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满族踢行头 |
释义 | 小档案文化遗产名称 满族踢行头 所属地区 黑龙江·牡丹江 遗产编号 I IV-4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遗产级别 省 申报日期 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 牡丹江市 起源踢行头这种游戏活动始于公元前2200年,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 游戏规则踢行头刚开始并没有游戏规则,随意性很强。而到了明末,满族人兴盛起来,踢行头这项活动得以传承,被称为“踢行头”,成为原始的娱乐活动。如果两个部落遇到一起,就互相竞技,从山上踢到山下,又从山下踢到山上,直到把球踢进对方的栅栏内,则为胜利,而后成为满族人过年必办的一种活动。在踢形头之前,须摆好供品祭拜山神、树神,由氏族族长主持拜山神仪式,再开始饮酒欢歌,后摆阵踢形头。 比赛踢行头比赛一般会选在江河冰上或旷野的开阔地,踢时划三道横线为界,设三名裁判,每人各执一根木杆,立于线上,双方任何一方将行头踢入线内,裁判手中木杆即刻落下,判为得分,得分多的为胜方。开赛时双方列队于线上,一方开球,另一方则横立于线上阻挡,如同现在踢足球罚点球的“人墙”。开球后,另一方则横立对方激冲,对方竭力阻挡,双方来往冲墙,非常激烈,表现了满族剽悍、机智、灵活的民族风格,比赛时在场地旁双方各备牛、羊、猪和各种野味、粘糕、豆包等食品,并点燃篝火助阵。赛后负方将酒席送给胜方,双方在篝火旁烤肉,饮酒嬉笑歌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