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文跃 |
释义 |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材料物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965年12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理学士;1995年和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8月至2002年4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讲过"电磁场理论"、"固体物理"、"光学"及"大学物理实验" 等本科生课程,"分子光谱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等研究生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分子和团簇的激光光谱学和激光化学,重质油结构分析和金属有机化学。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共发表论文40余篇,取得一项国家专利。其中,有多项成果分别发表在《Chem. Eur. J.》、《Chem Phys Chem》《J. Chem. Phys.》、《Chem. Phys. Lett.》、《Int. J. Mass Spectrom.》和《J. Am. Chem. Soc.》等国际权威或重要学术刊物上。论文有15篇被SCI收录,14篇被EI收录;论文被其他作者(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上的论文)引用20多次,其中多篇被《J. Phys. Chem.》高级编辑Duncan教授引用。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Chem. Phys. Lett.》编辑、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hmed H.Zewail教授的高度评价。曾获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共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4项,中国石化总公司项目1项。 介绍: 6月23日,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郭文跃教授结题验收会召开。 郭文跃作为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从项目具体执行情况、受资助后取得的成果、主要创新点和学术贡献、教学工作、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受资助期间,郭文跃主要开展了重质油结构分析、气相金属有机化学以及金属表面的催化作用机理等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5篇,其中被SCI收录11篇,被EI收录10篇。共指导4名博士研究生和20名硕士研究生。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任组长的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项目总结报告有关材料,听取了入选者汇报,进行了质疑、讨论和评议打分。专家组一致认为,郭文跃教授如期完成项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研究目标,验收评议为优秀。 教育部科技司刘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李兆敏参加会议。验收会议邀请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研项目负责人列席会议。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为加强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支持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问题进行创新研究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该计划每年遴选一次,资助规模为每年1000人左右,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金额自然科学类每人5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每人20万元。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