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释义 |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创建于1948年,其前身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4年1月撤系建院。学院下设基础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应用数学系、运筹与控制系、数学教育系、公共数学教学中心、统计信息咨询中心、金融与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应用数学研究所。 领导班子院 长: 郭建华 分党委书记: 裴东河 副 院 长: 范猛 张庆成 袁岗华 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郝明宇 院长助理: 袁岗华 徐英祥 教授委员会?主 任:郭建华 委 员:范 猛 高 夯 高 巍 蒋达清 裴东河 张宝学 张凯军 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在学院一级开始实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这是“教授治学”的制度体现,也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高校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尝试。经过近十年实践,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委员会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轨道,走出一条创新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新路。教授委员会是学院改革、建设与发展中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 学院简介??数学与统计学院创建于1948年,其前身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4年1月撤系建院。2009年9月,经过调整,学院下设基础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应用数学系、运筹与控制系、数学教育系、金融与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应用数学研究所、统计咨询中心,建有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和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2个吉林省重点学科。目前,学院在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五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学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九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统计学(非师范)两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79人,硕士研究生279人,本科生848人,函授生46人,留学生5人。 数学与统计学院师资队伍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8人,教授15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第四、五、六届数学组成员各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另有名誉教授2人、客座教授19人、兼职教授11人。 数学与统计学院主要的稳定研究方向有统计学及其应用、偏微分方程与系统控制、常微分方程、拓扑学、李代数、课程与教学论等。近5年数学与统计学院共承担“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其它省部级项目50余项,总经费2600余万元。学院教师每年在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30篇以上。近年来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委员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1项,钟家庆数学奖1项。学院教师2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被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其它省部级奖励多项。 历史前沿??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7年以前学科建设工作主要依托在教研室中,1997年撤消教研室建制以后,学科建设工作主要是以科研团队形式出现。2004年1月撤系建院。2009年,经过调整,学院下设基础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应用数学系、运筹与控制系、数学教育系、金融与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应用数学研究所、统计咨询中心,建有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46年——1965年 ?1946年1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市组建,1948年8月东北大学自然科学系数学科在吉林市(现东北电力学院校址)成立。 ?1948年12月,东北大学将系改为院、科改为系。自此,东北大学数学系诞生。1949年1月24日,吴莲溪被学校任命为系主任。 ?1950年1月,数学系首次制定本、专科教学计划。 ?1950年4月,东北大学数学系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50年10月,数学系成立代数、几何、数学分析和初等数学4个教研组,校长聘任吴莲溪教授、杨春田教授、吴宗函教授和马忠林副教授分别为教研组组长。 ?1953年2月,根据学校安排,数学系开始实行教研室建制,1950年成立的4个教研组改为教研室,又成立了教法教研室。 ?1953年5月1日,数学系正式开办函授教育。 ?1953年,学校开始培养研究生,吴莲溪教授被确定为研究生导师。 ?1958年10月5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易名为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60年9月,数学系招研究生班30人,各10人分别编入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个研究生班,学习期限2年。 1966年——1976年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数学系一切教学、科研及教研室活动均被停止。 ?1970年9月,举办“试办班”,“工农兵学员”开始上大学。 1977年——1999年 ?1977年7月,数学系恢复教研室建制。 ?1977年冬季,恢复高考招生,数学系时隔11年录取180名高考本科生。 ?1978年,数学系在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专业中各招生12名和2名硕士研究生,这标志着数学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正式恢复。 ?1978年上半年,数学系正式恢复函授教育,当年招收函授生1000名。 ?1980年8月1日,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恢复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东北师大具有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数学系有学科教学论(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7年,数学系撤消教研室建制。 ?1998年8月,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评议,省学位委员会审批,东北师大取得应用数学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硕士(数学)学位授予权。 2000年至今 ?2000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审核批准,东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校学位委员会有权审批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0年9月,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会议审核批准,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审核批准,东北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3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审核批准,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4年1月,撤消数学系,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 ?2004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被确定为数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5年10月,数学与统计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检查工作。 ?2005年12月,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建立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6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审核批准,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为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这样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学科中所有二级学科专业均具有了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6月,学院“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论证。 ?2009年9月,经过调整,学院下设基础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系、应用数学系、运筹与控制系、数学教育系。 学科建设学院现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和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2个吉林省重点学科。目前,学院在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五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课程与教学论六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统计学(非师范)两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79人,硕士研究生285人,本科生804人,函授生272人,留学生5人。 师资力量数学与统计学院师资队伍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1人,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人,另有兼职教授5人。 第三世界科学学院院士:白志东 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史宁中 郭建华 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史宁中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郭建华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何旭铭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郭建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郭建华 裴东河 范 猛 张宝学 国家级教学名师:史宁中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郭建华 荣誉教授:白志东 资深教授:史宁中 博士生导师:白志东 范 猛 高 夯 高 巍 郭建华 何旭铭 蒋达清 裴东河 史宁中 陶 剑 王 勇 张宝学 张凯军 张润楚 张永正 研究团队??一、统计学及其应用:该研究团队现有教师18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8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4人,讲师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一人。另有兼职教授3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何旭铭教授现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荆炳义现受聘为东师学者讲座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张华华教授现受聘为本专业兼职教授。 该研究团队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统计,2000年以来该研究团队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大多发表在Annals of Statistics、Annals of Probability、J. Amer. Stat. Assoc.、J. Royal Statist. Society Ser. B、Biometrika、Biometrics等SCI检索的统计刊物上。 在理论研究方面,该研究团队的优势方向主要是约束下的统计推断、生物医学统计以及大维随机矩阵的谱分析理论。近年来在约束下的统计推断、药物临床试验、因果推断和混杂的判定及生物信息学等方面,都做出了一系列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ASA》、《J. Roy. Statist. Soc. B》、《Ann. Stat.》、《Biometrika》等国际上很有影响的著名统计期刊上。在大维随机矩阵的谱分析方面,创立”白-不等式”,从而解决著名”圆率”猜想; 建立谱分布收敛速度的唯一方法; 首次提出分段截尾法并给出Wigner随机矩阵最大特征值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了极限谱的精确分离性, 从而彻底解决无线电电子学界的一个长期理论问题。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检索近60篇,单篇最高引文达100次,多篇论文成果被写入教科书或专著中。 除了理论研究外,该研究团队还特别着重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他们承担了吉林省高考成绩的统计分析,“吉林省灾害气候分析及中长期预报”项目,长春市长公开电话“12345”的“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研制和开发等工作,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大量具有前瞻性的有价值的参考消息。他们在研究中提出的新模型、新方法,发表后已引起国际上的重视。 该研究团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等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等,累计科研经费一千余万元。近三年来所主持的科研项目、研究课题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其中《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获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应用统计方法研究》获教育部(2006年度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Internet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获教育部(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出版了专著6部,其中3部英文专著《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Theory and Methods》、《Ranked Set Sampl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Spectral Analysis of Large Demensional Random Matrices》分别由世界科学出版公司(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 Beijing)出版发行。 目前该研究团队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教学和科研队伍。为本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偏微分方程与系统控制:该研究团队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8人拥有博士学位。有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 该研究团队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和东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形成了以中年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主力,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该学术梯队成员学术思想活跃,学术视野开阔,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俄亥俄大学、罗马尼亚亚西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的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科学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重视。 该研究团队教师在最优控制理论,系统的能控性与稳定性,半导体超晶格模型的偏微分方程理论以及非线性扩散方程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很好的结果,发表在《J. Differential Equations》、《SIAM J.Control and Optim.》、《J.Optim. Theory Appl.》、《J.Math.Anal.Appl.》、《J. Austral. Math. Soc.》、《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重要杂志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重视。 近5年来,该研究团队共发表SCI检索论文31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项,高校博士点基金1项,天元青年基金1项,高校博士点新教师基金1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00万元。参与合作的研究项目2008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三、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是数学与统计学院传统的优势学科。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2005年至今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8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2项、数学天元基金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项、吉林省杰出青年研究计划项目1项。 常微分方程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常(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随机微分方程、时标动力学方程、数学生物学等。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其中SCI检索收录70余篇,研究结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该学术团队年龄结构合理,以青年为主体,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术梯队,创新意识强、攻坚能力大。 四、拓扑学:拓扑学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奇点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该研究团队应用映射的奇点理论对拟欧氏空间和双曲空间的曲线、曲面及子流形的奇点进行了较完整的分类,并且揭示了这些奇点与几何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的杂志上,如《Proc. London Math. Soc.》、《J. London Math. Soc.》、《Israel J. Math.》、《Proc. Edinb. Math. Soc.》、《Proc. Roy. Soc. Eginburgh Sect. A》、《Glasg. Math. J.》、《Publ. Math. Debrecen》、《Tohoku Math. J. 》、《Asian J. Math. 》、《Sci. China Ser. A》等,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和引用。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5篇. 一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现(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2项,组织过3次国际学术会议。目前该研究方向具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已成为国内外奇点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中心之一。 五、李代数:该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李代数和李超代数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 该研究团队在小特征模李代数、Cartan型李超代数以及限制李超代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较为深刻的研究结果,为有限维模李超代数的分类最终解决奠定基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的杂志上,如《J. Alg.》、《J.Pure.Appl.Alg.》、 《Comm. Alg.》 、《Int. J.Alg.Comput.》、 《J.Aust. Math. Soc.》、 《Phys. Lett. A》、 《Science in China》等,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引用。共发表了80多篇研究论文,其中SCI检索30余篇。近年来主持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并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项,组织过1次全国学术会议。目前该研究方向具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已成为国内外模李超代数的重要研究团队之一。 科研成果数学与统计学院主要的稳定研究方向有统计学及其应用、偏微分方程与系统控制、常微分方程、拓扑学、李代数、课程与教学论等。近5年数学与统计学院共承担“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其它省部级项目40余项,总经费2100余万元。学院教师每年在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30篇以上。近年来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委员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1项,钟家庆数学奖1项。学院教师2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被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其它省部级奖励多项。数学与统计学院承担着大量的科研项目。其中有“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统计学及其应用科研经费800万元;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用问题驱动的应用统计研究科研经费600万元;应用科学中的数学理论方法科研经费200万元;教育部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项目科研经费160万元;2008年度我院教师有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外,近5年我院共承担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其它省部级项目50余项,总经费894.7万元。仅2009年一年我院教师获批主持包括5项面上基金、4项青年基金在内的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在此基础上2010年我院教师又获批主持包括1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基金、2项青年基金在内的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近年来我院科学研究之风蔚然而起,学院教师人人都做科学研究,几乎每位数学专业教师都能发表SCI论文。 现在一年发表的学科级以上的论文数量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总和。这种良好的科研之风对于我院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下面是近5年来我院教师发表论文情况的一个数据统计: 论文分类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计 SCI等检索论文数 47 42 49 42 41 221 重点刊物论文数 10 5 10 1 5 31 期刊源论文数 22 19 15 9 13 78 其它正式发表的论文 23 22 12 12 15 84 合计 102 88 86 64 74 414 学术交流??数学与统计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教师有近70人次先后到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合作研究、攻读学位。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俄亥俄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九州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大学、香港大学等建立了亲密合作交流关系。数学与统计学院同时还聘请多名境外知名人士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如伊利诺伊大学的何旭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O.Berger,印度科学院院士Rahul Mukerjee等。美国科学院院士N.E. Breslow、J.O.Berger 、L.D. Brown教授、统计学最高奖COPPS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Jianqing Fan教授、哈佛大学Jun S. Liu教授、密西根大学Xihong Lin教授、北京大学姜伯驹院士、复旦大学李大潜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林群院士、陈希孺院士、严加安院士、马志明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陈木法院士、伊利诺伊大学何旭铭教授、耶鲁大学张和平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姚琦伟教授、台湾中研院陈珍信教授等均曾到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学和交流。 数学与统计学院还注重推动国内数学研究与发展,注重为兄弟院校提供交流的平台。2005年7月,校长助理高夯教授召集“全国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高级研讨班”;2007年10月,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国家财政部资助的“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统计学及其应用”;2008年6月,东师现代统计讲习班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召开,为研究生与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2008年9月,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了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有200多名与会学者就“新时期数学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交流与讨论。2009年6月,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了“2009统计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青年教师利用本次契机,实现了“夯实理论基础、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探索统计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的目标。在请进来的同时,数学与统计学院还注重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培养深造,目前有多名青年教师正在国外或国内进行学习研究。2009年6月,数学与统计学院11名教师代表赴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参加了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参与的三校数学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此活动为我院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