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临泉镇
释义

临泉镇位于临县境中部,为县府驻地。东接木瓜坪、玉坪乡,西连青凉寺、安家庄乡,南与安业乡接壤,北与城庄镇毗邻。其地势由西北向东西倾斜。最高海拔1304米,最低海拔980米。

镇情概况

临泉镇在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4年设镇,2000年原城关镇、万安里乡合并为临泉镇。该镇依托区位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以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饮食服务、商贸批零、劳务输出为主的特色产业。

经济建设

总人口78295人,其中农业人口45029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7公顷,其中,水地163公顷,坝地315公顷,梯田1757公顷。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580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9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7元。民营经济总收入2.66亿元。

临泉镇依托县城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城郊经济,以建筑建材业、服务业、畜牧业、蔬菜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在全县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实现两种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的经济发展思路已初步形成。

200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去年增加了36%。完成工商税收561.82万元,比去年增加了62%。粮食喜获丰收,全镇粮食总产达1581吨,比去年增加了75%。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千元,达1097元,比去年增加了168元,增加18%。

2006年,该镇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城市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大目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农业生产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好成绩,农村发展迈出了令人欣喜的新变化,为全县工作大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行政区划

临泉镇辖辖35个村民委员会,49个自然村:城关村、西门外村、北门外村、东峁村、寺家塔村、都督村、薛家焉村、前甘泉村、后甘泉村、郭家沟村、东峪沟村、柏树沟村、田家沟村、南塔村、槐树塔村、治花泉村、贺家沟村、前麻峪村、孟贤村、后麻峪村、郭家岔村、王家里村、王家塔村、白虎焉村、泥沟村、后月镜村、中月镜村、前月镜村、赵家石岩村、黄白塔村、上西坡村、万安坪村、前李家沟村、后李家沟村、万安里村、前白家沟村、后白家沟村、陈家庄村、化林村、唐家沟村、杜家沟村、刘家焉村、乔家沟村、任家焉村、殷家沟村、碾焉村等行政村和自然村,南关街、新建街、工农街、新民街、革命街、北门街、胜利街、东关街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78295人,其中农业人口45029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7公顷,其中,水地163公顷,坝地315公顷,梯田1757公顷。

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临泉镇做了如下工作:

(一)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镇党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要结合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委考核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让全镇人民群众公开评议每个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和是否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把“作风建设、狠抓落实”和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及“135”工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三)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密切党群关系,使党永葆先进性。认真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拘一格把一切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队伍中来。2008年,累计教育培训村干部、村后备人才、入党积极分子9次1409人次。全年共发展党员50人。

(四)切实加强支村两委班子建设,争做“五星级”、“四星级”支部。

2008年,临泉镇选聘20名优秀大学生任村委副书记、主任助理,改善了班子结构,充实提高了班子的战争力和活力。2008年,全镇共整顿落后支部5个,对3个无所作为的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对1名违纪党员进行了党纪处分。全年共建成“五星级”党支部2个,“四星级”党支部6个,“三星级”党支部10个,落后支部由原来的5个减少到1个。

新农村建设

2008年,临泉镇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发展态势十分喜人。在新农村建设上该镇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风,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坚持点上的示范引导、面上的“抓四改、治五乱、达五化”和基础实施建设。

上西坡村是临泉镇的新农村示范村,3年来,村干部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家园,累计投资620万元,街道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谐村。2008年投资160万元,配套田间道路12条3000米,整修排洪渠2条1000米,改建灌溉水地支渠1200米。2008年秋冬白菜价低,但上西坡村菜农户均增收320元。为引导群众致富,2008年在县林业局的支持下,在西山上栽植了6万余株1500亩核桃树,户均达到了3亩,为该村农民增收奠定了可靠的收入来源基础。

东峪沟村近二年连施大手笔。2007年全村道路街巷硬化、亮化,2008年又进行绿化、美化。2008年投资2200万元的建材市场、村民住宅小区已全面铺开,进展顺利。下步他们计划把原村预制厂的临街房改建成全县首家星级饭店,为村民谋就业,为集体、村民创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村2008年又铺开了总投资达372.68万元的东峪沟坝滩联合整治项目。该工程已于2008年10月开工兴建,预计2009年3月竣工。该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滩地100.8亩,按亩产410公斤计,年可增加粮食4.18万公斤,年可增收6.2万元。同时对1.9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生态保护、防洪减灾等都将起到明显的作用。

东峁村2008年投资380万元,硬化村巷路1000米,并彻底解决了4600群众的人畜饮水大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420万元新建一所寄宿制初中、小学已破土动工。东峁村唯一的一块风水宝地——原旧大队,荒置10余年,2008年也迎来了新生,全体村民一致同意修建村民住宅楼。目前,投资880万元的村民住宅楼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南塔村今年多方筹集资金,投资180万元,新建了一处村文化科技活动室,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村民休息健身广场,完善改建了饮水工程,硬化村、户路800米。

柏树沟村2008年投资300余万元对其新建的村民住宅进行了规范化的配套建设,新建小学、幼儿园各一所、超市、饮食服务等都一应俱全。

基础实施建设

基础实施建设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共同物质基础,镇党委、政府历来把基础实施建设作为减少贫困、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8年全镇有东峁、前白家沟、后白家沟、薛家焉、南塔等6村共投资305万元,使6870余人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2008年完成村户公路硬化12公里。万安坪——后李家沟水泥路6公里,万安里至前白家沟水泥路3公里,共计投资680万元。

2008年完成水利水保工程416万余元。东峪沟坝滩工程,上西坡沟渠配套,前月镜的坝体加固、除险溢洪道开挖工程以及湫水河坝的补修等,万安坪村对湫河灌渠进行了清淤,长达6000多米,投资3万多元。后李家沟村完成31500亩的核桃营造任务。郭家岔建成了300亩的仁用杏基地,组建了农村专业合作社。

2008年新栽核桃林1600亩。完成投资360万元。1700余亩的环城绿化工程已全面启动,涉及到的黄白塔、东峪沟、东峁、前甘泉、南塔、万安坪、胜利坪、槐树塔、城关、前麻峪等10村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2009年清明节前后可正常实施。全镇24000亩的退耕还林粮款173.7万元已全部、及时发到了群众手中。

3、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得到了圆满兑现。

2008年,全镇完成粮食补贴7678户148万元,并以一户一卡及时足额发到了粮农手中。

2008年完成新型合作医疗43149人86.2980万元,参合率达到了94.7%,比上年提高了1.8%。

两免一补工作正常进行,2008年对5600余名学生补助395万。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良好。到12月底,全镇有五保户407户429人,低保户1997户2092人。

全镇对计划生育户共发放各项现金补贴6万余元。

2008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3886吨,比去年增加了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80元,比去年增加了294元,增长了25%。

第八届村委换届工作

村委换届是临泉镇全年着力抓的一项重点工作。突出抓了动手早、引导好、程序严、全公开四个环节。2008年10月份以来全镇上下齐心,不辞劳苦,不畏严寒,认真工作,积极引导,排解了千百件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制止了40余起上访、闹事等非正常事件,到12月底,全镇35个行政村,已有34个村进行了村委换届产生了新一届村委,其中19个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实现了一肩挑,占全镇的65%。

配合县重大项目

1、新城开发。2007年,临泉镇超额完成县安排的征地任务,征地协议、征地补偿款的签订、发放任务完成了大半。2008年,完成了剩下的55户的征地协议签订和征地补偿款的发放。对22户群众进行了现房安置,拆除违障建筑33户,制止违法抢修户14户,补偿征地等费用201万元。新城的主要街道凤凰路已顺利开工兴建,1780米的路基已基本成型。

2、苛大线过境改线工程。苛大线过县城改线工程,北起临泉镇万安坪村,途经黄白塔、榆林、东峪沟、前甘泉、后甘泉南至都督,全长10公里,是临县2008确定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工程需占用耕地360亩,拆迁房屋60余户3600平方米。经过镇村干部2个多月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征地、拆迁以及引发的百余起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及时解决,确保了工程如期顺利进行。

3、临县高级中学。新建临县高级中学是县委、县政府2008年确定的又一项造福临县、泽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工程选址在湫水河西岸万安里和上西坡村之间,需占用土地400亩。到目前,征用土地、签订征地合同、附着物补偿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已征用186户群众的土地385.94亩。

4、太佳高速。太佳高速已开工兴建,涉及到上西坡、万安里、前白家沟、陈家庄、化林、乔家沟6村,镇村干部对所涉及到占用土地、拆除建筑物等做了大量工作,为该工程的正常开工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平安建设

2008年,围绕建设平安稳定和谐小康新临泉目标,继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思路,始终把信访稳定、平安和谐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全年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案件274件,其中各村化解调处232件,同比下降54%,镇调处化解42件,同比下降68%。化解了东峁、前李家沟、化林和后麻峪4村4起越级集体上访事件。解决了辛娥秀、李全民等8件信访疑难案件。打击非正常上访2人。全镇集体访、个体访批次、人次同比下降了161%。社会治安基本稳定。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全镇发生治安案件21起,比2007年的36起下降了58%。发生民间纠纷301起,比同期下降了17%。邪教练功人员管理控制实现上级提出的“三个零指标”。有34个村无刑事犯罪,无治安灾害事故、无民转刑案件、无群体性斗殴、闹事事件。全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部为零,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为奥运会的胜利举办和确保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他社会各项事业

1、顺利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清查工作。临泉镇经济普查占到全县总任务的75%,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510个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1888户个体经营户进行认真落实,圆满完成了清查工作。

2、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由于工作得力,措施到位,全镇报名参军青年达95人,占应征任务的226%;通过镇初检送站体检95人,占县下达任务的211%;县站体检合格青年达24人,占应征任务的171%;参军青年19人,占参军任务的136%,占全县任务的12%。

3、高度重视防汛,重大疫情,初步建立起了镇村二级应急保障、防控机制。2008年未发生洪灾,水灾及禽流感等传染病性动物传染病,六月份组织扑杀羊布病羊300多只。

4、开展了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号召全镇干部及各支、村委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捐物,奉献一份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据统计,全镇向灾区捐赠救灾款累计人民币八万余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