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凤官
释义

林凤官(1817—1895) 字蔼人。掖县(今莱州市)东南隅村人。清代书法“四小名家”之一。8岁丧父,家境贫寒,靠孀居的母亲纺织供其读书成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幼年时即显露出卓越的书法天赋,其字以秀美端庄名重乡里。1837年(道光十七年),被选为拔贡,任工部虞衡司主事(七品京官)40多年,办事干练,任劳任怨,深受上司倚重。其生性耿介廉正,不事钻营聚敛。虽为官,却两袖清风,家贫如洗,由其女儿、儿媳给鞋铺纳鞋底维持生活。60岁后出任山西平阳知府,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如兴修水利、青黄不接时贷官谷给农民,注重抚恤饥民,培养人才,深受当地百姓拥戴。林凤官书法独具一格,脱胎于颜鲁公,融魏晋唐宋书法艺术于一体而自成一家,笔势雄浑稳健,用墨深重亮丽,结字雍容和穆、开张大度、华腴绰约、形神兼备,呈现古拙含蓄、朴素自然的气象。与何绍基、牟所、毕道远并称清代“四小名家”。初出道在京做官时,北京官窑琉璃厂在厂内大烟囱上书写厂名,请几位书法名人书写均不理想,后请其书写。他一改平日书写习惯,由下而上书写,字体一个比一个渐大。从下面往上看去,几个大字排列均匀,大小一致,人们交口称赞,他由此名声大振,请其题字者络绎不绝。

林凤官的书法风格,以50岁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50岁以前的书法风格是以颜体为主调,参介李北海的笔意和结体,用笔精到,结体丰满而严谨,章法布局平衡,体现出对传统基本功的认真探求和研习。50岁以后书风逐渐向狂放恣肆转化,字里行间透露出书家的成熟和对笔墨的驾驭能力,并将其个性渗透到书法艺术之中,给人以痛快淋漓、豪迈爽朗之感。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达到了“烦能不乱,肆而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的炉火纯青境界。书家的风格己成其形。此时的风貌可窥见傅青主、王觉斯的影子。林凤官作字喜用浓墨。而浓墨应用不当,往往会产生呆滞、枯板之弊,但风官却以其深厚的功力,巧妙的使转使作品更加厚重而翰逸神驰、潇洒流落、富丽堂皇、大气磅礴.表现出书家心手双畅,技艺娴熟的深厚功底。

字如其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林凤官深谙此理,把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的名言作为毕生的追求,他为人谦和豁达,真诚坦率,为官心底无私,不畏权贵。在山西有一同僚,人品低劣,因喜凤官书,前去索求,被凤官婉言拒之,后来这位大人升迁高就,又派人去索字,风官淡然一笑曰:我因他官大一品而赠书,岂不辱我一生清高。分明的爱憎可见一斑,高尚的人品为人所称道,书法作品更为人所珍重。林凤官除书法外,还擅画风竹、雨竹,爱竹之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后与何绍基、毕道远、牟所同称为清四小书法名家。1895年林风官卒于故里,享年78岁。

林凤官一生惜墨如金,不多书画,以擅画风竹、雪竹、雨竹而名噪一时。除北京和家乡有少量作品流传外,其他地方传世甚少。过去有许多的牌匾、楹联落款为林凤官,然大都是集字而为。因此,对林凤官书法方面的记载与评价资料也很少,其四代孙林颖达藏有部分信件手稿、扇面、条幅等。在文革中被称为“四旧”而付之一炬。从现在幸存下来的作品看,其书法成就以及“清代四小名家”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4: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