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缓释化疗
释义

缓释化疗:药物植入于人体组织间质或皮下,直接在肿瘤细胞外组织液中缓慢释放、长期发挥作用的化疗方法。

特点:1、药物不经过血液,直接释放于细胞外组织液中;

2、应用高分子骨架及膜层技术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维持药物作用时间为癌细胞增殖周期二倍以上;

3、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的药物很少,基本消除化疗的全身性毒副作用;

背景

化疗药物与癌细胞

化疗药物:

各国批准临床约 1000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50种

中国药典收载 27种

医生常用约 15种

存在问题:

1、癌症化疗有效率低、全身毒副反应大;

2、中国2006年232.5万人死于癌症,占死亡原因第一位。全国现有400~700万癌症患者,约70%患者放弃住院治疗。恶 性肿瘤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残留亚临床癌灶的存在。常用化疗药物5-Fu、DDP、XELODA、GEMZAR、ADM、MTX、VP-16等主要作用于实体肿瘤的增殖期细胞,对G0期细胞基本不起作用。以5-FU为例,85%由肝脏分解代谢,7%肾脏排出,7.6%到达全身组织致毒副作用,只有0.4%进入肿瘤区域。

这是实体肿瘤静脉化疗药物有效率低(10~30%)的主要原因。

1.在细胞水平上,手术很难清除所有的肿瘤细胞。例:进展期胃癌跟之后手术复发率50%-70%.,大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

率是40%-70%。

2.微观角度,分子生物学能检测出更多微小残留癌灶。例:传统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淋巴结中,有30%存在微小转移灶。

3.术后亚临床病灶的来源:①晚期肿瘤的姜末浸润;②手术中阳性淋巴结、淋巴管切断溢出癌细胞;③癌组织的血液进 入腹腔。

解决方案:区域缓释化疗,通过植入剂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缓慢释放,减轻毒副反应。

亚临床癌灶的术后生物学行为

1.术后数天内人体产生大量生长刺激因子,促进血管生成、组织细胞生长、创口愈合,同时促进残留癌细胞的快速增长

2.原发肿瘤能抑制激发肿瘤的生长,原发肿瘤切除后,其抑制作用迅速消失,导致残留微小癌灶迅速增值。

3.术后患者免疫抑制,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弱。

4.术后残留大量静止期细胞进入增殖期,此时对化疗最敏感。

肿瘤是局部生成,缓慢生长,通过组织侵润、淋巴和血液逐渐向全身扩散的疾病。缓释植入剂化疗是局部给摇,缓慢释药,通过组织侵润、淋巴和血液将药物逐渐向全身扩散的给药模式。由于局部给药具有低全身性毒副作用,很多老药能在肿瘤治疗方面找到新用途。局部缓释植入剂治疗的安全性较传统静脉化疗的安全性成倍增加,其毒理与毒性反应与注射剂相同,植入剂拟临床剂量安全窗口较大。

缓释植入剂适用病种对中晚期胃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直肠癌、膀胱癌、睾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

颈癌以及癌性胸腹水等均有疗效。

植入剂区域性缓释化疗是局部给药,缓慢释药,同样是通过组织浸润、淋巴、血液将药物逐渐向周边扩散的给药模式。

植入剂区域性缓释化疗既能起到局部长效、高浓度冲击治疗肿瘤组织的作用,也可在周围组织中长期维持有效浓度,抑制浸润转移的微小癌细胞。

技术创新点:

1、不经过血液,直接在肿瘤部位组织液中缓慢释放药物,一次给药使局部受到相当于静脉化疗几十个周期(几年)治疗强度的治疗;

2、没有全身性毒副作用的化疗新制剂,其它化疗药物不能使用的很晚期癌症病人也可使用;

3、药粒尺寸小,可通过穿刺针、手术和内窥镜在人体从头到脚任意部位给药,治疗全身实体肿瘤;

4、植入剂的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及其规律与现有口服、血液给药制剂完全不同,植入剂药理学属潜在新兴学科分支;

植入剂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提供了手术中当场解决这些残留微小癌灶的有效、安全的新方法,具备如下优势:

(1)第一时间给药,及时抑制因手术刺激而疯狂增长、进入化疗敏感期的残留癌细胞。

癌症手术后,人体会产生十几种生长因子,刺激正常组织细胞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这些生长因子也刺激残余的癌细胞“疯长”。

手术制造了残留微小癌灶几乎全部进入增殖期(化疗敏感期)的特殊机会。

术中给药是消灭残留亚临床病灶,降低复发率的最佳时机。

(2)局部药物浓度高(相对于静脉给药),

作用时间长(为术后癌细胞增殖周期的数倍~几十倍),有效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乘积(AUC)约相当于静脉化疗一个疗程药物作用强度的几十~几百倍;

(3)安全性好,基本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偶报道有植入局部组织轻度坏死,可对症处理。

临床适应症:

1. 根据临床症状,体症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的上述肿瘤住院患者;

2. 具有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或肯定的细胞学诊断;

3. 具有可测量、能植入的肿瘤病灶或转移病灶;

4. 患者活动状态评分(KPS)60分;

5. 病人年龄18-70岁,或年龄超过此限,但无重要器官障碍的,性别不限;

6. 无手术指征或系统化疗无效或晚期病人不耐受系统化疗的可行穿刺植入。

7. 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

临床慎用者: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前一个月内接受过化疗、放疗或生物调节剂治疗者;

3.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者;

4. 白细胞< 3000/mm3,血小板< 8万/mm3,不能化疗者。

给药途径:

1. 术中关腹前或穿刺术瘤内及病灶周围分点植入;

2. 浆膜外、腔内、淋巴结附近多点均布;

3. 皮下植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