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尹波 |
释义 | 吕尹波(1921年-1967年),曾用名吕泽、博泉、韧博。山东省平度市吕家集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西县党组织发起人之一。曾任鲁中前线记者团团长、新华社鲁中分社主编、中共华东局农村工作委员会组长、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中共龙岩地委书记、中组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审干办公室副主任、中组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生平吕尹波,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吕家集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西县党组织发起人之一。 1940年任《胶东大众》报社编辑部长,后历任鲁中前线记者团团长,新华社鲁中分社记者、主编等职。1946年1月任济南军调部记者团团长。是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有名的文化人“三波”之一。另二位是中国的戏剧家马少波和作家曲波。 解放战争期间,吕尹波长期兼任张鼎丞司令员的政治秘书。后历任中共华东局农村工作委员会组长、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中共龙岩地委书记、中组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审干办公室副主任、中组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1957年开展整风,到1959年连续开展所谓“反右倾”、“反地方主义”、“插红旗、拔白旗”等一系列斗争,都错误地处分一部分党员、干部。1962年前后,中共中央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50年代末期发生的错误处理进行甄别平反工作,吕尹波按照党的政策甄别了一批冤假错案,挽救了一大批党的干部。“文化大革命”中,于1967年5月2日,被迫害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昭雪。 重点事件一、平西县党组织发起人之一1939年2月,中共胶东区党委从蓬(莱)、黄(县)迁至平(度)、招(远)、莱(阳)、掖(县)四县边界的莱阳张格庄,以大泽山为依托,创建抗日根据地,并派李砚农率王溪、余超等10余名干部,充实平度工委的力量。 同年4月,区党委召开各县工委和县委书记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总结地方工作时,对平度党组织发展迟缓进行了批评,要求加快党组织发展步伐。会后,平度工委在六区、五区、二区、一区发展党员22名,成立了平度县第一个分区委——五区分区委,王战平任书记,刘维之、吕尹波分任组织、宣传委员。 二、检查春耕生产、加强春耕生产的领导1953年2月下旬到3月中旬,中共福建省委员会农村工作部部长江一真、副部长吕尹波、青年团福建省工作委员会书记王敬群等率领八十多个干部分别到各专区,检查春耕生产或传达省委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并帮助解决春耕生产及其他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三、任中共龙岩地委第二书记1953年5月到1954年2月间,吕尹波任中共龙岩地委第二书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