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落难 |
释义 | 简介拼音 luò nàn 落难(落难) 意思:遭受灾难,陷于困境。 详细解释 (1) [meet with misfortune]∶遭到不幸;遭遇灾祸 (2) [be in distress; get into trouble]∶陷入困境 例句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听说如此落难,连声叫道:‘苦恼!苦恼!’”《三侠五义》第四回:“ 李大人 闻听原来是个落难的书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二:“我们现在落难了,手头拮据,请他帮个忙。” 关于《落难的王子》是作家周国平在女儿天生夭折的悲痛情况下写的,入选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本。出自《周国平文集》。 作者简介周国平,于1945年7月24日生于上海。于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于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于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于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于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于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于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尼采:在世代的转折 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 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译:《偶像的黄昏》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译:《谢林传》(合译) (商务印书馆)。 1991年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只有一个人生》( 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 人民出版社)。 1994年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爱与孤独》(天津人 民出版社),《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 原文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说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词语释义多愁善感:常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伤感。 禀告:旧指把事情报告上级或长辈。 天灾人祸: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突如其来:突然来到或发生。 厄运:不幸的命运。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独一无二。 相貌不凡:通俗地说就是相貌不一般。 泪流满面: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自述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条: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道理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有软弱的时候,都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我们要迎接上去,去战胜它,去克服它。生在人间,当苦难不期而至时,不要逃跑,承受它! 虽然遭遇厄运是坏事,但是它能使脆弱的人变得更加坚强,而且敢于挑战命运! 人与动物一样,趋利避害,都愿意拥有财产,而不愿意贫穷;都希望永远幸福,不愿意遭受厄运。但事情又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虽拥有财富,有时却可能会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虽遭受了厄运,但有时又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意思,构思妙处这一则寓言的编法值得探究,作者要说的意思是,厄运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人物,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为王子,极写他怎样脆弱。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构思奇妙的是,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构思奇妙之处还有“天哪,太可怕了”云云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整体感知这一则寓言寓意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这是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当然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就算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生性非常脆弱的王子都能在落难中挺过来,还有什么人不能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