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聂姓
释义

聂姓的得姓始祖书姜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齐太公,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垂钓渭水河边,被文王礼聘为相。后佐武王伐纣,居功至伟,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下传至齐丁公时,丁公封其支庶于聂,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聂姓。他们尊姜尚为聂姓得姓始祖。

姓氏源流

聂(Niè 聂)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一说河南清丰县北)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卫大夫(一说楚国大夫)食采于聂(今河南省濮阳),子孙以地为氏(据袁义达与杜若甫的《中国姓氏大辞典》所载,卫大夫采邑地为今山东聊城,而楚有摄叔,而无聂叔,袁、杜二人认为古籍有误)。

3、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今山东省茌平西),亡后属齐,居者以地为氏。

4、出自他族有聂姓或改聂姓:

宋时犹太人入中国,在元、明时采用汉姓,其中有聂姓。

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

今满、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迁徙分布

关于聂姓之确切发源地,由于众说纷纭,今无从考证,但聂姓发祥于今豫鲁一带应无疑义。见诸史册的第一位聂姓人是战国时的聂政,为韩国轵(今河南省济源西南)人,其后西汉有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人聂壹(一作聂翁壹),东汉有颍川襄城(今河南省襄城)人聂季宝,另有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太守后为廷尉的聂尚。表明在东汉之前,聂姓基本以北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地带。魏晋南北朝时期,聂姓在今山西的夏县一带发展迅速,并呈现族大人众,枝繁叶茂之势,于是产生了聂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东郡。另外,由于此际社会动荡,聂姓已有播迁江南者,其中落籍于新安江流域的聂姓,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聂姓新安郡望。此际见诸史册之人物有三国吴人聂友,乃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南朝梁有聂松,可见此际聂姓已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一带。隋唐之际,聂姓在上述两大郡望依旧繁衍兴盛,并以两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播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聂姓以南方人居多,而且今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尤其是南宋偏安临安之后更甚。南宋末期,由于北方已由夷族统治多年,相对南方较为稳定,聂姓繁衍出现新特点,即北方发展平稳,南方避乱播迁。元末,由于军阀纷争,瘟疫流行,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朱明王朝一统天下后,为恢复当地经济,强行从战火波及不到的山西进行移民。于是,山西聂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之聂姓有迁台者。明末满清屠川(是因为四川是抵抗时间最久的,长达二十几年,后满清嫁祸于张献忠)造成今四川、重庆人口锐减,后湖广填四川时,有两湖之聂姓入川。清代以后,聂姓分布更广。如今,聂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聂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聂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历史名人

聂 政:战国时韩国轵人,侠客。韩哀侯时,严仲子与相侠累争权受挫,遂闻名拜访,献巨金为其母祝寿,并恳求代为报仇。他以老母在,不许。母病故后,仗剑直闯相府,刺杀侠累后自杀。

聂 松:南朝梁画家。善画人物,与稽宝钧齐名,姚最谓其画“赋彩鲜丽,观者悦情,为张僧繇之亚。”

聂夷中: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人,唐末诗人。咸通进士,曾官华阴县尉。出身寒苦,仕途失意,诗篇中多有关怀民生疾苦和讽喻时世之作,语言朴素流畅,言近意远。《咏田家》、《公子行》尤为佳作。

聂文进: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五代后汉将领。历任兵马押司空、枢密院承旨、屯卫大将军。后渐骄横,与李业叛乱,为郭威所杀。

聂冠卿:歙州新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大臣、学者。真宗进士,曾奉命使辽,辽主慕其文诗,礼遇甚厚。累迁翰林学士、判昭文馆兼侍读学士。嗜学好古,尤工诗。有《蕲春集》等。

聂 昌: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北宋大臣。由太学上舍入仕,钦宗时累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后拜同枢密院。反对与金议和,称不可轻弃国土。

聂王圭:平定州寿阳(今属山西省)人,元代官吏。金末率众降蒙古,以功授平定等州总管都元帅。与元好问、李敬斋等友善。

聂 辉:聂王圭孙,元代大臣。历任广东、山西、云南等地方官,后又任兵、工二部尚书、陕西省参知政事。

聂宣

《翼城县志》714页“聂宣,成化八年(1472)岁贡,山西翼城县东郑村人,官濮州州判官。弘治十三年(1500)"丙寅命铨注山西等处带俸都指挥佥事,熊冈李清盛镗聂宣徐继陈瑄于各都司管事,冈浙江清江西镗河南宣福建继四川瑄狭西"--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

聂瑄

《万姓通谱》第二巻709页记载:"聂 瑄,字廷器,明朝平原人。正德丁丑进士,历少卿。时间为误 !

《山东通志》记载是聂宣,《皇明贡举考》记载是聂瑄。《平原县志》记载是聂宣。根据《平原县志》265页记载。聂宣,平原县人,弘治九年进士,(1496年)历江西婺源知县,御史、太仆寺卿。

正德四年(1509年)"免宣府前等卫所并各城堡州县秋粮有差以灾伤从巡按御史聂瑄请也"----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

正德五年(1510年)"巡抚大同右佥都御史张禴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聂瑄各奏分守大同西路太监何名守备大同左卫城右监丞温暹各贪酷害人及分守大同东路左参将王贤守备天城指挥佥事任玺各贪墨不职召名暹回京贤玺回原卫俱闲住"。-----大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

聂 豹:字文蔚,号双江。江西省吉安永丰人,明代大臣、哲学家。进士出身,曾任兵部尚书,后加太子太保。有《困辨录》、《双江文集》。

聂大年:江西临川人,明代官吏、学者、书法家。入翰林。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有《东轩集》。

聂士成:安徽合肥人,清末将领。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积功升至提督。曾赴台抗法,赴朝御日,辽阳大高岭一战,斩杀日将富刚三造。战后创立武毅军,八国联军侵华,据守天津,力战阵亡。

聂缉椝:曾国藩婿,湖南衡阳人,清末大臣、近代民族资本家。曾任江苏布政使、安徽巡抚、浙江巡抚等高职。生平重视实业,后独办恒丰纺织新局。

聂耳:云南玉溪人,现代作曲家。中共早期党员。1935年在日本游泳时溺水身亡,年仅23岁。其《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荣臻:四川江津人,共和国元帅。人民军队的卓越指挥员,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建国后又为新中国科技和国防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具有远见卓识军事家、革命家。

聂济艟(1924-1986),直隶(今河北)晋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青年干事、连指导员,晋冀鲁豫军区营教导员,第二野战军师作战科副科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上党。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师作战科科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1965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师长、军副政委。军长、沈阳军区参谋长。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新安郡:晋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西)。

堂号

聂姓的主要堂号有:“赐书堂”、“三礼堂”、“环溪堂”、“河东堂”、“望东堂”、“临川堂”、“理学堂”等。

宗族特征

1、聂姓家族优异无比,人才济济。不但节义之士满载于他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的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留给千秋万世的子孙以无尽的光辉。

2、现今当代聂姓多将领。除音乐家聂耳外,共和国共有四位聂姓将帅。大名鼎鼎的聂荣臻元帅,还有中将两位,他们是湖北省礼山人聂凤智,安徽省阜南人聂鹤亭,巧合的是,此三人均卒于1992年。另有少将聂济峰,河北省晋州人。

聂姓家谱文献

江西宜黄聂氏宗谱十六卷,(清)聂心良、聂心焕等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狮子口乡丁家坞村。

浙江衢州聂氏重修宗谱,(清)聂绍标等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沅江聂氏四修族谱十二卷,首三卷,(清)聂正贻、聂正澐、聂大并等纂,清光绪四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临湘聂市南庄谢氏九续族谱,(清)谢守琨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今仅存第一卷。

四川长寿聂氏族谱四卷,(清)聂合忠、聂献廷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长寿县晏家乡红旗村。

湖庄聂氏四修谱两卷,(清)聂典顺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肇修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清江湖庄聂氏四修族谱二卷,(清)聂典顺、聂凌汉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肇修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西清江城西香田聂氏重修族谱三卷,(清)聂志剑纂,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南沣县聂氏族谱六卷,(民国)宋云清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沣县档案馆。

湖南衡山聂氏家谱四卷,(民国)聂其昌、聂其煌等编,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安徽潜山聂氏六修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聂骥君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问政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二卷、第八卷、第十四卷、第十九卷、第二十四卷、第二十八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广东南海聂氏家谱,(清)聂绰彝编,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河东郡鹿颈岗聂氏家谱,(民国)聂禄初校订,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德庆新新印务局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聂姓字辈排行

山东泰安聂氏字辈:“泗上克玉传兆升修纪广红庆永可维”。

山东即墨聂氏字辈:“吉永振仁守堂”。

山东费县聂氏字辈:“永□□□□廷怀京印家发广”。

山东德州聂氏字辈:“宜司振培志乃”。

山东蓬莱聂氏字辈:“国元中开希振红”。

山东济宁聂氏字辈:“衍培高吉遵尚其智起俞世业永守义争”。

湖北鹤峰聂氏字辈:“子启率祖景”。

湖北孝感聂氏字辈:“奉(凤)丹廷华文章世泽”。

湖北宜宾聂氏字辈:“兴容同希宗延光有儒鸿才敏孟学士明德应世崇”。

湖北应城聂氏字辈:“太成学守中文恒大胜”。

湖北安陆聂氏字辈:“朝国永天……”

四川成都、绵阳聂氏字辈:“世代荣华启严登季少忠文明成举秀亭贵永如松”。

四川乐山沐川聂氏字辈:“亮子闰銮廷弘懋圣文有天云相元大光永安世昌望重家帮贵隆辅弼喜庆明良运臻道泰会际平康”。

四川筠连聂氏字辈:“朝运际多昌道正登孝友安”。

=========================================

湖南武冈杨柳(理德堂)

班 序:

同奉仕受永,希美元学宗。祖才嘉惠绍,友正善相从。

宋代荣旌表,齐邦应爵封,贻谋期继远,景运庆时逢。

续班行:

立定奇英志,芳名万世扬,师儒能后启,节义克前光。

讲教崇贤圣,衡文选俊良,承先多国杰,德泽盛隆昌。

=========================================

湖南益阳聂氏字辈:“包兆玉学风云广”。

湖南沅江、湖北蒲圻、汉寿、武陵聂氏字辈:“光明正大仕志纯良宗功丕放家道更昌”。

湖南松花聂氏字辈:“仕大永吉仁家传昭笃庆移姓喜龙昌孙书席尺长”。

云南昆明聂氏字辈:“君臣敏学文昌国本盛世”。

云南寻甸聂氏字辈:“国家富有山水相连”。

云南聂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

重庆黔、彭聂氏字辈:“祖言文凤廷应有百万名诏国礼学显荣华世泽兴仁年登中孝克昌振家声光天开宏德大顺心永远”。

重庆万州聂氏字辈:“国章文字礼义学道发福其家诗”。

河南项城聂氏字辈:“万连(登)本世永”。

河南南阳聂氏字辈:“福……书子荣宗”。

安徽潜山聂氏字辈:“嘉学明时盛诗书世代昌闻声咸大振茂德定齐芳”。

福建泰宁聂氏字辈:“思远长来……”

河北涿州聂氏字辈:“永九宝术志”。

江西九江瑞昌武宁聂氏字辈:“智海成国彦文武玉庭芳”。

聂氏一支字辈:“金应闻先子正秀永发兴国清天下顺富贵的德安宁”。

聂氏一支字辈:“世乾克鸿运少书香”。

四川广安龙安聂氏字辈:....同仁文贤俊光荣

江苏丰县【河东郡---望东堂】聂氏字辈:应世毓文,培士学宗,道先金心,修法敬训,念勤孝良,守本安善,永保华方

资料有待补充。

====================================================================

宗祠对联

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吴国师尊;

河东仕望。

——佚名,上联指吴国国师聂师道,字宗徽,号“问政先生” 。修道之所在南岳衡山的降真观(旧名白云观);下联指本姓郡望。此联为莒南聂氏宗祠“河东堂”堂联。

源自聂邑;

望出河东。

——佚名,全联指本姓的源流和郡望。

豪侠报德;

寒士悯农。

——佚名,上联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因避仇隐于屠者之间。韩烈侯(一作哀侯)时,大臣严遂和相国韩傀在争权中结下怨恨,求聂政代为报仇,送黄金百镒为聂母祝寿,聂政以母亲在不许为由,当时未答应他。母亲去世后,他单独持剑入相府刺杀了韩傀,然后自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聂夷中,字坦之,河南人,家境贫寒。咸通末年中进士,官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其诗多为五言,语言通俗,为晚唐诗中的优秀之作,《伤田家》一诗描绘了农民的疾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跟前疮,割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

悯农有咏;

贡士得人。

——佚名,上联指唐 "聂夷中,工诗,有《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下联典指宋 "聂昌,由太学上舍累官户部尚书,领开封府。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

理德同道;

善恶殊途。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聂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草泽辛楚第;

晚唐诗韵家。

——佚名, 此联为聂氏宗祠“赐书堂”堂联。

侠烈报惠恩

理学振家声。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上联:指战国时聂政

下联:勉励聂氏族人承明代学者聂豹理学一统

聂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隐娘得师成侠;

书儿诛盗酬恩。

——佚名,上联指唐 "聂隐娘随老尼学成剑术。下联典指清代聂书儿之父命案遭冤,得臬司昭雪,乃献书儿为婢,后臬司落职归,遇盗,书儿皆诛之。

理学堪称古道;

德风炳蔚今朝。

横批:理德同道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聂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河山依旧风光美;

东方既明气象新。

——佚名撰,鹤顶格镶嵌聂姓郡望“河东”二字的嵌字联。

播千古英风之侠:

谋九重武士之豪。

——佚名撰,上联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事典。下联指汉代巨富聂壹事典。

蠡祖训贻谋继远;

秉理学德泽隆昌。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聂姓宗祠八言通用联

摩天岭上,勇名传万古;

连山关前,功勋盖千秋。

——佚名撰, 全联指清代直隶提督聂士成,合肥人。性勇敢,光绪间,中法越南之战时,他防守台湾有功。中日之战,士成以孤军守摩天岭,屡退日军,收复连山关,杀日军官。后总统武毅军。八国联军攻天津,聂士成力战拒敌,终于阵亡。

河东人家,流长源远;

聂门理学,望重德高。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聂姓宗祠九言通用联

蠡祖训贻谋本支百世;

承理学笃庆华萼千秋。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聂姓宗祠十言通用联

侠烈同出一门,捐躯靖难;

节义上闻十事,下诏旌闾。

——佚名撰,上联指周代名士聂政。下联指宋代史士聂致尧。

礼孝忠廉节义共传十事;

成名报德侠烈同出一门。

——湖南武冈杨柳马长城之父马松波(民国初年时期人)应湖南武冈杨柳聂族修“聂氏宗祠”(宗祠土改后为学校,现在已成为武冈九中)而撰,

上联:指宋代史士,

下联:指聂致尧指周代名士聂政。

我(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后改联为:

礼孝忠廉节义共传十事;

德信悌恺侠烈同出一门。

(悌恺:指聂政的姐姐聂莹不畏株连九族而认其弟之事

蠡祖宗遗训贻谋期继远;

秉理学家声德泽盛隆昌。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聂姓宗祠十一言通用联

知恩图报行侠仗义垂青史;

思孝奉先从善积德彰紫书。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上联:指聂政,

下联:指聂豹。

肇基河东派远流长源一脉;

遁思江西宗悌族恺共千秋。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上联:指聂氏出自河东郡,

下联:“遁思”是迁出的意思(我始迁祖同安公明朝永乐初间迁江西瑞州府举子团圳圹上,于湖南宝庆府武冈州费秦团木皮塘丁家,聂氏凡自江西迁出者都可用此联)

聂姓宗祠十六言通用联

理理理以道明理以理服人无欲理方显;

德德德惟品论德惟德是望有容德自高。

横批:理德高显

——湖南武冈杨柳同安公十九世孙 聂志刚 撰

聂耳联

酒罢客将归,一阁峥嵘斜照紫;

曲终人不见,数峰杳霭暮烟青。

——佚名撰,此联为云南省昆明圆通山聂耳亭联。亭在圆通山顶,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1912-1935)而建。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作有歌曲三十多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经集体填写新词后,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同年3月5日通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波涛似雪锦绣河山眼底尽收疮痍疾苦;

风雨如磐峰火岁月中胸迸发闪电雷鸣。

——佚名撰,此联为日本海滨聂耳墓联。

中国人民解放军聂姓开国将帅生平简介

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县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11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聂凤智中将

聂凤智(1914-1992),湖北省礼山(今大悟)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9军第27师81团副营长、营长、营政治教导员、副团长,红31军团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队长、副团长,抗大第一分校胶东支校校长,胶东军区第五旅13团团长、旅长,中海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师长,第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25师师长,第九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7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中朝联合军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4月3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8岁。

聂鹤亭中将

聂鹤亭(1905-1971),安徽省阜南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叶挺独立团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25师73团连长,中共东江特委教导营营长,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红四军第11师35团副团长,33团团长,师参谋长,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军团作战科科长,甘肃野战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大队长,军委总参谋部一局局长,军委参谋部部长,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长,哈尔滨卫戍司令员兼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辽北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1年3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6岁。

聂济峰少将

聂济峰(1914-1992),河北省晋县人。1937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副队长,1938年编入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独立2团政治处干事、师轮训队特派员,第385旅直属队特派员,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太行军区独立1旅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9纵25旅政治部主任,豫西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15军43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进军豫西、淮海、渡江、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45师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15军副政治委员。1963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历任第15军政治委员,军政大学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2年2月1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聂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聂力中将

聂力(1930-——),祖籍四川省江津县(今市)人,1930年9月23日出生于白色恐怖的上海。童年同母亲张瑞华历经磨难饱受摧残,为了生活,她被送入纱厂当童工,超强度的劳动,使她失去了幸福的童年,更没有父母的疼爱。1947年进入荣臻小学学习。1948年进入华北育才中学学习(后与北平师大女附中合并)。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高中毕业,第二年考取留学苏联预备班。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回国后,被分配到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任技术员、工程组长。1965年至1977年,任七机部一院十三所仪器室主任。1978年至1982年,任国防部科委科技部副局长。1982年至1985年担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参加了远望号测量船的研制和潜艇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的组织领导工作。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妇女联合分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24日晋升为中将军衔。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是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唯一女儿;夫,当代将军丁衡高上将。

聂奎聚中将

聂奎聚(1926.9.18-1992.7.2),山东省青州市人。1944年7月参加革命。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毕业,大专学历。1944年7月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7月任山东独立1旅3连战士,鲁中军区警卫10团1营班长、营部文化干事。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至1949年任鲁中军区警卫10团1营文化干事,警卫1团1营2连副政治指导员、2营6连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至1950年任鲁中警卫1团3营副政治指导员。1950年至1953年任华东海军第6舰队广州舰政治干事、副政治委员、舰长兼政治委员。1953年至1956年任华东海军第6舰队1大队副大队长兼广州舰舰长、大队长。1956年至1960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1960年至1962年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训练科科长。1962年至1964年任海军护卫舰支队参谋长。1964年至1969年任海军护卫舰支队支队长。1969年至1977年任海军基地副参谋长。1977年至1982年任海军基地司令员。1982年至1985年任海军副司令员。1985年8月至1987年9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舰队党委副书记。1987年9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舰队党委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92年7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6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