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培恩 |
释义 | 个人简介刘培恩(景州刘),斋号舍我居,男,1960年10月29日出生。汉族, 祖籍河北省景县 ,大学文化。著名摄影家,书法家,《北京全景图》创拍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海淀艺术联合会理事、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秘书,现为舒同书法研究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触摄影并进行创作,近二十年来积累素材片十多万幅,多次参加国内和军队摄影大赛和摄影展览,有百余幅作品获奖,上千幅摄影作品先后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全军政工网》、《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中关村》、《中华儿女》、《华人世界》、《解放军生活》、《中国园林》等报刊网络媒体上发表,有数十幅摄影作品被收入《新北京》、《北京古代建筑精粹》、《爱北京照北京》、《人文北京》等大型摄影画册。2009年在北京摄影器材城“纪念摄影沙龙百期庆典”活动中被授予“杰出人才奖”,2010年被北京第七届环保摄影大赛组委会授予“特殊贡献奖。” 个人作品2006年他创拍的全景长卷《北京全景图》,长14米,宽1.20米,是北京摄影史上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空间拍摄的最大整幅实景照片,是北京建城3000年、建都800年、历史上第一张北京全景影像记录图。该作品纵深长、跨度大、内涵广、信息量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资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整幅作品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耳目一新。作品一问世便引起各媒体关注并纷纷报道,在摄影界和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刘培恩已将该作品无偿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市档案馆等收藏。 多年来,刘培恩一直把镜头瞄向北京城市风光的大场景,创作了大量反映北京现代化建设、绿化美化、环境保护、京城夜色的作品,他用手中相机以接片拍摄形式创作了数十幅全景长卷摄影作品。《昆明湖畔看北京》、《颐和园之晨》两幅大型长卷摄影作品立意独特,手法独到得到北京奥组委的钦定,不仅用于奥运大厦的装饰,还被确定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新北京、新奥运”宣传图片之一 ,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全国巡展”中得到很好反响。多幅作品分别被收入2006卷、2007卷、2008卷、2009卷、2010卷、2011卷《中国摄影艺术年鉴》大型摄影画册,多幅作品被作为《第29届奥运会总结报告》配图使用。《湖光山色》、《颐和园之晨》、《银泰中心鸟瞰京城》、《古都晨曦》、《俯瞰京城》、《秋染西山》、《雪映京城》、《姹紫嫣红》、《西山晴雪》、《雄关峻岭》和《360度看奥运村》等长卷摄影作品详尽记录了北京的发展变化,从不同拍摄角度展现了北京的壮丽景色。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先后三次以《镜头里的北京》、《城市的侧影》、《北京广角》为专题,分别用40分钟时间介绍其摄影经历及艺术成就。 个人访谈国家图书馆陈力馆长在捐赠仪式上激动地说:“《北京全景图》是北京摄影史上最长的单幅实景照片,整幅作品气势恢宏,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摄影作品。国家图书馆这次入藏的《北京全景图》成功地将北京的瞬间定格于摄影画面,为国家图书馆的珍品库和广大读者增添了一份难得的新北京全景式历史画卷。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照片的瞬间定格,反映记录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真实,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财富……”。 北京大学图书馆戴龙基馆长在捐赠仪式上说:“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接受刘培恩先生的《北京全景图》的捐赠,北大图书馆有收藏北京历史、地理这样一个重要的传统。我们图书馆前几天刚建立一个关于北京历史、地理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收集了很多北京有文献记载以来有关北京历史、地理的图。那么现在看来,所有图里面,最金碧辉煌的、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数这张《北京全景图》了,我们相信这张图,对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也许是军人的缘故,刘培恩的摄影也颇有点儿军事味道。“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是他遵循的原则。他说在摄影器材上不能和专业人士比,要量力而行;在摄影对象上不要好高骛远,要充分发掘、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他生活工作在北京西山脚下,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以“三山五园”和香山红叶而闻名。刘培恩从决定搞摄影那天起就立志拍西山,拍出个性、拍出特点、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对有些摄影人所持的西山已没得出新、出彩的观点,刘培恩却不敢苟同,他认为同样的景点也能出彩,关键是找到新点位,照样能捕捉到精彩的瞬间。 桥和塔是西山景区“三山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刘培恩摄影创作之初锁定的目标。怎样才能拍好,让他费尽了心机。自2001年起,刘培恩一有时间就跑到颐和园和香山,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观察每一座桥,每一座塔,他终于发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光线的照射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时间的“守候”,《夕照古桥》、《古塔晨曦》等佳作频出。 近年来,刘培恩把镜头瞄向北京城市风光的大场景,利用普通器材以接片拍摄形式,创作了大量反映北京现代化建设、绿化美化、环境保护、京城夜色的作品,每张都是大气磅礴,在视觉上有很强冲击力。我发现,刘培恩拍市区以300年皇家园林颐和园全景做前景,北京城尽收眼底;拍西山红叶、西山晴雪景色选中关村CBD大楼做制高点,气势恢弘;拍长城风光,蜿蜒就是几十里,蔚为壮观。 《昆明湖畔看北京》是刘培恩于2005年9月17日下午拍摄的。时值中法文化交流年闭幕,为迎接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到来,颐和园破例净园。此时,正是北京天高云淡的秋日,暖阳西照,昆明湖水清阔静。闭幕的当天,刘培恩早早地吃过午饭后就直奔北京西山,于同一点位、同一时间拍了七八组,最后用14张单幅拼接而成。这幅长卷摄影作品,刘培恩将已有3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皇家园林的全貌作前景,用长焦镜头特殊的压缩效果将数十公里以外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湛蓝的昆明湖面犹如一面镜子,连同湖畔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楼群形成作品的主体,山与水、楼与亭、桥与阁在画面中交相辉映,古老与现代的对比,渗透着北京厚实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人与山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展现出新北京美丽动人的景色。此片已被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确定为2008年“新北京 新奥运”形象宣传片之一。 《颐和园之晨》是刘培恩于2006年11月11日创作的又一幅大型全景长卷摄影作品。为了拍摄这幅作品,刘培恩采取竖构图以180度超视角转拍,用20张单幅拼接而成。他将具有300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凝聚于一张作品,气度非凡,意境深刻,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画面上下连动、左右互应、虚实相托、天地水合一。对岸晨雾飘烟,幽静自然,湖水宽廓清澈,似玉镜收天。山湖秋色,倒影湖中,如入人间仙境。万寿山巍立,佛香阁雄居,器宇轩昂,凌驾群伦。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彩带,萦绕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涵虚堂鼎立湖中,似海上仙山,湖、山、岛、堤浑然一体。此作品问世不久就又被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定为2008年“新北京 新奥运”形象宣传片之一,悬挂于奥运大厦相关会议室和奥组委主要领导的办公室。作为摄影人,刘培恩在摄影界已属凤毛麟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