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族地理学 |
释义 | 概念民族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起源、民族地域分布规律和地理因素对民族特征的影响。主要包括:①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结构及其历史变化;②民族经济活动、劳动素养与地域条件关系;③民族聚落特点与居住环境;④民族心理素质、习俗信仰等文化特征的地理差异。民族是人们在语言、地域、经济联系和某些文化心理素质方面形成的历史共同体,它与民族特定的地理起源和背景密切相关。影响民族变化发展的地理因素主要有:地域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特点、民族的地理迁徙、天然疆域的分割、国界的更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民族政策的变化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民族的地理分布差异很大。目前全世界分布着2000多个大小不等的民族,其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拥有人口17亿。中国汉族是世界最大的民族。依民族构成可将国家分为单一民族和多民族型。前者如朝鲜,后者如中国。此外还有多种族和民族型的如美国、苏联、加拿大等。民族内部由于文化和生活方式特点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民族分支,如黎巴嫩民族中的德鲁兹人、旁遮普民族中的锡克人等。民族还可依其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分为原始民族、半开化民族和开化民族。各民族受特定历史、政治、军事、经济、自然诸要素及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生产活动方式、聚落建筑形式、宗教文化和性格特征等。研究民族特征差异及其地理诸要素,对于开发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及制订正确的民族政策等均具重要意义。 图书《民族地理学》图书信息作 者:管彦波 著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4-1 版 次:1 页 数:579 字 数:599000 印刷时间:2011-4-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印 次:1 I S B N:9787509721841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本书从学科发展的高度,通过对民族地理学的基本资料、发展脉络、研究现状的全面梳理,逐一揭示了民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初步搭建起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作者简介管彦波,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第一章 历史溯源:民族地理学学科资料的积累与发展源流 一 民族地理学学科资料在古代历史学和地理学中的深厚积累 二 近代以来地理学与民族学互为学科背景下民族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民族地理学:对象、内容、概念、学科体系、方法、意义 一 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 民族地理学的学科内容 三 民族地理学研究的相关概念 四 民族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五 民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六 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第三章 民族共同体的地域分化与空间变动 一 远古人类的迁徙 二 亚欧民族大迁徙: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三次大规模的冲击 三 源于地理大发现的洲际大移民与世界种族、民族分布格局的新变化 第四章 民族与自然:人地关系上的民族生态观 一 人地关系的演进及相关理论 二 地理环境与民族特征 三 民族共同体的生产活动介入地理过程 四 民族的环境取向与地方性的生态认知 五 生态适应、维护与民族发展 第五章 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地理背景 一 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及特征 二 民族聚落地理及其文化景观 三 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 地名对民族地理现象的记录 第六章 世界民族地理 一 欧洲民族地理 二 非洲民族地理 三 亚洲民族地理 四 美洲民族地理 五 大洋洲民族地理 第七章 中国民族地理 一 中国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空间 二 中华文化的多元起源与主要的历史地理民族区 三 中国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 参考文献 后 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