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孟子少时诵
释义

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

①喧(xuān):通“谖”,忘记。

②裂:割断。

3 引:拿起

4 有所失:忘记,记不得

5 诵:背诵

6 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7 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 自是:从此

9 喧:遗忘

10 戒:警告

11 .方:正要

译文

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背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专心了。

启示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尊称为“亚圣”。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孟母三迁” 。在孟母的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妇女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 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习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

阅读训练

1.解释:

(1)失______

(2)引______

(3)方______

(4)辍然______

2.翻译:

(1)何为中止?_______________.

(2)此织断,能复续乎?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忘记,记不得 2.拿起3正要4突然停止的样子

二、

1..为什么中间停顿了?

2.这个织物割断了,还能再接上去吗?

[补充]

《韩诗外传》:“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谊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断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谊矣。”

《列女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坠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