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愿庵
释义

刘愿庵(1895~1930)原名孝友,字坚予。陕西咸阳天阁村(今属咸阳市秦都区)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随父到江西,入南昌大同中学堂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

人学习

自动弃学,只身赴南京参加学生军。次年学生军解散,刘溯江而上,到四川嘉定 (今乐山) ,在电报局找了一份勘测长途电话线路的差事。1919年到万县,在驻军卢锡卿部任参谋,不久又转入川军杨春芳部任秘书。1922年秋,杨春芳委任刘为丰都县知事。上任后,他清理冤狱,释放无辜;体恤民情,废除苛捐杂税;对欺压民众的团总、贪官,该撤的撤,该罚的罚,深受丰都民众爱戴,却遭到豪绅和驻军嫉恨,没过多久即被杨春芳下令革职。刘被迫离开丰都,丰都民众自愿捐款,为他建造了德政碑。

1922年冬,刘到成都在西南公学任国文教员。1923年初,他参加了恽代英在成都建立的学行励进会。 不久, 与恽代英一起又创建蓉社,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立志“以谋求中国人民及全世界被压迫者的解放为终身事业”。1924年到宜宾,先在川南师范学院教书,后在川军刘文辉第九师司令部任咨议官兼《叙州日报》总编辑。期间,与郑佑之等在宜宾建立读书会、 通俗讲习所, 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川南,刘被推为叙州“五卅”惨案外交后援会负责人之一,领导民众开展反帝爱国和声援上海工人的斗争。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到成都,召集成都的14名共青团员开会,成立隶属于团中央领导的共青团成都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不久,刘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奉中共重庆地方执委会指示筹建中共成都特别支部, 特支成立后任书记。1926年5月出任四川省议会秘书长;在中共组织内改任成都特支宣传干事。当时,以军阀为靠山的四川国民党右派,向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党左派发起猖狂进攻,刘以国民党左派身份,同国民党右派以及国家主义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同年11月25日,他赴重庆出席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后,被中共重庆地方执委会派往合川陈书农部做兵运工作,任师政治部宣传科中校科长兼军官教育团政治教官,配合刘伯承等领导的泸(州)顺(庆)起义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成都的国民党右派明令军警逮捕刘等共产党员。在极端危险的局势下,他接任中共成都特支书记,继续领导成都革命力量同国民党新军阀作斗争。 8月12日,中共四川省临时委员会在重庆建立,刘被任命为省临委妇委秘书长。9月7日,刘由成都赴重庆,出席10日至12日召开的省临委扩大会议,在会上被选为省临委委员、常委,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民校委员会书记。1928年1月中共四川省临时委员会改组, 刘仍为常委,任宣传科主任、教育宣传委员会书记, 并与傅烈、贺学礼组成破坏反革命军队委员会。2月,改组后的中共四川省临委在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四川省委。刘出席了大会, 被选为省委委员、常委,还被推选为出席中共六大的代表。3月,省委书记傅烈被捕, 刘代理省委书记,领导全川人民的革命斗争。4月下旬,刘离川赴沪,向中共中央汇报四川工作; 6月,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共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刘离川期间

1928年10月初,中共和共青团四川省委遭到国民党新军阀破坏。10月13日他回到重庆, 四处奔波寻找原省委委员和共青团负责人,商讨召开紧急会议恢复党团省委事宜。11月,部分原省委委员已在成都建立中共四川省临委的消息传到重庆,他马上放弃了在重庆建立党的领导机关的计划,并即刻由渝抵蓉,于12月18日向临时省委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大的各项决议。这次会上,刘被选为省临委委员、常委、宣传鼓动部主任兼党报编辑委员会和教育训练委员会书记。 1929年4月初,省临委领导成员调整分工, 刘任秘书长、党报委员会书记。4月下旬,省临委再次调整领导成员分工, 刘任宣传部部长。6月,省临委在成都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四川省委, 刘被选为常委、书记。8月20日,随省委机关由成都迁往重庆。这期间,他为恢复和整顿中共在四川的各级地方组织做了大量工作。

1930年5月5日上午,刘在重庆浩池街39号裕发祥酱园的楼上主持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议。因内奸告密,会议开始不久,军警即包围了酱园,刘等不幸被捕。军阀刘湘曾以“厅长”、“院长”等高官厚禄“劝”诱刘退出共产党,均被他严词拒绝。

三天后,即5月8日,刘等被杀害。

刘愿庵:用生命追求真理

刘愿庵,1895年生,陕西咸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弃学奔赴南京,拥护孙中山。参加学生军,声讨袁世凯,后一度在川军任职。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刘愿庵被推举为叙州五卅惨案后援会负责人之一,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任中共重庆地方执委会委员兼中共成都特别支部书记。

1928年4月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代书记。同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党的六大,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1929年4月,他发动和领导了万源固军坝起义,在川东地区树起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同年6月,领导了邝继勋、罗世文等发动川军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的遂(宁)蓬(溪)起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后,刘愿庵任省委书记。

1930年5月5日,由于叛徒出卖,刘愿庵被捕。5月7日英勇就义,时年35岁。

刘愿庵的砚台

刘愿庵,1923年在成都参加恽代英组织的“学行励进会”,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入党,先后担任中共成都特支书记、省委宣传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书记等职,为发展四川的党组织,发动工农运动,组织武装斗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1928年5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30年5月5日在重庆被捕。

四川军阀刘湘,早知刘愿庵才华横溢,在我党身居要职。刘愿庵被捕后,刘湘亲自游说并动用了刘愿庵的早年朋友和亲戚,劝他脱离共产党,并许以高官厚禄,但都遭到拒绝。 5月6日,二十一军军事法庭开庭。在法庭上,刘愿庵慷慨陈辞:“我信仰马列主义。……至于生死之事,我早已置之度外,决没有什么退出共产党可言!”

在经过了法庭斗争后,刘愿庵知道,敌人将会置自己于死地。在狱中,他秘密给妻子写下了遗书。 1930年5月7日,刘愿庵和他的战友邹进贤、程攸生一起,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走向刑场。

其他

这方砚台,长17.5厘米,宽13.2厘米,最高处3厘米。

刘愿庵用这方砚台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工作笔记及革命斗争经验,传播革命道理。

这方砚台,是刘愿庵烈士的侄女捐赠省博,作为永久纪念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