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阳汉画
释义

始于西汉的墓内石刻画像之风,到了东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大讲排场,竞相厚葬,除在墓中多埋珍宝、偶人、车马供死人“享受”外,还推出了依照地面建筑的“周阁重门”式的大型画像石墓室,南阳汉画像石刻,就是依附这种石墓室而诞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品。南阳汉画像石刻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由于南阳汉画像石刻采用的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可以说它是两汉社会的缩影,为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意识、文学书法等,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

简介

这些汉画像石刻,雕造工巧,内容丰富,有显示汉代天文学成就的日月星辰图;有反映汉代歌舞杂技艺术的舞乐百戏图;也有高门甲第,连车列骑,宴客投壶的汉代统治者奢华生活场面;还有表现汉代统治阶级宠信道教、巫术的升仙图和神话传说。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祥瑞厅。汉初统治阶段中流行黄老思想,祟信道教、巫术,拜神仙,服仙丹,求长生不老,因此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升仙思想的画幅,看这幅“羽人神兽”图,画中刻绘有“羽人”、“飞廉”。羽人是为道学仙之人,身生几寸长的毛羽,能从地上自升到楼台之上,作飞天状。飞廉是一种神物,乘上它就可以升天,所以凡是表现神仙思想的地方,常常刻绘飞廉。南阳汉画像石中的飞廉,头似龙而非龙,身似鹿而非鹿,身生两翼后拖蛇尾,两只飞廉,一前一后追逐奔跑,神态生动自然。大家看这幅“神人骑虎射怪兽”图,能看出它的雕刻技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对,这叫阴线刻,在汉画像石中是不多见的。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多属于剔地并施有横竖纹衬地的浅浮雕,用粗劲的阴线表达画像的细部。画像构思大胆巧妙,线条运用刚柔得度,画像中的各种形象给人以古拙粗放,苍劲豪迈的感觉。早期的汉画像石,也有采用平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的雕刻方法,但这种画像石出土数量不多,因而也就越发显得珍贵。

南阳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史、美术史的重要材料,它数量多,内容丰富,属于墓门及桅楹的居多。汉代工匠在石刻中充分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成功地刻画出众多的艺术形象。无论是车马的奔驰,宴乐的喧哗,授经时的肃穆,歌舞时的欢乐,都安排得疏密有致,特别是表现人物、动物的力与速度方面获得极大的成功。汉代人民的生产劳动、建筑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画像石刻中有充分的体现,这是反映耕作场面的,这是在捕鱼,这是汉代的独轮车。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汉代封建贵族阶层的生活情景,这也是南阳汉画像石刻的主要表现对象。不尽的高楼重阁,对称竖立的汉阙;骈驾飞驰的战车;看,在长长的导骑射田猎.......这副鼓乐宴飨图还采用了上部直视,下部俯视的表现手法,酒杯用陷下去的窝状来体现,构思可谓奇特。看这些车骑出行图、田猎图、斗鸡图,无一不是他们生前骄奢生活的写照。作为供墓主人死后继续奴役的对象,画像中还刻绘有成群的奴婢侍从,杨柳细腰的高髻侍女,男奴操戈执盾,守卫在殿堂门阙之外,女婢端灯执奁,侍奉在贵族身边。此情此景。栩栩如生,使我们步入汉画馆,有一日梦回千年之感。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天象与神话厅。该厅是南阳汉画馆的重要主题内容。南阳汉画像石中有不少以神话传说和天文图像为题材的画幅,这些画像石,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图像资料。西汉时期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人们对天象的观察较之前代更为细致准确,并且掌握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对日食、月食、太阳黑子这些现象,人们已逐步认识了形成的原因。

这些在古代文献记录中已很详尽,汉画像石则是用图像的方法记录了天文现象,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汉代天文学资料。大家看这副日月同辉图,画像一端刻圆腹乌鸦,圆腹为太阳,另一瑞刻月轮,月中有蟾蜍,画像空白处刻饰星宿。乌鸦又叫金乌,金乌背负日轮又叫阳乌,《汉书·五行志》和《晋书·天文志》都有太阳黑子的记录,这幅图记录的其实是古人早已观察到的太阳黑子,至于“月里有蟾蜍,”则是古人对月中暗影的形象说法。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这幅日月合璧图,古人用高超的手法,纪实与艺术的处理十分巧妙,象征月亮的蟾蜍遮住了表示太阳的金乌腹部中心,使人一望即知反映的是日食现象,说明汉代人们对日食产生的原因已有了正确的理解。天文图像是南阳汉画像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各地古代石刻天文图像之首。这里反映的有准确的北斗星、钩陈星、雷公车,牛郎织女星及罕见的彗星图等,是我国汉代天文科学方面的珍贵遗产和实物见证。其中,后奔射日、嫦娥奔月、阳乌巡天、月中蟾蜍、羲和逐日、常羲捧月等远古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可以说,南阳汉画像石刻,艺术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形成了汉代艺术史上独特的画像石刻艺术流朗,在中国美术史册上占胡重要的篇章。它主题突出,布局疏朗,艺术表现雄浑,内容言简意赅,概括性强。如历史故事画,既未采用连环画法,也未严格按照史料记载中的细枝末节去全盘绘画,仅根据故事的主题,抓住主要戏剧性冲突的代表人物或特点加以刻画,一个长篇历史故事,只用寥寥数笔,便使人一目了然,回味无穷。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思与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力,充分显示出汉代艺术家卓越艺术创作才能和高超的雕刻技巧。南阳汉画像石对人物、动物的刻画强调气势,夸张动态,注意以形出神,不拘细微修饰,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后世难以相比的深沉雄大、古朴豪放的气势美。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董作宾、张中孚、孙文清等国内文化教育界名流,共同掀起了搜集、整理、研究南阳汉画像石的热潮,特别是鲁迅,不顾病魔缠身,对南阳汉画像石的搜集和喜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说,未来的光明前景将一定证明,我们是文学艺术遗产的继承者,也是开拓者、建设者。鲁迅先生说得对。建国后,党和政府明显加强了对南阳汉画像石刻的搜集和保护,新建的南阳汉画馆,就像一座巨大的汉代历史文化艺术宝库,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土前来探访寻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