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来亚虎
释义

马来亚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泰国境内,是2004年新确认的老虎亚种,此前一直被归类为印度支那虎的一个种群。此新分类是Luo Shu-Jin等人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基因多样性实验室(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研究所得。

中文学名:马来亚虎

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jacksoni

别称:马来虎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科:猫科

属:豹属

种:虎

亚种:马来亚虎

分布区域: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泰国境内

外形特征

马来亚虎与苏门答腊虎一样,是体型最小的老虎亚种,它身上的条纹样式类似印度支那虎,但体型则与苏门答腊虎相近。雄虎和雌虎的平均体重各为120公斤与100公斤,从头到尾的体长则各测得约273厘米与200厘米。

和印支虎的特征差异

马来亚虎的脸部明显比印支虎宽,头部也比印支虎短一点。

印支虎的身体显然比马来虎厚实一些,四肢也更为粗壮。

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体重,马来虎的体重比印支虎(180公斤)小1/3,平均体重只有120公斤。

生活习性

马来亚虎猎食水鹿、麂、野猪和家畜。在马来西亚国家公园(Taman Negara)里的老虎也会捕食马来熊。其主食是否也包括印度野牛与马来貘则是未知。老虎在雨林里的分布密度不高,每100平方公里才有1.1到1.98只,这是猎物分布稀少所致。因此,要维持一个至少拥有六头能生育的雌虎的种群,需要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栖息地。关于马来亚虎的生物与生态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比方其食性、形态、数量统计、群体结构、交流方式、活动范围和繁衍能力等资料皆不足。

种群现状

最近统计显示约有600至800只野生马来亚虎存在,这使其成为继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之后第三大的老虎亚种,但依然属于濒危物种。

人工饲养

2004年老虎的遗传学分析与其系统发生学的研究,使中印半岛的老虎分成两个独立的亚种:印度支那虎与马来亚虎,发现者们讨论着,这两个亚种的人工饲养种群应以类似管理其他已知亚种的方式来管理,然而尚不清楚各个动物园机构将如何应用这些资讯。

命名之争

当马来亚虎被肯定为老虎的一个独立亚种时,此消息在马来西亚受到欢迎,然而,这件事却很快地因马来亚虎的学名而起争议。研究者们提议以“杰克逊之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做为其学名,以纪念动物学家彼得·杰克逊对大型猫科动物的研究贡献。

然而,马来西亚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MAZPA)和马来西亚政府主张,马来西亚应有权参与其国家象征的命名。马来西亚坚持应以其地理位置——马来西亚做为命名的参考,因此,在马来西亚,马来亚虎又以“马来亚之虎”(Panthera tigris malayensis)为学名。

象征意义

马来西亚国徽上的护盾兽——马来亚虎

马来亚虎是马来西亚的国家象征之一,除了出现在马来西亚国徽之外,也常常在其它的公共机构的标志里出现,如马来亚银行、普腾、马来西亚足球总会、马来亚大学等等。它象征了马来西亚人民的勇敢与毅力。当地人也为老虎起了各种绰号,尤其以马来文“Pak Belang”(意为“斑纹先生”)最具代表性,“Pak Belang”常常在马来民间寓言故事里做为“Sang Kancil”(小鼠鹿)的对手出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