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有智 |
释义 | 刘有智,男,1958年生,1982年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毕业留校,1988年在太原机械学院工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超重力化工过程强化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北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新世纪学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入选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工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省城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现代化工》学术期刊理事,《火炸药学报》、《煤化工》等学术期刊编委,山西省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山西省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醇醚清洁燃料行业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刘有智教授从事教学科研近30年,致力于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超重力环境下多相流反应与传递性能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无机膜制备与应用研究和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特别是在超重力化工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针对化工行业存在的高能耗、重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以清洁化、高效率、低投资、低成本、资源回收为目标,从化工基础研究出发,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创新完成了高选择性脱硫、硝烟净化、脱硫除尘、尾气产品除尘、溶剂回收等具有行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超重力化工技术;首次提出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耦合机制,将超重力强化气-液传质过程拓展至强化液-液过程,系统研究了其微观混合特性,确定了旋转填料内径与撞击面的“耦合”结构参数,丰富了超重力过程强化理论,并将IS-RPB机制应用在液-液反应、液-液萃取、液膜制备等液-液接触混合过程。在化工、化肥、焦化、火炸药等行业的20多个企业应用推广,形成了代表性的超重力技术的净化与回收工艺和工程示范。视处理规模和工业气体的性质等差异,主体设备体积缩小为常规气体净化设备的1/20至1/50,气体净化程度提高10%~30%,运行成本减少1/4~1/3。达到了大幅度减小设备尺寸、简化工艺流程、减少装置数目,使布局更加紧凑合理,节省投资、降低能耗、资源化回收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符合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在工业气体净化、含污染物尾气治理及资源回收等方面取还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对工业气体的净化与回收实现节能减排和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三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30篇被SCI 、EI等收录;申报国家专利25项,已授权15项;出版了《超重力化工过程与技术》专著(总装备部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国防工业出版社);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多人,大多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届“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第二届道德模范”务实创新十大人物奖和“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