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新走廊 |
释义 | 从广西南宁南下,纵穿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到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这是被各国寄予厚望的中国-东盟合作新通道、太平洋西岸新经济增长带——“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简称“南新走廊”。 南新走廊简介中国7月派出高规格考察团对“南新走廊”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探明了“南新走廊”线路,全线打通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大动脉指日可待,而随之崛起的将是一条跨国经济增长带。 今年7月,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铁道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考察团从南宁出发,10天后顺利到达新加坡。 愿景考察团此行源自2006年7月在广西南宁举行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的一个构想。在首届论坛上,为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首次提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组成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中国领导人的肯定和新加坡、菲律宾、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领导人的认同。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一轴两翼”合作具有战略性意义,新加坡完全支持。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支持,推动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今年7月底回到南宁的中国考察团收获颇丰,初步探明“南新走廊”最便捷通道是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 “沿线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看好‘南新走廊’的未来,表示将全力推动走廊的建设。”广西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介绍,考察团此行与越南河内、老挝他曲、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等地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国家级智库进行了5场座谈,各国专家在交流中达成了共识:正在构建的“南新走廊”将以南宁、河内、万象(或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沿线大城市为依托,以铁路、高等级公路为载体和纽带,促进沿线各国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推动区域内投资贸易以及工业、农业、旅游业、交通、服务等产业合作,构建沿线优势产业群、城镇体系、口岸体系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并最终成为中国与东盟经合作交流的大动脉,太平洋西岸发展最有活力经济增长带。 “‘南新走廊’首先是交通通道,最终将形成一条贯穿中国、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跨国经济增长带。”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经济研究所所长赵明龙说,打通“南新走廊”,就实现了中国与中南半岛的无障碍贯通,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海陆联动,不仅能提高各国间物流效率,还将促使泛北部湾各国早日成为太平洋西岸的经济新增长带。 “南宁不会只是起点,更不会是终点。”古小松表示,“南新走廊”的未来会不断向中国内地延伸,向东南会联通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粤港澳地区,向北则是中部崛起的湖南、湖北、河南,并可直达北京,甚至可延伸至东北,而资源丰富的中国大西南地区则更是“南新走廊”的腹地,这些都为这条即将崛起的跨国经济增长带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铁道部大力支持积极推进南新加坡铁路建设中国铁道部相关人士12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表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对于推进中国-东盟合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铁道部将大力支持、积极推进南宁-新加坡铁路建设。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林仲洪表示,这一通道具有巨大的运输需求。据初步研究,中国-东盟间陆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020年将达到8860万吨(其中进口4680万吨),年均递增13%。2020年贸易额将达到8000亿美元以上,年均递增11%。 他介绍,南新铁路的具体通道方案为:南宁-凭祥-河内通道将是南新铁路通道的主动脉,它通过近期开通南宁-凭祥-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铁路通道;远期开通南宁-凭祥-河内-清化(越南)-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铁路便捷通道,再通过南宁与湘桂、南广、黔桂铁路相连,将形成中国与中南半岛一体化联动的铁路网络体系。 据介绍,南新铁路通道全长约500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新建长度198公里;国外段需新建诗梳风至波贝45公里、禄宁至巴登257公里、胡志明市至禄宁133公里共435公里。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介绍,南宁至新加坡铁路通道中国境内段——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评审。中国铁路部门也将加强与有关国家合作,研讨国际铁路通道建设问题,积极推进南宁-新加坡铁路通道建设。 “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是从广西南宁南下,纵穿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到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的一条陆上经济走廊。相关专家表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最终将形成一条贯穿中国、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中国-东盟合作新通道和跨国经济增长带。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