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养功 |
释义 | 内养功是传统气功静功基本功种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内养功指传统气功中以锻炼自身精气神为主,具有静心宁神、调理内脏、培补元气作用的功法而言。狭义内养功指的是刘贵珍倡导的"气功疗法"的一种。该功法是刘贵珍得刘渡舟先生的亲授,并在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 内养功内养功,是以默念字句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功法。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大脑静、脏府动的目的。它对神经、循环、内脏保健、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活动都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规则介绍练功姿势常有仰卧位、侧卧位、端坐位、盘腿四种。一般初学者以卧式为宜。坐式、站式可用于后期。以自然舒适为要,以便练功者能充分放松。 仰卧式平身仰卧床上,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伸置于身体两侧,十指松展,掌心向上,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侧卧式侧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脊柱微向后弓,呈含胸拔背之热。右侧卧时,则右上肢自然弯曲,五指舒展,掌心向上,置于耳前。左上肢自然伸直,五指伸开,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度,膝部轻放于右下肢膝部上。若为左侧位,四肢体位与上相反。双目微闭,以便意念集中。 坐式端坐于椅上,头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两腿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度,目微闭。 调整呼吸是内养功的主要功法,特点是练腹式呼吸。常用呼吸法有三种:第一种呼吸法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吸气时舌抬起顶上腭,同时以意领气至小腹部,腹部鼓起。吸气结束后,停顿片刻,再把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呼。呼气时将舌放下,同时收腹。以"练功好"三字为例,吸气时,默念"练"字;停顿时默念"功";呼气时默念"好"。无论字多字少,均分三段默念完。第二种呼吸法,以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先行吸气,随之缓缓呼出,后再行停顿,即吸-呼-停,如此反复,默念字句及舌的配合同上法。第三种呼吸法,用鼻呼吸,先吸气少许即停顿,停顿后再行较多量的吸气。同时用意念将气引入小腹,然后将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吸-呼。 意守法,指练功时将意念集中于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内养功最通常用的是意守"丹田"。经过一段时间后,吸气时好像有气入小腹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这是意守的理想境界。此外,也可意守膈中、涌泉等穴位。 意守法意守是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某一物体或某一形象而言。意守具有集中精神、排除杂念的作用,是气功疗法中的重要手段。内养功常用的意守方法有三种。 1.意守丹田法丹田是气功中常用术语。丹田的部位和含义,说法不一。内养功之丹田规定为脐下一寸五分处,位于气海穴。丹田虽为窍穴,但守时不可拘泥分寸,可想象为气海穴为圆心的一个圆形面积,设在小腹表面。也可想象为一个球形体积,设在小腹之内。 2.意守膻中法即意念默默回忆两乳之间,以膻中穴为中心的一个圆形面积或意守剑突下之心窝区域。 3.意守脚趾法两眼轻闭,微露一线之光,意识随视线,注意脚的拇趾,也可闭目,默默回忆脚趾形象。 一般意守丹田较为稳妥,不易产生头、胸、腹三部症状,同时结合呼吸所导致节律的腹壁起伏运动去意守,又能较好地达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的目的,但部分女性练功者,意守丹田,可出现经期延长及经量过多的情况,可改为意守膻中穴。杂念较多的患者,不习惯于闭目意守丹田,可采用意守脚趾法。 呼吸法内养功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1.第一种呼吸法轻轻闭口,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同时用意领气下达小腹,吸气后不行呼气,而行呼吸停顿,停顿后再把气徐徐呼出,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呼。默念字句的配合,一般先由三个字开始,以后可逐渐增多字数。但字数最多以不超过九个字为宜,在词意方面,一定要选择具有静松、美好、健康内容的词句,常用的词句有“自己静”、“通身松静”、“自己静坐好”、“内脏动,大脑静”、“坚持练功能健康,,等等。默念要和呼吸舌动密切结合起来。以默念“自己静,,三个字为例,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己”,字,呼气时默念“静”字,其余类推。舌动是指舌之起落而言,舌动配合吸气时舌抵上腭,停顿时舌不动,呼气时舌随之落下。 2.第二种呼吸法以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先行吸气,不停顿,随之徐徐呼气,呼毕再行停顿,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一呼一停。默念字句的内容同第一种呼吸法。其配合为吸气时默念第一个字,呼气时默念第二个字,停顿时默念剩余的字。舌动的配合为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落下,停顿时舌不动,如此周而复始。 3.第三种呼吸法较难掌握,一般默念3个字为宜,用鼻呼吸,先吸气少许即停顿,随吸气舌抵上腭,同时默念第1个字,停顿时舌抵上腭默念第2个字,再行较多量吸气,用意将气引入小腹,同时默念第3个字,吸气毕,不停顿,即徐徐呼出,随之落舌,如此周而复始。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一停一吸一呼。 主治病症练本功可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男子生殖系疾病(遗精、阳痿、早泄)、矽肺、糖尿病、肿瘤、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高血压、各类心脏病、神经衰弱、肺结核、支气管炎、肺气肿、原发性青光眼、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美尼尔氏综合征、癫痫、脑震荡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据上海临床之报道,练本功治疗胃下垂260例,痊愈和显效148例,好转112例;子宫脱垂78例,治愈和显效率为86.6%,有效者占13.4%。 注意事项1.“练养相兼”,光练不养,火候太过,会伤及精、气、神,对强身治病不利,而且还会引起气功偏差;光养不练则功夫进展不大。所谓“养”就是指练功到一定的时候,把呼吸锻炼暂停掉,即暂不要再注意呼吸,意念也放掉或只是把意念轻轻地放在丹田处。 2.在练功结束前,要做好收功,收功对练功的成效关系很大。收功就是把全身的“气息”进一步引导归结到腹部丹田处。 3.其它注意事项与一般功法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