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美泽鹿
释义

南美泽鹿(学名:Blastocerus dichotomus),又名沼泽鹿,是南美洲最大的鹿,达2米长及1.2米高。它们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乌拉圭及巴拉圭。以往遍及整个南美洲,但它们现在只限于在巴西巴拉那州及巴拉圭的沼泽及湖泊,并在亚马逊地区。

中文学名:南美泽鹿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动物纲

目:偶蹄目

科:鹿科

属:沼泽鹿属

种:沼泽鹿

摘要

南美泽鹿是偶蹄目、鹿科动物,又名沼泽鹿,是南美洲最大的鹿。但它们现在只限于在巴西巴拉那州及巴拉圭的沼泽及湖泊的亚马逊地区。耳朵和爪都很大,喜欢独居。

南美泽鹿 栖息地

南美泽鹿只栖息在沼泽、潘塔纳尔湿地及大峡谷,一般在水深达半米的地方。它们是游泳能手。沼泽中高的植物可以帮助保护它们,免被掠食者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亚科: 空齿鹿亚科 Odocoileinae

属: 沼泽鹿属 Blastocerus

种: 沼泽鹿 B. dichotomus

分布

南美洲最大的鹿,达2米长及1.2米高。它们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乌拉圭及巴拉圭。以往遍及整个南美洲,但它们现在只限于在巴西巴拉那州及巴拉圭的沼泽及湖泊,并在亚马逊地区。

栖息地

南美泽鹿只栖息在沼泽、潘塔纳尔湿地及大峡谷,一般在水深达半米的地方。它们是游泳能手。沼泽中高的植物可以帮助保护它们,免被掠食者侵袭及提供食物。

特征

南美泽鹿的耳朵很大及周边白色,身体呈赤褐色,脚长而呈深色。在冬天,它们的毛色会转为更深色。它们的臀部及眼睛周围都有白色斑纹。尾巴呈较淡的赤色,长10-15厘米。

南美泽鹿的爪很大,趾间有具弹性的膜,能帮助游泳及在沼泽地上行走。只有雄鹿有鹿角,鹿角呈网状及长60厘米。一般重150公斤。

南美泽鹿是独居的,或是以少于6头的群族聚居。它们主要的天敌有美洲豹及美洲狮。

行为

南美泽鹿主要是夜间活动的,但会按季节及特定情况而改变。它们在性成熟前是不会组成群族的。它们不是地盘性的,会在它们的分布地周围觅食。在旱季,它们会减少活动及多留在水边。

南美泽鹿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草、果实及根部。它们有时会入侵农地吃农作物。

妊娠期约为200日。每胎一般会产一头幼鹿,有时会多达两头,介乎10月及11月间出生。出生时的幼鹿是白色的,一年后就会有像成年的毛色。

保护

南美泽鹿的天敌美洲豹及美洲狮差不多在其栖息地完全消失。它们以往因其鹿角而被猎杀,但现已受到管制。现时失去栖息地是它们的主要威胁。亚塞瑞塔水坝(Yacyretá Dam)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由欧洲牛而来的传染病也是一个威胁。它们现正被列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