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楼街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楼街村位于峨口镇镇区,全村238户780人,耕地面积673亩。该村是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之一,结对企业为大红才铁矿,帮扶单位为县民政局。 一、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根据本村人多地少、劳力有余的实际,结合峨口镇常住人口3万余人,肉、蛋需求量市场较大的情况,提出了“农业稳村、养殖业富民”的发展经济战略。先后投资90万元,建起了肉、蛋鸡规模养殖场2个,鸡存栏数30000只;投资25万元,建起了小型养猪场15个,年出栏生猪500头,达到了户均2头猪,人均40只鸡,仅养殖业一项全村可增加收入128万元。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23万元,人均纯收入2722元。 二、村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楼街村在结对企业大红才铁矿和帮扶单位民政局的支持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是投资40万元,对全村的大街小巷进行硬化;二是组建环卫队,实现村庄净化、亮化;三是投资100万元,新建客运汽车站;四是修复村文化室并配备了活动器材;五是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率达到90%以上;六是投资3万元,为学校配备10台电脑。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计划采取集中规划,统一建设,分户饲养的办法。投资200万元,建一个占地50亩、养殖万头猪的养猪场,解决100余个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养猪场建成后全村人均收入可达到4000元;二是投资50万元,新建一个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健身广场.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1亩全部是旱地,人均耕地2.8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荞子等作物;拥有林地2560亩,水面面积76亩,其他面积1276亩。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8.3%。该村目前正在计划大力发展洋芋、荞子特色产业,。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电。全村有50户通自来水,有6户饮用井水,有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5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6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户(分别占总数的44%和4%)。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 该村到2007年底,全村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29.15%;畜牧业收入10.3万元,占总收入的29.9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3头,肉牛13头,肉羊38头);林业收入0.3万元,占总收入的0.8%;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3.96%;工资性收入0.3万元,占总收入的0.99%。农民人均纯收入7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3.65%),在省内务工4人。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0户,共乡村人口219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01人。其中农业人口219人,劳动力137人。该村全部为汉族,总人口数为219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95.89 %;享受低保3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北河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联合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9人,其中小学生20人,中学生9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21亩。已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7人,其中男党员7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交通不便,农副产品出售困难。 2、科技、教育、文化落后,种植业、养殖业科技含量不高。 3、群众看病难,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优质马铃薯400亩,养猪240头、牛20头、羊50只。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98元以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