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潘登科
释义

潘登科,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胚胎生物技术研究。2005年获得了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猪。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和基因打靶技术研究;分子胚胎发育;小型猪异种器官模型建立。承担国家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2项,培育出多种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猪20多头。获得专利1项,教育部鉴定成果1项,神农奖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体细胞克隆猪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猪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排名第6)。

一.个人履历:

1990.9----1994.6 西北民族学院,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4.12----1999.6 兰州铁路局第三中学,中学教师;

1999.9----2002.6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2.9----2005.6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5. 7----至 今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基因与细胞工程室,助理研究员。

二.科研经历:

2005年7月----至今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基因与细胞工程室,进行猪转基因克隆和胚胎干细胞研究。对猪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促减数分裂甾醇(MAS), 提高了卵母细胞成熟的质量;在胚胎重新程序化上,利用TSA(去乙酰化抑制剂)处理早期胚胎,提高了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在核移植供体细胞类型上,探索利用五指山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新生猪骨髓间充质细胞和成年猪前脂肪细胞三种类型的体细胞为核供体,生产体细胞克隆胚胎和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体细胞克隆胚胎。

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的转基因动物是我们的目的,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异种器官移植猪的制备;抗病或肉质改良的转基因猪制备;人的疾病模型的建立;核移植胚胎干细胞(ntES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利用ES细胞进行基因打靶可大大提高转基因的效率,从而提高生产转基因猪的效率。

目前,敲除α 1, 3-GT基因并敲入HLA-G1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猪和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研究即将进入生产转基因克隆胚胎阶段。

2002年9月----2005年6月

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课题研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克隆猪。在李宁教授的指导下,于2005年获得了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猪。首次在国内报道了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猪转基因囊胚;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不同氧分压环境下成熟培养的猪卵母细胞支持克隆胚胎早期发育的能力相似;在世界上首次尝试利用4℃冷藏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供体开展转基因克隆胚胎生产;获得的体细胞克隆猪在国内是首例,中央新闻联播等电视栏目及中国科技日报等进行了报道。

2000年10月----2002年12月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省级开放实验室进行硕士课题研究——山羊体细胞核移植研究。以体外成熟的山羊卵母细胞或体内成熟的兔卵为核移植胞质受体,以卵丘细胞为核供体构建克隆胚,卵丘细胞被重新程序化而发育到囊胚。此外还参加了牛和山羊胚胎移植项目的工作。

三.参加和承担的科研工作:

(一) 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G2000016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2003AA205102)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030001)的资助项目:体细胞克隆小型猪,2003年至2005年,100万元,已完成(主要完成人)

2. 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实验用小型猪种质资源保存和生产基地建设(参加者)

(二)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

1. “863”生物与医药技术专题:敲除α1,3-GT基因并敲入HLA-G1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猪研制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2006AA02Z113),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40万元,课题副组长。

2. 科技部畜禽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平台建设的课题(2005DKA21101):五指山小型猪矮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006年9月至 2007年9月,7.5万元,进行中,负责人。

3. 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经费(院长基金):前脂肪细胞为核供体生产转基因克隆猪研究。2007年至2009年,6万元,负责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