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家坑村 |
释义 | 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李家坑村◎ 青山捧出李家坑李家坑村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村东有新建的周公宅水库,南依巍峨的四明山,西与余姚大俞交界,北邻余姚大岚镇接壤,距丹山赤水旅游区仅一公里。抬头远眺,便是后湖岗,榧树潭水库拦坝于此,飞流直下,一条宽阔的溪坑穿村而过。进村一看,便有“环溪楼”、“与鹿游”等名胜古迹,雕凤画龙呈现眼前,四合院依旧完好,鹅卵石道地圆润一致。2004年5月李家坑、百步阶两个自然村合并为李家坑村。2007年申报了省级古村名录,2008年规划开发四明山大峡谷漂流,促进第三产业及农副产品的发展,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全村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17人,总户数374户,耕地面积642亩,山林面积3700亩,2006年人均收入2500元。传统特产吊红、花旗芋艿、茶叶等是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李家坑古村休闲区. 在让游客欣赏自然山水风光的同时,让他们住农家屋、学农家活、吃农家菜。 拥有大量明清古建筑的李家坑村,将加大对古村的保护力度,拆除不协调建筑,修旧如旧。 ◎ 地形地貌李家坑村的周围都被大山拥抱着,成为群峰争相护围的宠儿:东面的溪对涯是桃树横,南面是后龙岙,西面是八穴坪与百步街接壤,北面燕崖岭余姚大岚山相连。抬头远眺,便是后湖岗,榧树头水库拦坝于此,飞流直下。挥臂一划,一条宽阔的樟溪穿村而过,带着余姚、奉化和鄞州三地的人文气息和悠远历史,自西向东流经樟村、鄞江、洞桥……沿村的环溪路东通宁波市区,北接奉化与余姚。 ◎ 历史据传,李家坑原叫李家畅。该村的祖先自明朝天启末年从河南洛阳一路做官,直到浙江永康。然后又从永康迁居于此,已过去了385年历史。原有夏、徐、李三大姓氏,其中李姓2000多人口。 该村历史上没有出过大官,清朝仅出过一名秀才。但近代以来的名人却不少。李碧华是近代日本留学生,建国以后曾任浙江卫校、宁波卫校校长,后任省妇联主席,政协委员。李以迓曾任国民党教育部副部长、南京中山陵督造室主任,他还曾是南京光华营造厂等四大企业的老板,为筹建灵桥出资捐助。李志卿毕业于燕京大学土木建筑学工程师,是李家坑走出来的第一大学生,曾任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浙江农业银行大厦的设计稿曾出自他之手。 2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百里洲镇李家坑村李家坑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百里洲镇,版图面积7.23平方公里,村民小组5个,户数560个,人口总数1990人,党员总数65人,村人平年纯收入6586元,2010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服务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李家坑村建立棉花生产基地,参与镇棉花项目,在保护和改良了土壤,控制了有毒农药的使用,可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的同时,可新增产棉种200-300万公斤,增值162万元;年增产棉花9.5万公斤,增收98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可年增收150元。2009年,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结对共建单位的支持下,投资15万元新建办公活动场所。场所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1平方米,场所内建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说事谈心室、远程教育站点、卫生室、广播室、农家书屋、党务村务公开栏、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能容纳2000名党员、群众一起学习议事,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需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