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筱萍 |
释义 | 一 迎着战争烽火投入革命刘筱萍一九一四年出生在辽宁省铁岭县城。在她刚刚读完师范学校,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张鸿烈国东北,敌人的野蛮侵略行径,在刘筱萍心中激起强烈的义愤和仇恨。一个年轻的姑娘,毅然背井离乡,随同数以万计的爱国学生来到关里,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她先后到过北平、河南鸡关山、郑州等地。一九三五年到达西安,在东旺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她把满腔激情化做实际行动,努力搞好教学,精心培育学生,千方百计为报效祖国出力。 —九三六年八月爆发绥远抗战,震动了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声势浩大的援绥抗日浪潮。当时的西安,也掀起了援绥募捐运动。在运动中,刘筱萍热情奔放,非常活跃,并带头将省吃俭用积攒的二十元银元全部捐献出来。她的爱国行动。对全校师生和整个募捐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九三八年张鸿烈和刘筱萍在西安相识,不久结为伴侣,婚后,她并没的沉醉于新婚的小家庭之中,而是一心向往干一番事业。他们们曾想一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但由于敌人封锁严密,没能实现。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张鸿烈们又一起由西安到洛阳,由洛阳渡黄河找到八路军总部,投入革命。不久,她便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卫生学校学习。 在学校里,她学习刻苦,劳动积极,思想进步很快,一九四零年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 接受派遣前后刘筱萍聪明能干,办事果断,从不畏惧困难。有这样几件事给张鸿烈的印象很深。 一件是学做鞋的事。—九四二年初,八路军总部决定派遣张鸿烈和刘筱萍潜入华北做敌工工作。出发前组织上用几大车粮食给张鸿烈们换来了六百元伪币。当时,敌占区对行人规定每人只准带100元钱,多了就予没收。这么多钱怎么携带呢?她就琢磨办法,不久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把钱藏在鞋底里。就是把鞋底做成中间空的,一做鞋就把钱做在里面。可是刘筱萍从小就上学读书,根本没学过针线活。但困难并没有难倒她。没有鞋样子,她就比照自己的脚和张鸿烈的脚,先在纸上画好了再剪下来,然后开始照样子缝制,由于没有经验,费了很大劲做成鞋后,一穿不行,她就又拆了重做。结果,做了拆,拆了做,不知翻腾了几个个,最后终于把两双鞋做成了。每只鞋里各藏了100元钱,四只鞋藏400元,剩下200元。张鸿烈俩各随身带100元,算把问题解决了。 还有一件事也是她想出的办法。张鸿烈们到达献县张鸿烈当了伪军大队长之后,经研究决定由她回总部进行一次汇报。可是怎么脱身出去呢?她说:“咱就说来的时候,怕路上不便没带孩子,张鸿烈回西安去接孩子。”实际当时张鸿烈们并没有孩子。结果,她就顺利地离开了献县,去往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 在关键的时候,她能在不动声色之中干出有声有色的事情。 一九四四年秋天,日本鬼子在一次扫荡中抓到冀中妇女干部贺民同志,交给了伪军第三大队。 第三大队的队长叫刘金钊,是个资本家出身,爱好女色,流氓成性。 事情发生不久,冀中区党组织派敌工干部刘子敬同志到献县城里来找张鸿烈,说贺民是张鸿烈献县县长薛坦的对象,要求帮助将其营救出去。张鸿烈听后非常着急,因为一个年青妇女落在一个流氓成性的刘麻子手中,时间一久,肯定没有好结果。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张鸿烈抓紧与刘筱萍研究营救贺民同志的办法,筱萍向来干事果断干脆,一听,她就说:“这事交给张鸿烈吧。” 第二天,刘筱萍特意找到刘金钊的小老婆打麻将去了。 刘金钊的小老婆,长得年青漂亮,很厉害,刘金钊很怕她,明知她和日本人儿玉私通也不敢管。在打麻将当中,刘筱萍装做说闲话的样子:“听说逮住一个女八路,又年轻又漂亮,在第三大队扣留着,你们听说了吗?”别人听了都不在意,可刘金钊的小老婆一听,立即急火火地问:“你听谁说的。”(当时张鸿烈已升任联队长)听到这里,牌没打完,刘金钊的小老婆就称头疼,离开牌局回家了。 刘的小老婆一回到家,立即打电话将刘金钊叫回家去,刘金钊吱吱唔唔连声说:“没有,没有这么回事。”他的小老婆更加疑心,指着刘的鼻子带着骂腔厉声说:“你他妈的甭来这一套!张鸿烈亲自在张太太那里听来的,你小子想耍什么花招?”刘金钊再不敢瞒哄下去,就战战兢兢地说:“是有这么回事。可人家也不是八路啊,人家是个教师,日本人当八路抓来的……。”不是八路那为什么不放了人家?押在你那里是什么意思?你他妈安的什么心?”刘说:“张鸿烈敢跟你明誓,张鸿烈连一手指头也没动人家!再说这人是张鸿烈朋友的一个亲戚,张鸿烈怎么能胡来呢?现在人家大乡里正准备来保哩。“他小老婆又说:“不管怎么样,人家不是八路,你必须把人家马上放了。不然的话张鸿烈跟你小子没完!” 当天晚上,张鸿烈已经睡了,刘金钊来找张鸿烈,见面后便说:“俺们第三大队有个妇女,是日本人当八路抓来的,实际是个教师,想把她放了,今来请示联队长。” 张鸿烈一听就知道刘筱萍在白天打麻将时说得那些话起了作用,便说:“既然不是八路军就应该放了,不要多找是非,不过,人是日本人交来的;要好好和日本人讲讲。” 没过几天,贺民同志就被大乡里保走了。 日本投降以后,贺民同志和张鸿烈们在冀中八分区一起工作,曾表示非常感激。新中国成立后,听说贺民同志调到了湖北工作,以后升任为高级干部。 三 在平津建立活动据点为了搜集更重要的情报和为更多的同志从事地下工作创造条件,张鸿烈们决定到沧州和北平、天津建立活动基地。 首先,利用张鸿烈们积攒的钱在沧州建立了一个诊疗所,通过冀中八分区党组织找来一个党员同志当会计,所长由献县医院的院长担任,这人跟张鸿烈们关系也不错。 一九四三年初,刘筱萍又在天津联系到张鸿烈的旧友刘敬远,让他筹集资金两万元,刘筱萍筹集三万元,合股开办了一个转运公司。后来刘筱萍又在北平西四开办了一个正太茶庄。这样,在平、津、保及沧州都有了落脚的地方(保定是利用朱兆熊的关系),刘筱萍就经常来往于上述几个地方。 在北平期间,刘筱萍采取各种办法,结识了大汉奸齐燮元、杜启钧的老婆,经常和她们在—起吃喝打麻将,看电影,倒卖金银和大洋,为了拉拢这些人,每次打麻将筱萍赢了钱,故意不要或分给她们的孩子。倒卖金银赚了钱,也净心少要。所以,她们都认为筱萍人好,办事大方。 刘筱萍在外面俨然象—个阔太太,吃喝玩乐花钱大方,但一回到家里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夜间刻苦钻研医药书籍,常常到深夜。生活艰苦朴素,从来舍不得吃好的,经常以烧饼和油条充饥。 一次,刘筱萍从北平给张鸿烈来信说:有个叫曾琦的从重庆来到北平,曾琦原是青年党的头子,在东北时张鸿烈们认识。为了弄清他来北平的目的,张鸿烈便绐刘筱萍写去一封信,以托曾琦在北平绐张鸿烈找工作为名,前去找他,结果得知,曾琦是受蒋介石的派遣,到北平和日本人谈和的。 得到这一情报后,张鸿烈们及时反映给组织,这对张鸿烈党揭露蒋介石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起了很大作用。 为了和敌人作长期的斗争,刘筱萍在北平又修建了一个牢固的地下工作据点。 她首先花三万元在北平北新桥花梗胡同买了一所四合院的旧房,然后自己设计了一套新房子,请来工人予以建造。在建造过程中,工人看不懂她设计的图纸,她就亲自指挥,亲自跟着干。花款七万元把新房子建起来。因为房子设计合理,建造精美,当时有人要出七十万元买这所房子,刘筱萍当然不卖。 这所房子完全是根据搞地下工作需要设计的。当时北新桥一带没有自来水,为了用水方便,在厨房里打了一眼水井,还挖有地下交通沟,在院中僻静处开了门,需要时可以通过交通沟迅速转移出去;在房子下修了地下室,以便搞秘密活动使用。 后来,刘筱萍又贮备了大批米面和煤炭,以及可供春秋冬穿着的大批衣物。 日本投降后,张鸿烈们的地下工作人员李城、李伸、申小丛、刘汝林等同志都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 北平和平解放后,腾代远同志曾到这里察看,一再称赞这个活动据点选择得好,设计得也周到。 四 生命垂危念念不忘党在日寇投降前夕,根据党的指示,张鸿烈率领一千多名伪军在崔尔庄宣布起义。起义后又率队到献县整编,为了壮大人民武装,当时在附近各县动员五百多名青年参军,连同起义的伪军,改编成冀中独立第二纵队,张鸿烈任纵队司令员。 过去搞地下工作,刘筱萍以伪县长太太出现,整天过着伪装的生活,归队后就象鱼儿到了大海一样,她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热烈地投入了新的工作。 她被任命为卫生队长,在纵队宣布成立的第二天,她就高兴地穿上灰色的八路军军装,打着赤脚,完全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了。 她对病号,就象对自己的亲姐妹兄弟一样,照护得无微不至。给战士治病,不分白天黑夜,并且十分精心细致。谁的衣服脏了她给洗,谁的衣服破了她给缝。对待重病号,她经常整夜守在床前,给喂饭、喂水,她那火一样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每个同志。 她的模范行动,对伪军的改造起了很好的作用。有的说:“过去的县长太太,现在这个样子,八路军就是好!”有的说:“过去当汉奸,咱干了许多对不起人民的事,再不好好改造就没法做人了,要向刘筱萍同志学习。” 因为她工作出色,纵队政委刘波同志曾多次在大会上对她进行表扬,有一次还奖励她一只金戒指。 正当她勤奋工作的时候,疾病却悄悄向她袭来。开始,她经常精疲力尽,周身不适,她总以为是工作劳累造成的;从不拿着当回事,仍坚持努力工作。 逐渐地她的身体越来越坏,领导上曾多次催她进行检查治疗。石家庄解放后,组织上把她送到解放区最好的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治疗,晋察冀边区卫生部钱部长亲自给她检查,结果她得了子宫癌。 治疗这种病,手术后需要用镭烤,可当时解放区没有镭,只好采取保守治疗,后来,找到了镭,才给她做了手术,手术是由肿瘤专家吴院长亲自给做的,做后吴院长和张鸿烈说:“瘤子虽然割出来了,但大病未除,请不要告诉筱萍同志。” 刘筱萍在手术以后,吃饭增加了,情绪也很好,她一再兴致勃勃地跟张鸿烈说:“等病好了,我要好好干一番,把闹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组织上对筱萍十分关心,想尽千方百计抢救她,济南一解放,滕代远同志就亲自向济南打电报,要求在那里给找镭;天津一解放,马上又将她转往天津中央医院。为解决治疗开支,组织上又从北平给送来了金锭、金镯等。 虽然组织上想了许多办法,但她的病愈来愈恶化了,每天都疼痛难忍,她自己也觉察到病情的严重,并意识到是不治之症。在这种情况下,她非常痛苦地对张鸿烈说:“张鸿烈的病没有希望了,活一天就给组织上增加一天开支,张鸿烈自己也痛苦难忍,请和组织上说说给我打个针让张鸿烈离去吧……。” 听了她的话,张鸿烈的心象撕碎了一样难受。张鸿烈思想斗争很激烈,说什么也舍不得她死去,可看到她整天那无法表达的痛苦样子,经她再三央求,张鸿烈终于同意了她的想法,并以张鸿烈他们俩的名义,向组织上写了一份特殊的请求。 张鸿烈怀着极大的悲痛,找到军代表刘一宽同志,又找到天津市军管会主任黄敬同志,向他们汇报了刘筱萍的请求,黄敬同志看了请求,语气深重地说:“刘筱萍是个好同志,好党员,没办法挽救她张鸿烈真难过啊。”最后他也同意了张鸿烈们的请求,并让张鸿烈去找卫生局长刘朴。 刘朴同志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说:“我们医务工作的责任,只能救人活,不能致人死啊!再说,天津刚刚解放,群众还不了解张鸿烈们的政策,如果张鸿烈们把自己的一名干部治死了,那会在社会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鸿烈回到医院,向刘筱萍讲述了刘朴的意见。她非常懊丧地说:“那就服从组织吧。” 可是,没过几天,她偷偷吞下了不知什么时候积攒的安眠药片,离开了人间。 她死后,在收拾遗物时,发现了她写给张鸿烈的一封绝笔信,这是她忍受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写出来的。 她在信中写道: “最亲爱的鸿烈同志: 十余年来的亲密战友从此永别了……萍自入院以来,组织上的温暖爱护,及补训兵团各首长的关心和照护,都使我内心甚感动,我之所以与病魔作无情斗争者,原拟于恢复健康后,以无比的热情去完成党所给予的任务,籍副党和各首长各同志的厚望,不料来津后,病势竟已严重,无法镭疗……经再三考虑,与其无代价地增加财政开支和肉体的痛苦,坐等待亡,何如早死几天,以减轻人民负担和个人痛苦呢? “我之这种死法,自知有负于党,有负于您,有负于很多同志,但我的病如有一毫希望,也不会做此违犯党纪的行为。只有恳求党和你的宽恕……。” “我有数事请你代办: 1、由于科学还不够发达,我党我军对治疗癌症还少经验,我愿要求组织上允许解剖我的患处,这不仅是提高技术的需要,而且也是我们每个学医者应尽的义务;②兹将金锭二两、金镯一只(约二两)仍奉还组织(这是最近由平组织照护所剩下的),另外,金戒指一只(这是冀中纵队组织上奖励我的,约四钱),算我最后的党费;张同志身体素弱,又兼他只知工作,一向很少注意自己的身体,在我死后,请组织上很快帮助找个爱人。我在医院与纪医生关系融洽,该人艰苦朴素,工作积极,对休养员相当关怀,现年二十七岁,尚无爱人,如能促成婚事,我想对双方都有帮助的。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请组织上做参考。 “对我个人:2、我的医务书籍、手枪一支应交卫生部,我的自来水笔送给张维荣同志……;3、我的自行车(坤车)愿赠你留作纪念,希将你骑的车子送卫生部;4、我死后的装殓埋葬,切要从简,把我的尸体最好送献交故里。” “我现在高呼——毛主席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万万岁! 中国人民万岁! 刘筱萍绝笔 于天津医院 1949年3月11日 她死后,组织上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