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光恒
释义

奎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刘光恒(1937~ )江苏铜山人。新疆奎屯市图书馆馆长,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奎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奎屯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画印研究院副院长。作品曾在区内外和一些全国性的书法大展大赛中展出、获奖。1987年组品入选中原书法大赛获三等奖,1989年作品入选新疆首届临书临印大展获二等奖,1990年作品入选香港中国艺术大展,作品编入《香港中国艺术大展画册》,1992年作品2幅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1993年作品入选北京2000年奥林匹克第1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获优秀作品奖。作品经常区内外展览并多次获奖。1999年9月应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的邀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当代优秀书画家十人联展”,2002年12月应国际中国文化艺术博览会的邀请赴澳门、泰国进行艺术交流活动。传略和作品收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书法作品选》、《中国硬笔书法鉴赏辞典》、《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广元市和剑阁县政协副主席

刘光恒。四川省广元市和剑阁县政协副主席,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人们称他是农技战线上的“老黄牛”,远近闻名的“种子王”。 1964年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即担任剑阁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挑起了全县农业技术推广的大梁。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水稻、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此后每年都要承担一、二个品试。北上辽宁,南下海南,驻点繁育水稻、玉米杂交原种。他将原种带回剑阁品试,任务相当繁重。剑阁县每年派人去山东省烟台、辽宁省旅大调回30~40万kg烟单14、旅丰1号玉米;从海南调回40万kg汕优1号、汕优63等水稻杂交良种,以保证大田播种需要。为了结束靠从外地调种的历史,他到亲手建设的原种场负责玉米和水稻原种、杂交种的繁育和制种。

刚到原种场,没有助手,没有实验设备,除了等待耕种的几亩土地,9间仓房,2间宿舍,1个大晒坝,就只剩下刘光恒一个人。他白天在土地上忙碌,晚上在油灯下查资料,记载农作日志,既是农民,也是学者;既是场长,也是炊事员,他在这里一干就是5年。试验地由3亩扩大到40亩,刘光恒几乎没有离开原种场半步。连他妻子幸天华生孩子都是在原种场分娩坐月子。他无暇照顾妻儿,便请来母亲帮忙,自己整天泡在试验田里。孩子刚满月,他就将母子俩打发回家了。

秋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刘光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失时机的耕地、播种、浇水、施肥、锄草、试验、收储,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掌握了大量的水稻、玉米杂交种繁殖制种技术资料。他从事杂交玉米良种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开发,已有37年的历史。37年来的潜心研究,苦心劳作,先后繁殖制种并推广了新单1号、中单2号、绵单2号、协玉1号,还选配了剑试1号、剑试2号等优良杂交种,一年又一年把玉米的单产提到更高的水平,一载又一载通过玉米、水稻杂交制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出来。剑阁县种子公司这些年来累计生产1000多万kg“两杂”种子,繁殖300多万kg小麦良种。一颗一粒无不浸透着刘光恒的心血和智慧。他所研制的良种,经四川省农牧厅抽样检测,自交系纯度为99.7%到100%,杂交一代种纯度为99.5%,保证了良种的优良性能。剑阁不仅不再北上南下调种了,他所繁制的玉米和水稻良种还大量向外推销,把一个缺种县变成了响当当的良种外销基地县。1997年,陕西省宁强县试种剑试1号玉米,胜过全国有名的玉米良种中单2号,增产达43%。199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区、朝天区、青川、旺苍、绵阳、南充、巴中和陕西省汉中、安康、宁强等地推广种植剑试1号获得空前成功。

刘光恒并不满足,认为一个人再能干,也只有两只手,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只有唤醒千千万万的农民,才能保证粮食增产增收。刘光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他坚持天天往乡下跑,没有双休日,也没有睛雨天。每年春节只过个正月初一,初二就跑下乡了。他把一颗赤诚的心都放在农业科技事业上,走到哪里就把科技知识传播到哪里,一路路撒播着金色的希望。他还编写有关玉米和水稻制种技术资料多篇,印数万份送到农民手中。不仅如此,他还常年指导全县21个乡(镇)、54个村、397个组,大面积制种水稻4300亩、玉米5800亩、油菜2500亩。普安镇光荣村二组农民王凯斌承包山顶坡地42.5亩,以往全家人起早摸黑苦干一年,收入不足一万元。从1995年起,刘光恒义务作技术指导,帮他家实施一季油菜制种、两季玉米制种新技术,接连4年大增收,年均产值41108元,每年都比以往多收3万多元。 近来,他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筹划创造新的奇迹。他的追求,永无止境。他的眼光,看得更远。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他率先在普安镇丰光村一组租赁撂荒地85亩,租期30年,一次性付租赁费25万元。当年10月间,他重新开垦后,栽上了制种油菜60亩。等油菜种子收割后又试制玉米新品种,将这个地方作为他制种的试验基地。

同时,还育有藏红花、钟铃草、板蓝根、药枣等药材苗。不仅自己致富,而且还要为全县农民提供最新良种。刘光恒为了经营好这块试验基地,又搬到了山上,吃住在一间破瓦房,当起了新型农民。妻子心疼地埋怨他:“成天在外头跑,家都不顾,人累不说,那么大年纪,不知图啥”。学友、朋友纷纷劝他休息算了。他却说:“剑阁是个农业大县,离不开农技,我不图啥,只要老百姓满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0: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