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鹡鸰科
释义

鹡鸰科(学名:Motacillidae;读音jīlíng)有5属62种,广布于全球,包括鹡鸰和鹨(liù)。小型鸣禽。体型较纤细。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栖息于湿地附近,在洞穴中筑巢,产5~7枚卵,雌鸟孵化约15天。在高纬度地区繁殖者有迁徙。

中文学名:鹡鸰科

拉丁学名:Motacillida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鹡鸰科

属:5属

种:62种

亚种:212种

英文名称:Pipits

英文名称:Wagtails

外形特征

鹡鸰科(Motacillidae)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鹡鸰科包括鹡鸰和鹨,鹡鸰颜色较丰富,分布于旧大陆,鹨颜色似百灵,广布于世界各地,共有5属62种,中国有3属15~20种,其中包括一些分布非常广泛的种。鹡鸰科成员体型纤小,常栖息于水边草地,适应在地面奔跑却不会象麻雀那样跳跃,飞行路线呈波浪状,栖止时尾常上下或左右摆动,易于辨认。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山地森林、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丛中。可达海拔4000m左右的高山森林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栖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常活动在林缘、路边、河谷、林间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类生境,有时也出现在居民点。食物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蝗虫、象鼻虫、虻、金花虫、甲虫、蚂蚁、蜷象等昆虫,也吃蜘蛛、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外还吃苔藓、谷粒、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觅食。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叫声,声音尖细。站立时尾常上下摆动。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林间路边或林中空地等开阔地区地上草丛或灌木旁凹坑内,也在林中溪流岸边石隙下浅坑内营巢。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呈浅杯状,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由枯草茎、草叶、松针和苔藓构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产卵1枚,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7枚,卵为青色、淡绿色、白色、褐色、紫色等,被有各种颜色的暗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0-15天。

亚种分化

(62种)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南极鹨Anthus antarcticus

2. 伯氏鹨Anthus berthelotii

3. 帕拉鹨Anthus bogotensis

4. 短尾鹨Anthus brachyurus

5. 南非鹨Anthus caffer

6. 平原鹨Anthus campestris

7. 红喉鹨Anthus cervinus

8. 查科鹨Anthus chacoensis

9. 黄胸鹨Anthus chloris

10. 非洲鹨Anthus cinnamomeus

11. 科雷鹨Anthus correndera

12. 南非石鹨Anthus crenatus

13. 短嘴鹨Anthus furcatus

14. 布氏鹨Anthus godlewskii

15. 北鹨Anthus gustavi

16. 斑喉鹨Anthus gutturalis

17. 赫氏鹨Anthus hellmayri

18. 树鹨Anthus hodgsoni

19. 山地鹨Anthus hoeschi

20. 纯背鹨Anthus leucophrys

21. 条纹鹨Anthus lineiventris

22. 长尾鹨Anthus longicaudatus

23. 黄鹨Anthus lutescens

24. 灰鹨Anthus melindae

25. 赭胸鹨Anthus nattereri

26. 印度鹨Anthus nilghiriensis

27. 澳洲鹨Anthus novaeseelandiae

28. 长脚鹨Anthus pallidiventris

29. 石鹨Anthus petrosus

30. 草地鹨Anthus pratensis

31. 田鹨Anthus richardi

32. 粉红胸鹨Anthus roseatus

33. 黄腹鹨Anthus rubescens

34. 东方田鹨Anthus rufulus

35. 长嘴鹨Anthus similis

36. 东非鹨Anthus sokokensis

37. 水鹨Anthus spinoletta

38. 斯氏鹨Anthus spragueii

39. 山鹨Anthus sylvanus

40. 林鹨Anthus trivialis

41. 沙黄鹨Anthus vaalensis

42. 山鹡鸰Dendronanthus indicus

43. 红胸长爪鹡鸰Macronyx ameliae

44. 橘红长爪鹡鸰Macronyx aurantiigula

45. 橙喉长爪鹡鸰Macronyx capensis

46. 黄喉长爪鹡鸰Macronyx croceus

47. 黄颈长爪鹡鸰Macronyx flavicollis

48. 福氏长爪鹡鸰Macronyx fuellebornii

49. 格氏长爪鹡鸰Macronyx grimwoodi

50. 夏氏长爪鹡鸰Macronyx sharpei

51. 非洲斑鹡鸰Motacilla aguimp

52. 白鹡鸰Motacilla alba

53. 海角鹡鸰Motacilla capensis

54. 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

55. 黄头鹡鸰Motacilla citreola

56. 非洲山鹡鸰Motacilla clara

57. 黄鹡鸰Motacilla flava

58. 马岛鹡鸰Motacilla flaviventris

59. 日本鹡鸰Motacilla grandis

60. 黑背白鹡鸰Motacilla lugens

61. 白眉鹡鸰Motacilla maderaspatensis

62. 金鹨Tmetothylacus tenellus

保护级别

全部种类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中国物种全部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濒危(EN)——2种;易危(VU)——3种;近危(NT)——5种;低危(LC)——51种。不详(DO)——2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