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蒙古农业大学
释义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教育部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重点大学之一。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中文名:内蒙古农业大学

外文名: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校训:团结、求实、博学、创新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农业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现任校长:李畅游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主要院系:农学院、林学院、经管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7个

硕士点:94个

博士点:48个

院士:8人

学校属性:省部(局)共建重点大学

学校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之一,是一所以农为主,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等8个学科门类、29个二级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设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学校下设的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1767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163人。建校50多年来,共培养了各类人才10万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自治区农、牧、林、水、草、乳、沙等行业中,我校毕业生多已成为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

2002年和2008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都获得“优秀”的成绩。学校以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数2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9个,2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试点班和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专项资助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0项。 “十一五”以来,3部教材获国家级教材奖,有95部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7部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教材,42部被确定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部入选国家百门精品课程教材,2部获中华科教基金奖。 学校现有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林学、作物学、林业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草学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涉及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有畜牧学、农业工程、林学、兽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蒙汉双语授课专业13个,“汉英”双语授课专业17个。 “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600余项,项目总经费近4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国家863、国家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中,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0项,总经费6000余万元,列全国农林院校的第6位。取得科技成果460余项。 现有教职工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17人,具有硕士学位515人,其中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13人,具有硕士学位 42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7%;教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924 人,其中专任教师队伍中的教授、副教授有689人,占教师总数的62.3%。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分别有70人和36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深入一线的优秀专家14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5人,“333人才引进工程”首席专家4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人,列入自治区优秀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2人,自治区人才基金资助30人,共遴选、表彰各级各类突出人才约90多人次。现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候选科技创新团队7个。

学校现有呼和浩特校区(又分东、西、北三个区)、萨拉齐校区和海流图科技园区3部分组成,学校现已形成一校五区办学格局,学校总面积150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49969平方米。有标准田径场(馆)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8亿元。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站、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2个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人文社科基地, 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和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学校邀请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著名高校校长、院长和科学家来校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多名外国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和学校顾问,指导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并承担教学任务

学校党委先后被授予“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19年获“全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学校紧紧抓住成为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高校的发展机遇,结合实际,提出了“1134”行动计划,即确立一个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西部高水平大学”;强化一项措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三大工程: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强校工程、科技兴校工程;加强四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学科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全校师生正在齐心协力,认真总结经验,加快发展,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早日实现“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西部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1952年,经当时的国家政务院批准,由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合并迁至呼和浩特,创办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签署任命了第一任院长。

1958年,原内蒙古林学院成立,这是党和国家为适应内蒙古作为全国林业生产基地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所高等林业院校。

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农业学校、内蒙古农业干部学院、内蒙古牧业干部合作学院等3所学校并入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

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

1958年,内蒙古党委批准,学校的水利系移交内蒙古水利学校,成立了内蒙古水利电力学院。

1962年内蒙古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系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63年内蒙古农牧学院被列为华北地区重点高等农业院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招收国外留学生和研究生的高校。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内蒙古林学院,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内蒙古林学院,从此,农林两校进入了各自的恢复、发展和振兴期。

1981年,内蒙古农牧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8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批准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院校。

1985年,内蒙古农牧干部学校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内蒙古农牧学院成为内蒙古第二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撤销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0年学校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2001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共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协议,正式进入省部(局)共建行列,属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

领导关怀

内蒙古农业大学从建校之初,就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1955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总司令曾视察学校,并亲自将蒙古人民共和国赠送的一匹金粟色种马转送学校用于教学科研。

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北京接见内蒙古少数民族代表团。周总理同作为代表团副团长的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贡嘎丹儒布同志谈话,就学校的建设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贺龙、聂荣臻、罗荣桓、陆定一、吴玉章、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帕巴拉·格列朗杰、叶圣陶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并对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当时的自治区主席,后任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同志更是倾注大量心血,学校的创办是他一手操办而成,他出席了建校一周年庆祝活动,并作重要讲话。建校五周年时乌兰夫主席又为学校题词——“大力发展畜牧兽医科学事业”。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陆定一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7年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赞扬了学校所形成的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鲜明办学特色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2000年12月,当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同志视察学校,并作重要讲话,她说:“在学科发展当中,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与内地沿海高等学校进行交流或博士生培养、教师培养等都可以提出来,我们支持,我们教育部可以协调!但我认为,你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特别鲜明的特色了,应该是内地一些高校到你们这里来学点东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同志,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多次视察学校,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给予悉心指导。

在5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受到从中央到地方许多领导同志的关怀,这其中包括曾担任自治区主要领导职务的乌兰夫、布赫、乌云其木格、周惠、孔飞、张曙光、王群、刘明祖、乌力吉、云布龙、储波、杨晶、巴特尔等同志。

近五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综合排名情况

2008年全国135名

2009年全国137名

2010年全国133名

2011年全国135名

2012年全国134名

基础条件

1999年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农林两校合并、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2002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三次大的建设、发展机遇,利用教育部专项经费、日元贷款,积极争取自治区政府支持,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教学基本条件的建设力度,通过改建扩建工程,优化资源配置,集约利用教学条件,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学校由呼和浩特校区、萨拉齐校区和海流图科技园区3部分组成,占地面积911.78公顷。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44545平方米,生均16.22平方米;学生宿舍138872平方米,生均6.54平方米。学校现有各类教室310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10间,语音教室9间,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11844个,每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55.76个,教学用计算机5055台,平均每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23.8台。有标准田径场(馆)3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2570平方米,馆藏文献191.5万册,生均84.09册。校园网建设“主干为千兆,100兆到桌面”,覆盖全校,校区间互联互通,2008年学校又投入1620万元,对校园网进行改造升级。学校单台(套)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9亿元,生均10076.41元。其中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设备214台(套),进口设备价值6353万元。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站、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人文社科基地。由清华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占地1200余亩的东校区规划于200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已开工建设,届时学校的硬件条件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师资队伍

内蒙古农业大学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使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79人,生师比达到15.63∶1。现有教职工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17人,具有硕士学位515人,其中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13人,具有硕士学位 42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7%;教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924 人,其中专任教师队伍中的教授、副教授有689人,占教师总数的62.3%。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分别有70人和36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深入一线的优秀专家14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5人,“333人才引进工程”首席专家4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人,列入自治区优秀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2人,自治区人才基金资助30人,共遴选、表彰各级各类突出人才约90多人次。现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候选科技创新团队7个。许多专家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或同行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主持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教师逐年增多。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起到了传帮带作用。成长起来的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积极进取、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风范影响着全校的青年学子勤奋学习,蓬勃向上。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动物科学学院、兽医学院、农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林学院、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言学院、理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大学分院等20个学院,有1个体育教学部和1个高等教育研究所。

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 4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66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蒙汉双语授课专业13个,“汉英”双语授课专业17个。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总数3176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8397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163人。

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和建设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本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办学层次齐全,以农为主,农、工、理、经、管、文、法、教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依托自治区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始终紧密结合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形成了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鲜明办学特色。同时,与之相关联的工科和经济管理类学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突出牧区水利和牧业机械化研究方向的农业工程学科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工科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二级学科也是自治区首个工科类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以畜牧业经济管理研究为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成为全区第一个经济管理类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支撑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学校抓住两校合并机遇,通过改造、融合、拓展等,重新构建了新的学科专业群。学科专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与自治区经济建设需求结合更为紧密,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服务面向,增强了学校为“三农(牧)”服务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校在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显著的提升。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增加留住了大批高素质、高学历,在国内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教师,同时也为他们发挥才能提供了用武之地。研究生教育平台对相关本科专业的招生、教学、就业和成才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在教学水平、教材建设、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有效地支撑了本科教学,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成果

2002年,学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但学校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以此为动力,继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2003年,学校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持续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学习、大讨论,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改革,抓住重点,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和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新增专业、双语教学、特色教材和民族教育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契机,配合全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定实施了多元化的本科培养方案,启动了新一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及其它各项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学校有5名教师分别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等光荣称号,有3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9门课程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6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3部教材获国家级教材奖,3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试点班和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专项资助专业,19个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有95部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7部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教材,42部被确定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部入选国家百门精品课程教材,2部获中华科教基金奖。学校主编和编译各类蒙古文教材85种,其中13种获国家和自治区级优秀教材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0项。

科学研究

2002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863、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科技成果推广、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855项,科研项目总经费1.6亿元。其中,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4项,总经费2787万元,列全国农林院校第六位,取得科研成果26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一等奖7项,获得自治区人文社科奖44项。“十五”以来,学校在主持国家重大项目,加强基础性研究,参与自治区经济建设,科研服务教学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学校首次作为承担单位进入国家“十一五”973项目、主持863项目。我国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在该校诞生。有240余篇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其中在野骆驼进化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BMC Genomics》,影响因子达到4.0以上。该校建成了国内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序,成为国内首家进行乳酸菌基因组测序的单位。我校作为伊利和蒙牛国家重大奶业专项、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科技支撑项目、自治区多个电厂等重大工业项目的水资源评价和内蒙古优质绒山羊选育提高等项目的承担单位,直接进入自治区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成果推广转化和社会服务,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科技支撑与服务。学校在2005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的科研工作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年都有众多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课程实习、本科生导师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组织“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得到了有效的科学研究训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蒙牛盛乐园万头奶牛场、中国林科院磴口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万家沟水库、中国最大的绒山羊育种场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等校外科研协作单位,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已成为学校稳定的教学实验、实习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在基地进行实习和实践。

国际交流

进入本世纪以来,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各国高校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强的态势,学校审时度势,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和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2004年以来,学校陆续与挪威、瑞典、美国、澳大利亚、蒙古和加拿大等国的8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学校邀请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著名高校校长、院长和科学家来校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多名外国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和学校顾问,指导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并承担教学任务。近三年,学校派出100余名教师和干部到国外著名大学培训学习,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干部的管理理念。2007年,学校与加拿大农业部签订了在我校建立“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协议。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对外合作办学和科研协作工作。由学校组织草业学科多位专家参与,成功争取到国际草原大会和国际草业大会2008年将在呼和浩特市联合召开。届时,将会迎来数以千计的外国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等洽谈。

人才培养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淀了“艰苦奋斗,团结务实,敬业进取,改革创新”的办学传统,形成了“团结、求实、博学、创新”的优良校风,凝炼了“大爱无疆,大道无易,大搏无畏,大志无憾”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共培养了蒙、汉、回、满、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14个民族的各类人才7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25%,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自治区农、牧、林、水、草、乳、沙等行业中,该校毕业生多已成为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担任自治区、盟市厅局及旗县级领导职务,在自治区旗县基层干部中占了相当的比例。从自治区党政机关到基层乡镇苏木政府,到处都活跃着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毕业生,特别是一大批蒙汉兼通的毕业生在草原牧区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在伊利、蒙牛等国内一流企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中国科学院等重要科研院所和国外知名大学及学术机构均有我校的毕业生,有许多人担任总裁、博士生导师、教授、院长、校长等重要职务。全国4个国家级重点草业学科的学科主任中有3人毕业于我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中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占了多数。

校园文化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改善校园人文环境,加大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文理结合、专业融通的育人理念。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主导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之中。学校组建了“索伦嘎”大学生艺术团,每年举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和“金马杯”文艺演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在自治区和全国获奖。学校特别注重邀请社会各界名人来校演讲,俞敏洪以“语言就是力量,教育成就未来”为主题、余秋雨以“思想草原,文化之旅”为主题的精彩报告,给学校师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著名企业家管理专家王璞、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也登上了学校“世纪风”名人论坛。他们的创业史及企业文化、现代管理理念震撼了在场的数千名师生。这些社会各界名人来校,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浓厚了校园人文氛围。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增添了多处人文景观,优雅、怡人、美观、文明的校园,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学楼内建设了文化长廊,各学院通过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科研成果、课题简介浓厚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治学精神。学校在总结办学经验,挖掘凝练大学精神的基础上,重新布置了校史展,并集中宣传郝龙彪、李莹事迹,成为自治区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这一校园文化亮点在教育学生奋发成才,热爱农大,建设农大,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严谨治学、团结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招生就业

由于办学实力、教学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高考录取中,报考我校志愿率达到了99.12%,一志愿率和录取分数线呈明显提高的趋势。2005年,普通理科一志愿录取结束后,第二志愿高出自治区控制线14分完成录取;2006年,第二志愿高出自治区控制线43分才能被录取;2007年首次出现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线上文、理科均高出自治区控制线4分全部录满的生源局面,其中蒙古语授课一批录取分数超自治区蒙授文科控制线5分,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便圆满完成了学校招生任务;食品质量与安全等5个专业录取分数线超出自治区控制分数线15分以上。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区外招生计划人数达到了20%,有效地改善了生源结构和质量,学校整体生源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城市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金融学(双语)、食品科学与工程(双语)、生物工程、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十多个专业在自治区列为本科一批招生。

近三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年度就业率保持在87%以上,居自治区高校前列。其中毕业生考研升学率保持在15%以上,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不断扩展,走向遍及全国各地。2005年~2007年,连续三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社会荣誉

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了自治区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200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连续17年获“全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8年4月,学校荣获“全区高等学校科技先导型大学”荣誉称号。教务处3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另有1个学院和1个重点实验室分别获“全区高等学校科技先导型院系”和“科技先导型实验室”荣誉称号,有3名教师获科技创新标兵荣誉称号。

五十多年来,学校传承着“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近年来,涌现出以“12.14”郝龙彪舍己救人英雄群体和李莹在生命垂危之际加入党组织,并提出无偿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等为代表的赢得社会赞誉的模范先进人物,激励着广大师生爱岗敬业,严谨求实,勤奋好学,无私奉献,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中。

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立足内蒙古,依托西部,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牧)”,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自治区农牧林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使部分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向特色鲜明的西部地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学校紧紧抓住成为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高校的发展机遇,于2006年8月发起并组织召开了全国14所西部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座谈会,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积极争取国家和有关部委的进一步支持。会上,由我校倡导致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汇报“一省一校”项目建设成效,并请求在“十一五”期间给予继续支持,温总理在信函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把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大学办好,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项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总理的批示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而且进一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全校师生正在齐心协力,按照总理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集中精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把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大学办好。

机构设置

党政管理机构

纪 委(监察审计处)

党政办公室

组织统战部

宣传部

工会

团委

教务处

人事处

科技处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后勤管理处

学生公寓

计划财务处

学生工作处

招生就业处

国有资产处

发展规划处

保卫处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外事办公室

教学机构

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农学院

生态环境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林学院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外国语言学院

理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体育教学部

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大学分院

科研机构

高等教育研究所

农林工程设计研究院

学报编辑部

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

教辅机构

图书馆

档案馆

科技园区办公室

信息与网络中心

其他机构

机关党总支

后勤党总支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校医院

资产经营公司

农大机械厂

附属小学

附属幼儿园

学生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 生 联 合 会

╒--╦-╦---╦-╦--╧-╦-╦--╦-╦---╦--╕

各 主 学 学 社 宣 文 体 勤 广 彩 农(内蒙古农业大学论坛-塞外花园)

院 席 研 管 管 传 艺 育 工 播 虹 大

学 团 会 会 会 部 部 部 部 站 网 论

生 坛

校徽校训

校徽校训:

农大校歌

农大校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