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韦尔斯
释义

§ 基本资料

韦尔斯

赫·乔·韦尔斯(1866~1946),毕业于英国皇家学院,任教于伦敦大学,曾在赫胥黎的实验室工作,后转入新闻工作,从事科学和文学的研究,是英国费边社的成员。他著有《时间机器》、《隐身人》、《当睡着的人醒来时》和《不灭的火焰》等多种科幻小说以及其它许多著述。1918年他尝试编写本书。1920和1934年曾两次访问苏联,先后会晤了列宁、斯大林。

说韦尔斯是奇人,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首先,他在不足80年的人生中创作了一二百部作品,在年近七 旬之后仍以平均每年不下两部的速度进行创作。这些作品中,不下十部仍在不断被重印,近十次被拍成电影 上演。它们涉及科学、文学、社会、政治、战争等各个领域。一个取得了如此惊人成就的人,竟然主要靠自学,靠其广泛阅读的习惯而成才,这难道还不神奇吗?

韦尔斯全名赫伯特·乔治·韦尔斯,1866年9月21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布伦莱一个下层中产阶级家庭。父 亲是一家小商店老板,母亲一直在附近的厄帕克庄园任管家。7岁那年,他进入布伦莱的莫利学校读书。不 过,韦尔斯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甚至在还是一个婴孩时,特别吵闹的他就对事物有着非常敏锐的感 觉,总是强烈地表现自己的情绪要求。这种性格致使他接受的教育不系统、不连续。14岁时他就离开了该 校,开始步入社会,到温莎和绍斯西的布店当学徒,一干就是四年。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并不美好,后来他曾 在《客栈》一书中记录过这种让人深恶痛绝的生活。1883年,他再次反叛,到一所私立学校任教。一年之 后,由于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奖学金,到南肯辛顿科技师范学校(后来的皇家学院)学习生物学,成为著名 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学生。韦尔斯对生物学的兴趣,以及他对进化论的迷恋,都来自赫胥黎的 影响。在大学期间,韦尔斯创办并主编过《科学学校杂志》。但到了第二年他就对这所大学的教育感到厌 倦。1887年,未拿到学位,他便离开了学校,又到一所私立学校教了四年生物,直到1890年拿到伦敦大学理 学学士学位。1891年,韦尔斯开始在伦敦发展,在一所函授学院教书。他与表妹伊莎贝尔结了婚,但这一婚 姻为时非常短暂,不久两人分了手,韦尔斯与他的一位学生埃米·凯瑟琳·罗宾斯重结连理。此后,他放弃 了教师职位,开始在小说创作方面发展。

韦尔斯的创作生涯始于1891年在《双周评论》上发表的《珍品的重现》一文。1893年,其第一部著作 《生物学读本》出版。1895年,《时间机器》使他一举成名。此后几部更为成功的著作,《莫罗博士之 岛》、《隐形人》、《世界上的战争》、《当睡着的人醒来时》、《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和《空中战争》 等,确立了他作为科学小说作家的声誉。这些作品还使他在美国成为名人。读者面很广的《时尚杂志》 (Cosmopolitan)连载了《世界上的战争》和《月球上的第一批人》,《科利尔杂志》(Collier's Magazine)、《新共和》(New Republic)和《星期六晚邮报》(Saturday Evening Post)等也刊载了他的 作品。一时间韦尔斯稿约不断,几十家报刊、出版社抢着他的文稿。

韦尔斯的文学创作可以划分几个方面。上面提到的几部书反映了他早期创作的成果。这些作品都是一些 与科学相关的作品,可称作科幻小说。它们是韦尔斯众多作品中最为现代读者所熟悉的,其中充满了想像和 迷人的推测、猜想,具体体现了他那一时代人们的政治和社会信念。书中预言了科学创造提供的机会,预见 到了坦克、原子弹等现代武器的发明,并发出了关于其危险性的警告。但韦尔斯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 就。自1900年开始,他以正规小说形式写作,由想像转向社会现实,创作了第一部非科学类小说——《爱与刘 易斯先生》,写他在南肯辛顿的学生生活,关注男女之间的关系,并把性当作这一关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评论家认为这部书及韦尔斯的其他作品给英国小说带来了活力,韦尔斯也因此被认可为作家。他还创作了其 他成功的半自传体小说,如《客栈》、《托诺一邦盖》、《波利先生的故事》、《恩典》等。这些小说讽刺 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秩序和支持它的正统派意识,被认为代表着韦尔斯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作为一个对社会负有强烈责任感的作家,韦尔斯创作了大量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作品,提出了许多很有见 地的思想。他渴望直言不讳地批判过去,希望像先知那样写出一些作品来。《预测》、《未来的发现》、 《创造中的人类》、《机械和科学发展对人类生活和思想可能产生的作用》、《现代乌托邦》、《生命科 学》、《世界史纲》和《未来事件的形成》等,这些作品使韦尔斯获得了对预言家的称号。身处动荡不安的 时代,尤其是面对两次世界大战,他撰写了大量政论性作品,如《布特林先生看穿了它》、《工作、财富和 幸福》、《公开的密谋:世界革命的蓝图》等。他对频繁的战争忧虑重重,认为这会毁了世界文明。他曾渴 望用战争制止战争,但战后的各种和约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世界——这是那一时代许 多人的理想,但结果并不令人乐观。韦尔斯很早就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曾参加英国激进的政治派别费边 社,试图把它扩大,致力于宣传和群众运动,但因萧伯纳和西德尼·韦布夫妇等资深成员的反对而落败。他 曾数度访问苏联,与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等进行过交谈,但苏联的发展令他失望。韦尔斯相信未来将是“ 教育与灾祸之间的竞赛”,解决世界灾祸的办法是进行世界性的教育。按照他的梦想,国际联盟能够消除世界 秩序不稳定的危险,创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但其晚年世界危机的日益加剧,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 发,让他几近绝望。结果他愈来愈陷入悲观主义的情绪之中,《威廉·克里索尔德的世界》、《即将来临事 物的形态》、《世界大脑》、《走投无路的心灵》以及他最后一部有持久价值的著作《自传实验》,都表达 了他对人类未来前景的悲观态度。

不过,虽然他对未来不无悲观,但仍是一个行动主义者,而非消极等待。在此,我们不妨引用韦尔斯自 己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段话来看看他的信念:“如果我有点像社会平等论者的话,这……是因为我要使机会 普遍,不让一个有价值的人失掉机会。如果我要求经济上的变革的话,那是因为目前的制度保护而且培植着 一大群挥霍的浪子……如果我反对民族主义和战争的话,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东西意味着精力的巨大浪费,而 且还因为它们维系着一大堆盲目的纪律和忠诚的教条,以及各种各样的旗帜、制服和阅兵式;我反对民族主 义和战争,还因为它们把我们的生命置于一些受过训练的傻瓜的摆布之下。如果说军国主义和战争不比幼稚 可笑的东西更可怕的话,它们至少也是一种十分幼稚可笑的东西。……我的政治思想是一个公开的图谋,其 目的是加快这些讨厌的、浪费的、邪恶的东西——民族主义和战争——的消灭,结束这个和那个帝国,并建立起 一个全人类的帝国来。”他笃信科学的价值,“正是在科学领域里,我找到了那种对伟大目标的大公无私的忠 诚,我希望这种忠诚最后能扩展到人类活动的整个领域中去。也正是在科学领域中,我发现了不同种族、不 同肤色的人相互合作,来增长人类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成为科学的自由国度里的公民”。固然,“世界在过去 几年里显然变得更黑暗、更危险了。在广大的地区里,公开的言论自由消失了;混战厮杀、大量的自然资源 的浪费和经济生活的分崩瓦解愈来愈严重。暴力已经向世界和平进逼;人类文明生活的水平显著地在下降。 我们许多人对苏俄的生活方式所怀有的希望已逐渐消失,几乎化为乌有了”,正因为如此,“采取积极行动来 阻止这种衰败现象的要求,比以往更加迫切了”。我们“必须构想出一个可以接受新世界的远景。要工作,要 努力工作,产生出一个经过探究、试验和考验的共同计划,把人类的思想统一在一个世界的新秩序里!…… 任何更美好的生活的基础必须是一种教育革命,一种新的百科全书主义,一种新的精神方面的统一平衡;不 能做到这一点,人类就必定灭亡”。1946年8月13日,韦尔斯与世长辞,当时他正主持一个研究如何应对核战 争的种种危险的项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