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神通
释义

李神通,名寿,字神通,唐朝宗室。李虎之孙,高祖李渊从弟。高祖起兵后,与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高祖授其为光禄大夫。攻克长安后,拜宗正卿。武德元年(618年),拜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寻改封淮安王,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武德四年(621年),授河北行台左仆射。武德五年(622年)。从平刘黑闼,迁左武卫大将军。太宗即位后,拜开府仪同三司,实封五百户。贞观四年(630年),薨逝,赠司空,谥曰靖。

生平经历

李神通于隋朝末年留在京师长安,当时李渊与李世民等人从太原起兵,李神通与亲人逃入鄠县山区南部避祸。当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到来之后,便与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事后李渊授李神通光禄大夫,占领长安后改授宗正卿。武德元年(618年),李神通被封为郑公,不久改封永康王,再改封淮安王,拜右翊卫大将军。不久,李神通担任山东道安抚大使,节制山东地区的唐军,击宇文化及军于魏县。此时李氏宗亲除李渊诸子以外,唯李神通势力最大、任务最重,从李渊将山东一带军事委由李神通处置,可见他对李神通之信赖。

窦建德占据山东后,李神通退保黎阳,后兵败遭掳,却以唐帝血亲的关系被待以客礼。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失败,李神通被授命为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仍担当抚慰山东的重任。后随秦王李世民讨伐刘黑闼,改迁左武卫大将军。天下平定后,李神通遂少见用。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神通虽未策划与响应,但他素与李世民相善,事发之前仍与李世民夜饮,并护送李世民返回府邸,应属于支持李世民一派。

贞观元年(627年),李神通拜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诸将相不敢论功叙勋于李神通之上,后太宗调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时,李神通亦以功勋得以不降,可见李神通的功勋及地位对于李世民节制宗室、功臣有所用处。

贞观四年(630年),李神通薨于长安,时年五十四,赠司空,谥曰靖。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诏淮安王李神通与河间王李孝恭、陕州大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民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配飨唐高祖李渊庙庭。

今存贞观初与太宗等《两仪殿赋柏梁体》联句诗,《全唐诗》卷一附收于太宗名下。

人物评价

李世民曾有一段话,基本上概括了李神通的功业:“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倡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馀烬,叔父望风奔北。……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

家庭情况

祖父:李虎

父:李亮,海州刺史

弟:李神符,襄邑王

有子十一人,七人为王:

长子李道彦,封胶东王;

次子李孝察,高密王;

李孝同,淄川王;

李孝慈,广平王;

李孝友,河间王;

李孝节,清河王;

李孝义,胶西王。

李孝逸

李孝锐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六十·列传第十·宗室·太祖诸子代祖诸子》

淮安王神通,高祖从父弟也。父亮,隋海州刺史,武德初追封郑王。神通,隋末在京师。义师起,隋人捕之,神通潜入鄠县山南,与京师大侠史万宝、河东裴勣、柳崇礼等举兵以应义师。遣使与司竹贼帅何潘仁连结。潘仁奉平阳公主而至,神通与之合势,进下鄠县,众逾一万。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以史万宝为副,裴勣为长史,柳崇礼为司马,令狐德棻为记室。高祖闻之大悦,授光禄大夫。从平京师,拜宗正卿。武德元年,拜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寻改封淮安王,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击宇文化及于魏县,化及不能抗,东走聊城。神通进兵蹑之,至聊城。会化及粮尽请降,神通不受。其副使黄门侍郎崔干劝纳之,神通曰:“兵士暴露已久,贼计穷粮尽,克在旦暮,正当攻取,以示国威,散其玉帛,以为军赏。若受降者,吾何以藉手乎?”干曰:“今建德方至,化及未平,两贼之间,事必危迫。不攻而下之,此勋甚大。今贪其玉帛,败无日矣!”神通怒,囚干于军中。既而士及自济北馈之,化及军稍振,遂拒战。神通督兵薄而击之,贝州刺史赵君德攀堞而上,神通心害其功,因止军不战,君德大诟而下,城又坚守。神通乃分兵数千人往魏州取攻具,中路复为莘人所败。窦建德军且至,遂引军而退。后二日,化及为建德所虏,贼势益张,山东城邑多归建德。神通兵渐散,退保黎阳,依徐勣,俄为建德所陷。及建德败,复授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从太宗平刘黑闼,迁左武卫大将军。贞观元年,拜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时太宗谓诸功臣曰:“朕叙公等勋效,量定封邑,恐不能尽当,各自言。”神通曰:“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人,功居第一,臣且不服。”上曰:“义旗初起,人皆有心。叔父虽率兵先至,未尝身履行阵。山东未定,受委专征,建德南侵,全军陷没;及刘黑闼翻动,叔父望风而破。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纵推毂,故功居第一。叔父于国至亲,诚无所爱,必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耳。”四年,薨。太宗为之废朝,赠司空,谥曰靖。十四年,诏与河间王孝恭、赠陕州大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赠民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配飨高祖庙庭。

《新唐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三·宗室》

淮安靖王神通,少轻侠。隋大业末在长安。会高祖兵兴,吏逮捕,亡命入南山,与豪英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举兵应太原,约司竹贼帅何潘仁连和,进与平阳公主兵合,徇鄠下之。自署关中道行军总管,以万宝为副,勣为长史,崇礼为司马,令狐德棻为记室。从平京师,为宗正卿,典兵宿卫。王永康郡,俄徙淮安。

武德初,拜山东安抚大使,黄门侍郎崔干副之,进击宇文化及於魏。化及败走聊城,神通追北,贼粮尽愿降,神通不肯受,干请纳之,神通曰:“师久暴露,今贼食尽,克不旦暮,正当破之,以玉帛酬战力。若降,吾何所藉手?”干曰:“窦建德危至,而化及未平,我转侧两贼间,势必危,王又贪其玉帛,败不日。”神通怒,囚干军中。

会士及自济北馈军,化及复振。神通进兵薄其垒,贝州刺史赵君德先登扳堞,神通忌其功,止军不进。君德怒,诟而还,城复坚。神通遣兵走魏州取攻具,为莘人所乘,引却。后二日,建德拔聊城,势遂张,山东州县靡然归之。神通麾下多亡,乃退保黎阳,依李世勣,俄为建德所虏。后与同安公主自贼归。及建德灭,复授河北行台左仆射。从平刘黑闼,迁左武卫大将军。薨,赠司空。

相关解读

李神通兄弟在唐朝初期也是重要派系,与李世民关系密切,曾经因为李世民赐予李神通数十顷土地与张妃矛盾,并且在李世民被毒害时救过他。

李神通传记把他的军事成就贬低得很厉害,他确实不如李世民、李靖他们,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功绩,在李世民平陇西时,在关东与诸侯对抗的就是李神通,与李绩、魏征一起被窦建德俘虏,但是在被俘期间与冯士羡一起,在窦建德被俘后,起兵平定了河北三十多州,占领了河北,可谓功劳不浅,窦建德余部仅存的约七州也被迫归降。

李神通确实没有战胜刘黑闼,可是即使李世民与刘黑闼作战也采取深沟高垒的防御措施,以后在李世民同窦建德作战时,他指挥李绩、史万宝、任瑰等攻打徐圆朗叛乱。由此可见。李神通不是庸才。

李神通在贞观元年封功臣时与李世民争论,以两人的亲密关系这似乎是故意做给众臣看的,当时争功严重,两人合谋是为了平息众论。他被封为五百户,而很多重臣的封邑都不高,大批宗室被取消王爵,降为郡公,李靖当时封四百户,李道宗在平定突厥时有大功,也只是增封到六百户,可见贞观元年也不会很高,李神通的弟弟李神符接替李孝恭担任了扬州都督,兄弟两人都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去世后都追封司空,是唐朝初期的功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