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国钧 |
释义 | 李国钧-八路军李国钧(1918—1950) 原名李文同,汉族,山东高唐县杜庄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目睹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和反动政府的腐败,激起他的救国救民的爱国热情。1935年“一二九”运动期间,曾参加去南京的学生请愿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到高唐和挚友杨厚基、董之远组建抗日组织,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参加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大队,后改称冀鲁豫军区四分区二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等职。因作战勇猛顽强,人称“李大拼”。1939年4月,在禹城常、赵庄与日军作战中,他率全排固守小庙阵地,杀伤大批敌人,受到上级嘉奖。1944年5月,在东阿牛角店战斗中,他亲手操炮摧毁敌火力点,搏斗中刺杀敌军10余人。1944年秋,在茌平刘望村战斗中,敌治安军前来增援,夺取我方机枪1挺。他率部从侧面快速接应,又夺回机枪,并击退敌人,俘敌200余人。此后,转战山东、河南等省,多次参加战斗。1945年底任冀鲁豫军区一纵十九旅五十五团参谋长。1947年,部队升编入野战军,随军挺进大别山。在万家店、椿杵岗、夹江追击敌炮兵营、柏林桥等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指挥果断,率部大获全胜。立特等大功1次,获得罗马怀表1块、金星钢笔1支、人民功臣上衣1件。1949年3月任十六军四十八师一四二团副团长。 同年9月,随部进军大西南。1950年,任川南军区四十八师一四二团副团长。率团转战川、湘等省,搜剿西南残匪。3月2日,在四川泸县桐子岭剿匪时光荣牺牲。 李国钧-博士生导师李国钧(1930-2001),河南临颍人。 1955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8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研究班并留校工作。198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主要领域为中国教育史和教育文献整理。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华大典》编委会委员及《教育体育典》主编等。参加、组织、主持并出版了各类科研成果二十余种,对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