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丽华
释义

林丽华 笔名,田梨花女,1952年4月生,广东省惠东县平山镇北街人,196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专文化,国家三级作家。

个人履历

1969年1月后在东风林场当知青,1973年7月后在惠阳地区农校读书;1975年9月后在县农业局工作,1984年6月后在县农委任干事;1991年6月后在县委组织部任干事(其间:1991年至1992年参加人民文学作家班的培训学习;1992年至1993年参加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研习班的学习;1995年5月参加省作家班的培训学习);1999年4月后任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散文诗学会会员、《惠州日报》特约记者。

成就及荣誉

1995年6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个人文学专辑《终会有缘》,填补了惠东个人文学专辑的历史空白;2000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梨花散文》。

《终会有缘》、《梨花散文》于2001年被中山图书馆“粤人文库”永久珍藏;2002年主编出版首本《惠东年鉴》;2003年组织出版首本《惠东县志》、《惠东大事记》;2004年组织、主编、出版《惠东人物》;1991年散文《小巷变奏曲》获惠州市“爱我惠州”征文一等奖,散文《月缺依然星星清》获广东省“有情人难成眷属”优秀奖;《终会有缘》获惠州市作家协会创作奖;数十篇作品获县文艺基金奖;散文《莲花山下的情和恨》1995年获中国鲁迅文学院创作部征文大赛三等奖,1992年至1997年连续5年被惠州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信息员。曾在《南方日报》、《作品》、《羊城晚报》、《广东侨报》、《百花文艺出版社》、《共和国骄子》、《惠州日报》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新闻、简讯等近百万字,市作协于2000年12月召开“林丽华作品研讨会”。

漳州市第二届“十佳”优秀青年教师

林老师出生在平和县安厚镇一个教师之家,父母亲都是老师,从小耳闻目濡使她对教师职业有着无限向往。1991年秋雨绵绵的九月,她如愿以尝地踏进龙溪师范的校门。三年中她努力学习各门功课,课余苦练教师基本功,为日后走上三尺讲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刚走出校门,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变,这是一个挑战,初为人师的她,难免青涩,为了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常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虚心请教,有时为了上好一堂课,不厌其烦地修改教案,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记得一个初夏的傍晚,林老师正在安后美峰小学一层楼宿舍(宿舍后面是香蕉园)专心致志地修改教案时,一条银环蛇悄悄潜到她坐的椅子下,她都浑然不觉,直到同事来造访时发现才幸免于事。

美丽大方、乐观开朗、善解人意的林老师,因为好学、执着很快便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教学状态渐入佳境。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两年后,她被调到安厚中心小学。新的环境给了她新的挑战,她更加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养分”。为了更好地让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她自费订阅《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优秀班主任》等多种报刊杂志,利用业余时间潜心阅读,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此外,她还经常上网搜查有关教学的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参加福建教育学院自学考试并于1999年4月取得大专文凭。工作中,她博采众长,学以致用。在2001 年12 月的县级开展的习作教学观摩比武中,获得一等奖的习作课《这使我想到…… 》,以其设计新颖,引导到位,训练突出,习作效果奇佳而给评委和同行们留下清新的印象。她心系教坛,认真执教,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日渐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灵活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坛新秀,迅速成长为学区青年骨干教师。

新一轮教改的春风吹遍了教坛,新课程改革呼唤着课堂教学的转变。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林老师与时俱进,积极投入课改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她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掌握新课程教学法,多次参加县、市举办的新教材培训。为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她参加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与考试,同时掌握了课件制作的技术。几年来,林老师积极参加学校、学区及县开展的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上好每一节示范课及对外公开观摩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多次获学区、县一等奖)出色完成教研任务,教学成绩显著。

2007年9月,她被调到县教研基地校小溪中心小学,担任教研实验班五年级(2)班语文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谦虚谨慎的她,多次被校领导派往外出听课学习,并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在进修学校专家们的指导下,上好基地校各类教研公开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五年(2)班原本班风学风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林老师一接班就针对班级的实况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寻找差因、制定计划、对症下药,充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风学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思想素质大大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积极性剧增。语文期末全中心校统考成绩由原来的第八名进到第三名(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人数由刚接班时的17人减少到只剩1人),深受进修学校领导及中心校校长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

澳大利亚华裔女市长—林丽华

基本简介

祖籍汕头市澄海区隆都,出生于越南,上世纪70年代,辗转移居加拿大,1988年定居澳大利亚。她1991年当选奥本市议员,其后连选连任。1999年当选奥本市市长,成为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女市长。奥本市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大都市的西区,距悉尼市中心仅20公里,交通很发达,著名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赛场、主要比赛场馆均坐落在奥本市内,所以林丽华为成功举办悉尼奥运会付出了大量心血。去年她再次当选大奥本市市长。

林丽华当选后强调,奥本市人口虽然不多,但居民来自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华人所占比例超过15%。恰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缩影,所以奥本市将继续积极推广多元文化政策,坚持为民服务,甘苦与共的宗旨,尽心尽力服务社区,回报市民的信任和支持。

人物事迹

作为一个知名的海外华人,林丽华女士怀有着浓浓的中国情,她能够讲流利的普通话、粤语、潮语,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中澳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城市交往。她上任以后,奥本市先后与湖南省长沙市、安徽省池州市结为友好城市。促成了长沙市、池州市与奥本市之间一些友好交往活动。几年来,奥本市与长沙、池州多次组织互访,在经贸、文教、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正在与北京一个部门联系,积极促成北京在奥本市的奥运村内设立一个2008年北京奥运的永久性建筑,让更多的澳大利亚人了解、关注北京奥运。林丽华还兴致勃勃地介绍今年春节奥本市举办一系列精彩的文化庆祝活动,其中农历正月十四的压轴节目“元宵花灯会”,当日展出了“恭贺新禧”、“纳福添财”、“财运亨通”等多组专程从中国佛山订制的传统花灯,还有广东省侨办赠送的一组“腾龙迎春”灯。同时安排醒狮、中国武术、京剧,以及包括中、韩、越、土耳其、阿拉伯等民族歌舞及民族音乐等精彩演出,还有中国书法即席挥毫、儿童制花灯比赛、美食摊位等。林丽华说,奥本市政府一直致力增进各民族间了解,相互包容,建设和谐社区。组织系列庆祝新春文化活动,向市民及周边地区居民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把春节变成为社区的共同大节日,让各民族同享新春的快乐。在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期间,澳本市还将举行类似的活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