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灵壁
释义

词语解释

词目:灵壁

拼音:líng bì

亦作“ 灵璧 ”。

1.地名。 秦 末 项羽 破 汉 军于此。 唐 为 零壁镇 , 宋 元祐 间改为县, 政和 间又改 零壁 为 灵壁 。 明 清 属 凤阳府 。今称 灵璧县 ,属 安徽省 ,县治在 灵城镇 。《史记·项羽本纪》:“大破 汉 军。 汉 军皆走,相随入 谷 泗 水,杀 汉 卒十馀万人。 汉 卒皆南走山, 楚 又追击至 灵壁 东 睢水 上。”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恰纔 灵壁 之战, 项王 遣使徵 布 会, 布 与 龙且 有隙,称病不赴。”

(2).即灵壁石。 宋 陆游 《吾家旧藏奇石甚富今无复存者独道石一尚置几案间戏作三绝句》之二:“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复还。” 明 袁宏道 《中山观长公雪浪石》诗:“ 峨嵋 积雪裹玄云,坐令灵璧羞季昆。”参见“ 灵壁石 ”。

灵璧县

简介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辖6乡13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18.3万人。

自然资源

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虞姬墓历尽沧桑,几经整修,现已成为环境幽美、声播暇迩的名胜景点。灵璧石名冠古今中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之首。灵璧石奇绝天下,堪称华夏瑰宝,宋代诗人方岩赞为:“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被清代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2007年被国家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钟馗画像传说能驱鬼降魔,灵璧钟馗画承传吴道子之法,并与民间技法相结合,风格独特,自宋至今兴盛不衰,已成为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的瑰宝,饮誉海内外,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经济发展

灵璧是农业大县,盛产小麦、花生、棉花等作物,畜牧养殖业繁盛,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黄牛生产基地、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优质棉茧基地,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省畜禽业生产十强县。矿产资源如大理石、石灰石、磬石等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灵璧工业门类齐全,名、特、优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尤其是造纸、白酒、面粉、肉牛加工、食用油、农用肥、良种棉等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行政区划

·下楼镇 ·尤集镇 ·朱集乡·尹集镇·杨疃镇·朝阳镇·渔沟镇·浍沟镇·大路乡·高楼镇·大庙乡·冯庙镇·禅堂乡·灵城镇·虞姬乡·韦集镇·向阳乡·黄湾镇·娄庄镇·经济开发区

灵壁钟馗文化

向有“天下奇石第一”称誉的安徽省灵壁县,地处淮北偏东南的淮河流域。历史上长期受水旱蝗灾袭扰。旧《灵壁县志》载:居民“岁岁逃亡,十不存五”。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与灾荒年众多民众长期逃荒流离有关,民间多出艺人,如杂技、曲艺、木偶戏、皮影戏等,以为生计。其中,在民间影响力最为广泛、最具民俗文化价值的当属钟馗文化。目前,楚汉文化、灵璧奇石、钟馗画已逐渐形成三元文化产业链,并称灵璧三绝。

因在中国独树一帜的钟馗画,2003年灵壁县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钟馗画)”称号。继之,2006年5月,灵璧钟馗画又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灵壁县原县文化馆馆长、钟馗画资深老画师孙淮滨先生,被指命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2007年8月在中国“第四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中,也曾授予孙淮滨先生“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称号;其选送作品获得“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荣誉。

中国的钟馗画,一般特指安徽省灵璧县所绘钟馗画像,上古以来传说可以镇邪消灾。旧时并认为上方要加盖篆印“灵璧县印”方才有效。故而灵壁钟馗画在章法上追求地方传统特色,在画面上方加盖三方篆印,形成一个正品字,此“品”字即贡品的标志。后来他地的钟馗画家纷纷效仿,流传既久,渐成型制,成为灵璧钟馗画独有的标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