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鹦鹉山
释义

§ 由来

鹦鹉山岩石 鹦鹉山本来叫做宝华山,传说山顶顶上曾经开过一朵五彩绚烂的宝石花。原来桂林是块宝地,稀奇古怪的宝物到处都是。宝华山对脸的铁封山埋藏着无数的金银财宝这是个个都晓得的了,宝华山右手边那座山宝藏更是丰富,不然怎么叫它做宝积山呢。

一天半夜里,宝华山顶忽然光芒四射,五颜六色的,映得半个天象出了彩霞。见着的人定睛一看,一朵芙蓉样水晶体的大花立在山顶上。于是一个传一个,一下子惊动了全城,大家都赶快爬起来看那朵奇花。不想城里头的大财主李半城见到了这朵宝石花竟起了歹心。这天夜晚,他领了家丁,带着鹞子和赶山狗,装着出去打猎的样子,偷偷摸摸地来到了宝华山下。正想分路上山,不料忽然下起雨来,他们就赶忙跑进宝华山旁的一个小山岩里去躲雨。李半城一伙人和畜生稀里呼噜地冲进了岩,将岩里头睡着的一个老头子吵醒了。老头子发现就是逼得他出来讨饭的活阎王李半城。原来这老头子前几年丧了老伴,问李半城借了几个钱来做埋葬费,不想这阎王债利上加利,越算越多,还了三年五载都还不清。后来老头子给李半城送到官里去,坐了几年牢,出来时自己那一小间破房子也给李半城占去了。没得办法,人老气力也衰了,只好日里头去耍鹦鹉讨几个钱来挨命,夜晚间就钻进这个岩洞里面来歇息。这下老头子见是活阎王,很是生气,就掉转脸抱着鹦鹉仍旧睡去了。

哪知那只给火光映照着的红嘴绿鹦哥一下就给李半城的贼眼睛瞄到了,他走到老头子身边,用脚踢踢他,横声横气地叫道:  “拿鹦鹉我看看!”老头子一听气得脸都青了,说:“你要肯讲道理就好了。捞总借你不过二两银子,还给你十两有零,房子也给你占去了,还害我坐了两年牢,这个帐还没有还清?你这人做事要讲良心啊!”李半城这号人有什么良心,他一口咬定说债未还清,要老头子交出鹦鹉来抵债。老头子当然不肯,李半城便唆起赶山狗去咬老头子,咬得老头子一身血肉模糊的倒在地下。家丁趁势将鹦鹉夺了过来,交了给李半城。李半城把鹦鹉抓在手里,左瞧右看,说:“好俊俏的鸟儿!宝石花未到手,先得了这一个活宝。这是好兆头呀!”说罢,他看见外面雨已经小了,便喝令家丁:“走,上山去!”那鹦鹉脱了李半城的手便飞呀飞的,直向宝华山顶飞去。李半城见了,就放起鹞子去追。那鹦鹉一飞飞到宝华山顶,便落在宝石花上,——这下子它就成了百鸟之王了。它见鹞子追来了,便张开清亮的喉咙叫道:“岩鹰岩鹰来来,叮死那鹞子狗奴才!”一下子飞来了几百只岩鹰,将鹞子叮得稀融巴烂,连一根毫毛都叮干净了。鹦鹉跟着又叫:“岩鹰岩鹰去去,啄死那坏蛋莫歇气!”那几百只岩鹰一下呼地铲了下来,将李半城、家丁和赶山狗啄得一点躯壳都不剩,阎罗王要帮活阎王翻生也没有法子了。

后来,在宝华山边小山岩前,就是老头子挨活阎王打死血淌满地那个地方,长出了一片石榴树,每年五月,开满了一树火红的石榴花,将山都映红了,就象当年宝石花映红了半边天一样。从那以后,鹦鹉就雄镇在山顶上,宝华山因此就改名鹦鹉山了。

§ 简介

摩崖石刻鹦鹉山位于叠彩山西北、中山北路西侧,与铁封山隔路相峙。鹦鹉山海拔269.3米,相对高度117米,长250米,宽130米,山体面积2.03公顷,其中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刻最为出名。

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位于南宋桂林城市图。摩崖在城北鹦鹉山南山腰。南宋末年,蒙古统治者兴兵进攻广西,素有“用兵遣将之枢机”的桂林,从南宋宝佑六年(1258)至咸淳八年(1272),历时14年时间,筑城防守。城池竣工后,便刻下此图。图高3.21米,宽2.98米。图上绘制了主要街巷和山川名胜,但以军营衙署和桥梁渡津为主,并且标有南定寨、戍军寨、戍将衙、望火楼、都作营、小教场、桂林驿、马军寨、右军寨、守兵寨等名称,展现一幅大军屯戍的军事重镇的图景。图额有记,详细记载了修城经过、城池尺寸和用工费料。该城图年代仅次于苏州现存的《平江府城图》,其规模之大居中国第一。

鹦鹉山公园座落于鹦鹉山西北麓,占地500余亩,位于南华县城龙泉路西端。从1988年以来,政府先后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进行修建,园内建有“来青阁”、“抱月亭”、“龙川轩”、“旱冰场”等一批景点和娱乐设施,特别是已经挂果的杨梅园、近20亩的水面景观和新建成的“鹦鹉茶苑”,使园内的基础设施得到了相应的完善,提高了公园的景观质量。

§ 沿革

风景区鹦鹉山占地425亩,地处龙川镇龙泉路西端,距320国道200米,距县城1千米。鹦鹉山因相传古时有鹦鹉在此筑巢而得名。曾被列为镇南州(南华县)的八景之一,题名“鹦鹉来青”。清朝,曾在山颠建盖“三宫殿”、“吕祖阁”和“土主庙”。许多墨客骚人都游览了鹦鹉山,并留下了许多诗句。

改革开放以后,南华县人民政府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鹦鹉山公园进行修建,现已初具规模。公园内现有“来青阁”、“抱月亭”、“龙川轩”、儿童乐园、旱冰场院、游乐场等一批景点和设施。南华县林业局林科站设于公园内,他们对原有的林木认真管护,并培育和引进了大量有价值的花木,使公园郁郁葱葱,四季长青。鹦鹉山民族生态公园的开发建设以鹦鹉山为载体,以彝族民俗、乡土文化为特征,从而适应旅游者体验彝族风情、休闲度假的需求。主要的建设内容:保护鹦鹉山现有的林木和草坪。增种作为“屏风”的树木、竹子和具有投资价值的树种,引进优良草种、花卉装点休闲场。突出“自然野趣”。在宝瓶湖畔、林中空地建筑3——10幢外部造型为彝族垛木房,内部设计为标准间的彝式别墅;以彝族土司楼为基本形式,菜式以彝族风味、南华地方特色为主,彝族礼仪待客,彝族歌舞伴餐,充分展示彝族饮食文化的风味餐厅。

§ 文化底蕴

整体概貌鹦鹉山气势雄伟,挺拔而壮丽。宝华山原名花山,盛夏季节黄色野花漫山遍野。每当宿鸟归巢,听轻风絮语,游人不由顿生隔世之感。那乳白色的岚气时浓时淡,变幻莫测;浓时如絮,淡时如烟,峰峦寺庙,时隐时现;如青春少女神秘的面纱,似九天仙女飘临凡间;溪水潺潺,松涛和鸣,莺声燕语,一切尽沉醉在浓淡相宜的晓岚霭气之中。游人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名人之士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庵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耳闻钟。”这是对鹦鹉山的真实写照。

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镌刻在鹁鸠山南麓石崖上。绘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同年刻石。绘图人和刻石人不详。图有一定的方位和比例,纵340厘米,横300厘米。除少数部位剥落外,图中的文字和线条大都清晰可辨。图上山川名胜较少,街坊只绘主要大街11条。而城壕建筑、军营、官署和桥梁津渡却绘得比较详细,是一幅带有军事性质的城市地图。城内各军事地物与地方官民建筑物之间有街道相互沟通。城门、城墙、城楼、官署、桥梁、山峰用写景法表示,形象逼真。军营用方框加注名称表示,街道用细直线表示。图正上方的题记详细记载了静江府城的修筑经过,城池大小及用料费工等情况。这样一幅富有特色、时代较早、保存又较为完整的大型城市地图,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对研究宋代城市建设、地方历史和军事布防以及中国地图学史具有重要价值。

§ 特色

传说中的宝石花鹦鹉山山峰奇巧,云雾飘杳,水若明镜,溪如玉带,怪石峥嵘,古木参天,步步是景,处处含情。春日,杏花怒放,灿若云霞;夏临,青峰浴水,花木繁茂;秋至,金风送爽,遍地金黄;冬来,群峰峭拔,山色空朦。无论阴晴云雾,季节交替,均各具情态。仿如置身书中,心无纤尘。蓝的天,白的云,青的山,绿的水,思绪仿佛凝固,意念渐渐地模糊,感觉如同卧于故乡的老樟树下,扑面而来的不是花香,而是山川灵秀的神气,沁人心脾。括苍山奇峰夹峙,山峦耸翠,峰峦错列,轻纱缭绕,霞落云飞,山影平湖,茂林翠竹,花草掩映,百鸟低徊。

这里山因水而雄峻飘逸,水因山而秀丽妩媚。树因云而朦胧生烟,云因树而若即若离。人感受到的是山水的清韵,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水色、山色、心色汇成蓝色的主调,烙在缙云的山水中,印在人们的心间。大自然竟然情有独钟,将山水神秀尽集于此地,形成了数百里的天然山水画廊。置身于山水画廊中,处处是书,这又岂止是丹青妙手所描绘的呢?真可谓缙云归来不看书。抛开一切烦嚣,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吧!与山水相依,在清幽绝俗的山水书廊中,心灵将得到净化。水如白练,白练绕山,缠绵的水使周围的山无疑多了几分风韵。[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