:清理闲置土地能降低房价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只囤地,不建房子,市场上房子供应量少,直接造成了房价快速上涨。”针对媒体爆出国土部向银监会密报的1457宗闲置土地,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称。 潘石屹说,房地产开发商的囤地行为这几年来一直是政府整治的重点,因为开发商的囤地行为不仅违法,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潘石屹认为:“如果政府真能下大力气清理闲置土地,就一定会促使许多闲置土地尽快开工建设,这才是降低房价的根本办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