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QT离散度 |
释义 | QT离散度定义:同步记录的12导联体表EKG中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称QT离散度。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显示: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心梗后有室速的患者以及药物致心律失常的患者,其QT离散度增加,部分抗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的患者,其QT离散度减少。 QT间期延长并非都预示严重心律失常,临床表明在测定心室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时QT间期延长可伴也不可伴心室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增加前期的心律失常危险性会增加。 直接测量心室复极的离散度,需要利用微电极在心脏的不同部位记录心肌跨膜电位,或者采用易于固定的带吸盘电极进行多部位记录。 QT间期的测量T波终点的确定 1 T波下降支最陡峭处的切线与基线的相交点。 2 当T波下降支较直时,取T波回到基线的那一点 3 存在明显U波时,取T波与U波之间的谷底, 4 当U波与T波部分融合时,作T波下降支的延长线取延长线与基线的交点。 QT离散度的应用1 长QT间期综合症:离散度高达178ms显著高于心梗后应用索他洛尔而产生类似TQ间期的患者60ms,心室复极的非同步性增长是长QT间期综合症患者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还有研究表明,长QT间期综合症患者在使用 β阻滞剂有效治疗效果后,QT离散度显著下降,无效的患者在做左侧颈交感神经节切除后,QT离散度显著下降。 2 冠心病:急性心梗时的QT离散度增加,成功溶栓使之降低。 3 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判定: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与其延长QT间期而不增加QT离散度有关。 4 其他应用 在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方面都有研究,但临床应用价值尚无定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