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佩卿
释义

李佩卿(19987—1931),男,字玉森,著名京剧旦角演员兼琴师。代表曲目《祭江》、《空城计》、《搜孤救孤》等。自1925年起在百代、高亭唱片公司傍余灌录唱片十二张,成为由津门走出在戏界最出色的“胡琴对手”。

京剧演员

人物简介

李佩卿(1987—1931),男,京剧旦角、琴师。字玉森,原籍山西省。

10岁赴京,经人介绍在姜妙香先生家中坐科学艺,初习青衣。随母姓初名吴长顺,边学戏边演青衣《祭江》、《落花园》、《蒲吴》等唱功戏。后嗓音倒仓无“小嗓”,改行不做演员,于1913年左右经天津乡亲介绍投奔天津李氏大户府中为票友“说戏”。当时教戏“糊口”度日,闲暇在北门里老票房“雅韵国风”社内练拉京胡兼做票友教师。

初操琴其弓法、手法就显露出独特的“音乐天赋”,左右手基本功均匀,手音饱满嘹亮,工尺干净大方,托垫极有章法。遂被诸前辈名票王君直、窦砚峰、刘子璞、孙朗臣、王瘦生等重视,并邀其为大家操琴。在前辈名家的指点下,李佩卿刻苦实践,争取多上台“明场钉活”,以求长足进取。

由于琴拉得好,“雅韵国风”社社长嘱其担任“首席琴师”,为“老生三王”中王君直伴奏。王氏早年曾亲晤谭鑫培宗师,深谙“谭派”奥妙,对李佩卿格外提携爱护,指教老生“劲头”、“气口”怎样托垫,李的琴艺短期内突飞猛进。

民国七年,余叔岩的到津给李佩卿造成成名的契机。余叔岩在鼓楼茶园演出圆满结束,要回京自组班社但无满意老生琴师辅佐,与王君直谈到此事并请王先生帮助物色,王君直闻后大力推荐李佩卿。余与李初见面寒暄几句定好弦为余吊嗓,试后余叔岩感到唱得很舒服,遂与其定交共回京城。

李佩卿到京后即住在余府,暂不露面于戏界。经余大师日夜指教示范,李佩卿渐掌握余腔要领,更加本人刻苦钻研老生“伴奏章法”,后经多方周折在京取得“梨园公会”认可,登台操琴为余伴奏,当即“大红大紫”蜚声京都菊坛。后于百代、高亭唱片公司傍余灌录唱片十二张,成为由津门走出在戏界最出色的“胡琴对手”。

人物年表

出生:1897年6月24日,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五月廿五日,巳时

逝世:1931年7月31日,农历辛未年六月十七日,丑时

1920年9月,农历庚申年:余叔岩首次赴沪演出余叔岩携王长林、鲍吉祥、李佩卿等首次到上海演出。

1920年10月1日,农历庚申年八月二十日:余叔岩首次赴沪演出第一天余叔岩携王长林、鲍吉祥、李佩卿等首次到上海演出,演于丹桂第一台。本日打泡戏为《琼林宴》。

1920年10月2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廿一日:余叔岩首次赴沪演出第二天余叔岩携王长林、鲍吉祥、李佩卿等首次到上海演出,演于丹桂第一台。本日打泡戏为《南天门》。

1920年10月3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廿二日:余叔岩首次赴沪演出第三天余叔岩携王长林、鲍吉祥、李佩卿等首次到上海演出,演于丹桂第一台。本日打泡戏为《连营寨》。

1925年,农历乙丑年:余叔岩在百代公司灌录唱片六张半,计有《战樊城》、《捉放曹》各一张,《探母·见娘·哭堂》一张,《一捧雪》、《上天台》共一张,《桑园寄子》、《打棍出箱》共一张,《卖马耍锏》、《法场换子》共一张,与罗福山合灌《八大锤·说书》念白一面。由李佩卿京胡,杭子和司鼓。

据百代公司唱片编号判断,此批唱片灌于1925年。一说灌制时间为1923年。

1925年3月,农历乙丑年:张作霖寿诞堂会举行。

其中言菊朋赴奉天参加,演出《辕门斩子》、《八义图》等剧,未带场面,临时由陈彦衡代邀余叔岩之场面李佩卿、杭子和伴奏。此行言菊朋得款一千园,除去场面等开销,所剩无几。返京后,与陈彦衡失和。

1926年,农历丙寅年:余叔岩在高亭公司灌录唱片六张,计有《空城计》、《搜孤救孤》各一张,《珠帘寨》、《洪羊洞》共一张,《战太平》、《状元谱》共一张,《李陵碑》、《鱼藏剑》共一张,《八大锤》、《乌盆计》共一张。由李佩卿京胡,杭子和司鼓。

原育英学校校长

参加抗日

李佩卿,(1915—)方国华将军的夫人。1915年出生在河北省蔚县。父亲李午阳曾在西合管间会区公所供职10年,李玉峰(李剑鸣)、李玉寰(李佩卿)、李玉枝三姐妹先后毕业于蔚县的最高学府——西合管初等师范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姐妹三人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一起参加了蔚县妇救会;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派出以方国华为团长的八路军工作团到达灵丘县城,李玉峰(李剑鸣)、李玉寰(李佩卿)、李玉枝姐妹都参加了工作团,姐妹三人和同志们一起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道理,在李玉峰、李玉寰、李玉枝和康捷、唐凤英等女同志的宣传教育下,灵丘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毅然走上社会,投身到抗日救国的火热斗争中,,灵丘县也涌现出不少抗日的妇女干部。

组建育英学校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曾办过一所有名的育英学校,由于这所学校的特殊性,被人们亲切的称为“马背上的学校”。李佩卿就是这所学校的筹建人,并先后担任副校长、校长。

1947年10月,原晋察冀部队组建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德志,政委罗瑞卿,参谋长耿飚为免除部队后顾之忧,为了革命后代和烈士遗孤的健康成长,野战军党委决定建立一所完全寄宿制的军队干部子弟学校。

1947年底至1948年初,由曹正之、李佩卿等同志负责筹建,学校地址位于野战军后方留守处驻地——河北省晋县西李家庄。

1948年秋,国民党军傅作义部队进犯石家庄地区,学校奉命转移,曹正之、李佩卿带领同志们拉着大的,背着或抱着小的,仅有的两辆马车拉着给养等生活用品,到晋县火车站乘火车到衡水。十多天后,国民党军被击退,师生返校。

1948年8月,曹正之调回部队,李佩卿为校长。

1949年初,李佩卿校长在石家庄见到了兵团罗瑞卿政委和康克清同志,罗政委向康克清介绍说:“他们的学校办得很不错,我的孩子在校一年没有闹病,学了一年就能给我写一百多字的信”。康克清听了很高兴,要求学校很好总结办学经验,上报推广。部队很多同志都把孩子送到学校,一些非部队子女也到学校就读。如冼星海、艾青等人的孩子。

1949年5月上旬,李佩卿随育英学校迁至太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