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林村 |
释义 |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六河乡龙林村,地处六河乡东南边。东邻杨万乡,东邻杨万乡,南邻八布乡,西邻六河村,北邻铁厂乡。辖龙寿、光浪等27个村民小组。另有同名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龙场镇龙林村,地处龙场镇边,距离龙场镇政府所在地10 公里,到龙场镇道路为土 路,交通方便,距宣威市33 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 1、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六河乡龙林村龙林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六河乡,地处六河乡东南边,距六河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六河乡道路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县86公里。东邻杨万乡,东邻杨万乡,南邻八布乡,西邻六河村,北邻铁厂乡。辖龙寿、光浪等2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29户,有乡村人口4012人,其中农业人口3982 人,劳动力26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17人。 全村国土面积33.75平方公里,海拔720.00米,年平均气温20.50 ℃,年降水量1,306.80 毫米,适合种植 大豆、甘蔗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321.00亩,人均耕地0 .8亩,林地2,329.00亩。 2、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龙场镇龙林村该村隶属宣威市龙场镇,地处龙场镇边,距离龙场镇政府所在地10 公里,到龙场镇道路为土 路,交通方便,距宣威市33 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943 户,有乡村人口6922 人,其中农业人口6905 人,劳动力412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16 人。全村国土面积 26.678平方公里,海拔 2030米,年平均气温12.7 ℃,年降水量 9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稻谷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2876 亩,人均耕地1.86 亩,林地22331.8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2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5.99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劳为主。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宣威市龙场镇,地处龙场镇边,距离龙场镇政府所在地10 公里, 到龙场镇道路为土 路,交通方便,距宣威市33 公里。东邻 ,南邻 ,西邻 ,北邻 。辖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943 户,有乡村人口6922 人,其中农业人口6905 人,劳动力412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16 人。全村国土面积 26.678平方公里,海拔 2030米,年平均气温12.7 ℃,年降水量 9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稻谷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2876 亩,人均耕地1.86 亩,林地22331.8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2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5.99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劳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876 亩(其中:田1245.7 亩,地 11630.3亩),人均耕地1.86 亩,主要种植 玉米、稻谷、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22331.8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亩 ,人均经济林果地 亩,主要种植板溧、花椒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18.4 亩,其中养殖面积 亩;草地 亩;荒山荒地 1521.7亩,其他面积 31691.1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 、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893 户通自来水,有57 户饮用井水,有 5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9.05 %)。有1935 户通电,有1549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36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23 %、79.43 %和22.3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2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836户(分别占总数的52.35 %和42.87%)。该村到龙场镇道路为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公里,建有集贸市场 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20 辆,拖 拉机 辆,摩托车50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15 亩,有效灌溉率为1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2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0 亩。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3 户。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65.15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4.7万元,占总收入的30.14 %;畜牧业收入 923.73万元,占总收入的 25.2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441头,肉牛46头,肉羊170 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0%;林业收入 12.41万元,占总收入的 0.33%;第二、三产业收入1488.81万元,占总收入的40.62%;工资性收入105万元,占总收入的2.86 %。 农民人均纯收入2195.99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9.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862人(占劳动力的26.74 %),在省内务工1652人,到省外务工210 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业、养殖业、煤炭产业等,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 主产业全 村销售总收入 433.4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11.8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以生猪、马铃薯、煤炭为主的主导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拥有企业8 个。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3 所,校舍建筑面积 3710平方米,拥有教师 31人,在校学生人,距离镇中学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48 人 ,其中小学生733 人,中学生415 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村间道路多数自然村未硬化建设,产业结构单一,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建设村间道路,提高以马铃薯、玉米、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的高产标准化种、养殖水平;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发展养殖业,其中发展猪9637头、牛47 头、羊 175只;规范发展煤炭产业;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445 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195.99元增加到3561.40 元。 云南省楚雄大姚县金碧镇龙林村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大姚县金碧镇,地处金碧镇西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3公里。东邻黄海屯,南邻里长堡,西邻新西街,北邻黄海屯。辖大坝、哨冲、山肢底一、二、王家洼、下梅厂、波朋桥、鲁村、何家咀、葛邢沙、吴李汤、陆家、西梨罗、永丰湾、高家屯、黎家屯、龙林村、马家山村等3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558户,有乡村人口6346人,其中农业人口6219人,劳动力39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47人。 全村国土面积25.16平方公里,海拔1,860.00米,年平均气温15.80 ℃,年降水量790.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蚕豆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724.00亩,人均耕地0.6 亩,林地24,360.80 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7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724.00亩(其中:田2,714.00 亩,地1,010.00亩),人均耕地0.59亩,主要种植粮食 等作物;拥有林地24,360.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378.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8 亩,主要种植板栗、核桃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2,224.00亩,其中养殖面积2,224.00亩;荒山荒地3,190.20 亩,其他面积4,246.20 亩。无矿产等资源。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是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571户通自来水,有5户饮用井水,有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3%)。有1571户通电,有1104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7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0.27%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1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28 户(分别占总数的58.18%和39.97%)。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6辆,拖拉机 4辆,摩托车31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32.00 亩,有效灌溉率为67.9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25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5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9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00户;建有小水窖20口;全村有1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没有通路灯。有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5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129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7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12万元,占总收入32.54%;畜牧业收入792.6万元,占总收入的33.7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037头,肉牛548头,肉羊360头);渔业收入 25.7万元,占总收入的1.13%;林业收入182.6万元,占总收入的8.1%;第二、三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2.2%;工资性收入549.00万元,占总收入的24.37%。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2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30人(占劳动力的23.8%),在省内务工835人,到省外务工95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