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坦
释义

革命烈士

个人简介

李坦原名安贫,字淑方,又名李味酸、李履平、李桂荣。1903年生于寿县南乡高刘集北李冲洼(今属肥西县)。父李少庵,系清末秀才,精通数学,善绘山水,曾创办传心小学。

走向革命

李坦自幼随父读书,后到芜湖求学,1919年5月4日,北平爆发了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消息传来,他和同学们一起集会街头,游行示威,以实际行动声援北平爱国学生。与此同时,他参加了由在芜湖求学的寿县学生组织的进步学生团体“爱社”,开始接受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喜讯传来,李坦异常兴奋。他立即写信告知在家乡的进步青年,并向他们邮寄革命书刊,互相激励。他利用寒暑假回家宣传革命道理,反对封建礼教。1922年秋,李坦所在学习的芜湖公立职业学校发生病疫。校长李子寿、学监董质坚平日任意延长学生的劳动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漠不关心,导致一位学生病死,激怒了全校学生。时任学生会秘书的李坦,不顾校方阻拦,积极协助学生会主席曹渊为死者举行追悼大会。在追悼会上,李子寿、董质坚被学生拖到台上,站在死者灵前致哀,然后被驱逐出校。事后,该校董事会以“过激分子”为名,开除李坦、曹渊两人。李坦怀着继续求学的愿望前去上海。

1922年末,李坦从上海回到家乡。次年初,他招收青年学生二、三十人,在自己家里创办了“改良私塾”,开设数学、国语、英文、地理、历史等课程,一面传授新的知识,一面讲革命道理,很受学生欢迎。1924年夏,李坦停办“改良私塾”,带领部分学生转入共产党员吴云、吴震等人创办的进步的“淮上中学补习社”学习。在此期间,他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探求革命真理,进步很快。不久便和曹少修、张如屏、曹云露等人一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投笔从戎

1926年9月,李坦由党派遣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4月,北伐军出师河南,后方空虚,夏斗寅、杨森互相勾结,阴谋袭击武汉,动摇北伐军心。武汉国民党政府命令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及湖南学生团,合编为中央独立师,予以讨伐。李坦在该师第1团,他在保卫武汉,反击夏斗寅叛乱中屡建战功。

大革命失败后,李坦奉命回故乡从事革命活动。当时,原国民党第 33军军长,时任北路宣慰使的柏文蔚(又名柏烈武)为培养自己的势力,与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争夺地盘,决定在寿县成立学兵团,招募皖北一带的青年学生,培养一批军官。在此情况下,中央巡视员尹宽经中央批准,指示寿县共产党员可以私人关

系与柏文蔚开办学兵团,吸收工农分子,宣传革命道理和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伺机鼓动兵变,举行暴动。于是,寿县共产党员孙一中等人回到寿县,进入该团担任团长,李坦任该团第3中队中队副。学兵团成立后,他们准备伺机兵变,建立革命武装。后来因人告发,蒋介石出面直接干预,孙一中被迫辞职,李坦等百余名共产党员干部,离开兵团,转入地下活动。

英勇善战

1930年3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整编鄂豫皖苏区红军,任命许继慎为红1军军长。李坦、张有余、王子堂等近20名同志随赴鄂豫皖苏区,协助许继慎工作。3月20日,中共中央委派郭述申等到达鄂豫皖,随即在黄安县箭厂河召开会议,传达中央指示,成立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通过红军改编的决议。红1军军部及前敌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将原红31师改为红军第1军第1师,师长徐向前(兼)、李坦任政治委员,下辖1至5大队,共800余人。当时,留在鄂东的红1师,在副军长兼师长徐向前和政治委员李坦的指挥下,积极向京汉铁路南段出击,连战连捷。同时进行了3次扩编,迅速壮大起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李坦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密切配合徐向前,为全师获胜立下了不朽功勋。

1930年10月中旬,红1师在光山召开全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改选红1师前委,李坦继续留任1师政委。11月上旬,李坦奉命率红1师配合2师由罗山南下,以执行威逼武汉配合中央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任务,并准备向长江沿岸发展和打通与红15军的联系。11月11日,红1师奉命向黄陂北姚家集之敌13师75团发起进攻,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不久,再次解放黄安县城。后红1军奉中央指示,停止进攻中心城市,返回皖西开展反“围剿”斗争。1930年12月18日,红1师奉命威逼霍山,配合2师收复霍山县城,敌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一见霍山告急,忙调兵遣将扑来。30日红1师l、3团配合2师迎击敌人于东香火岭,经4小时激战,歼敌1个团,敌后续另1个团亦被红l师1、3两团歼灭,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1月中旬,红1军与红15军在河南长竹园会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原红1军第1师与15军

第1团合并为第10师。师长蔡申熙,李坦任政委。2月初,鄂豫皖临时特委召开扩大会议,正式组成鄂豫皖特委和军事委员会,曾中生任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李坦任参谋部主任。李坦任该职时间不长,但在战斗频繁,环境艰苦的条件下,他仍以非凡的才智和惊人的毅力,集中群众的智慧,对战斗献计献策,为夺取鄂豫皖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做了一定贡献。

沉冤昭雪

1931年4月,正当红军蓬勃发展的时候,张国焘来到了鄂豫皖边区,全盘否定鄂豫皖特委和军委对巩固、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功绩,引起了全军的普遍不满,曾中生、许继慎,李坦等人多次在会议上对张国焘的错误领导提出批评,张国焘对此怀恨在心,顽固执行王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撤去第1军政委曾中生职务,打乱了4军的政治工作,并罗织罪名对许继慎下毒手。李坦因受许继慎冤案的株连,于1932年10月,被张国焘等人以“改组派”的罪名杀害。

1950年,李坦被追认为烈士,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上面写着:李坦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知名人士

个人简介

李坦,1917年2月29日出生,河北省藁城县西刘村人。少年时期,曾在家乡读书。

人物生平

1933年2月,在藁城县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至1937年10月,先后任西刘村团支部书记、团区委组织委员。1937年1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编入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独立支队,任该支队政治处秘书。1938年至1942年,历任河北省栾城县财政科科长、栾城县县长。1942年至1945年9月,先后在北方局党校、延安行政学院学习。1945年10月至1949年3月,先后任辽宁省新民县财政科科长、

辽北省东科前旗政府财政科科长、哲里木盟行政专署财政科科长、东科前旗政府副旗长、旗长。

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李坦任法库县长。1950年3月至1956年,先后任辽中县长、中共昌图县委副书记、书记。1956年至1960年,任鞍山冶金建设公司金属结构厂副厂长、党委书记。1960年至1962年,在鞍钢公司抚顺工程管理处任党委副书记。1962年任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直至1982年。1982年12月离职休养,为地专级离休干部。

在鞍钢工作期间,李坦积极自觉地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工作高度负责,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抓紧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和焦化耐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6年5月20日,李坦因病逝世,终年79岁。

中国内地新首富海普瑞控制人李锂夫人

简介

李坦,1964年出生,安徽阜阳人,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1987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87年8月在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教育处工作,1992年7月进入重庆通达,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1998年4月起进入海普瑞实业工作,现任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金田土科技执行董事、多普乐实业董事、多普生生物技术董事长。

家庭背景

海普瑞的实际控制人为李锂(海普瑞董事长)、李坦夫妇,李锂控制的企业是乐仁科技和飞来石科技,李坦控制的企业是金田土科技。 李锂和李坦二人共同控制多普乐实业,其正在建设低分子肝素钠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该项目的厂房已于2008年5月竣工验收,目前(2010年)尚未经营任何业务。

李锂和李坦二人还共同控制天道医药,天道医药的股东分别为李锂的母亲吴殿芬和李坦的母亲李素琴。天道医药主要从事低分子肝素钠制剂的研究、小批量生产和销售。

身家

2010年4月23日,海普瑞发布公告称,经路演询价后确定发行价为148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73/27倍。由此,海普瑞创下了A股发行价的新纪录。而以此发行价计算持有海普瑞2。88亿股的公司实际控制人李锂李坦夫妇身家超过426亿元。

这一数字高于中国首富深圳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350亿元也远高于现在A股首富张近东的财富。而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海普瑞上市后股价甚至翻倍。

扬州大学副教授

李坦 1941年生,江苏滨海人。中共党员,扬州大学副教授。1963年毕业于扬州师院中文系,曾任中文系副主任,古代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首批博导任中敏教授古代文学博士生指导小组副组长,兼任扬州市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为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促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华诗词发展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和扬州文化研究。1988年和1991年,分别策划筹备了“首届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和“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为启动扬州学派的群体研究、促进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提升扬州师院的知名度发挥了一定作用。与人合作整理出版了《杜诗言志》、《炎黄氏族文化考》,后者于1990年获国家古籍图书出版三等奖。主编四卷本《扬州历代诗词》,该书由江泽民总书记亲为题签,收录汉代至民初作者2500余人、诗词近20000首,是建国后第一部地方性的大型诗词总集。与中国文联合作,参编(副主编)以王光英、启功为顾问,沈鹏、晓光为主编的《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手书扬州历代诗词》,负责诗词选编和作者介绍,并为高占祥同志代撰序文。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炎黄氏族文化考校补释例》、《西汉经今古文学演进轨迹初探》、《万里和亲第一人——简论刘细君的历史功绩》等。关于刘细君的论文率先提出并论证了:汉武帝的侄孙女,生于江都(今扬州市)的乌孙公主刘细君是我国古代和亲女性中取得成功的第一人;作为《悲愁歌》的作者,她又是古代诗坛上突破“诗言志”的樊篱、引领诗歌向抒情性回归的第一人;她还是乐器琵琶的首创之人。此文先后获“百年学术特等奖”(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审定)和“世界重大学术创新成果特等奖”(美国世界管理科学院等单位审定)。用文言文撰写的《江苏省东台中学碑记》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成果)金奖”,并已勒石。所撰诗作,在《二十世纪华人文学作品选·诗词卷》、《中华爱国文典》、《中华诗词史鉴》等大型图书中发表,并在国内外大赛中获10余项金奖。诗文经中国文学研究院、国际诗词协会审定,获“建国六十周年中国作家文学终身成就奖”。个人业绩入编《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学者名录》、《中国记录年鉴》、《世界优秀人才名典》等辞书,部分著述在《扬州市志》中存档。

参考资料

1.《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四卷(网络版) 

扩展阅读:

1

http://swdsb.hefei.gov.cn/ContentDir/20079/7162123453.shtml·范先荣文

2

http://www.faku.gov.cn/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167394418993&contentID=1189063595239

3

内地首富易主 李锂李坦夫妇身家426亿超王传福://www.p5w.net/today/201004/t2926798.htm

开放分类:
人物安徽革命烈士红军将领
“李坦”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0次
最近更新:2012-03-20
创建者:夏至线0819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hainida 

alougoodluck 

a_xi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