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陵虎符
释义

§ 简介

虎符阳陵虎符是秦国调兵用的凭证。兵符用青铜铸成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此兵符右半存皇帝处,左半存驻扎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的统兵将领处,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符节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 形态特征

阳陵虎符用青铜铸,可中分为二,沿虎符脊线虎颈至胯间,左右符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书曰:“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虽字径不逾厘米,却字字清晰,谨严浑厚,骨劲肉丰,风格端庄,笔法圆转,大有寻丈之势,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当为秦书中的珍品。

形为伏虎卧地,昂首前视,长尾曲翘,四足向前平伸,神态逼真,威武生动,整体形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 秦国“虎符”

专家考证,虎符均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领军队的将领。已发现的虎符都是秦国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阳陵虎符。

秦杜虎符:1973年在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的,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有一小孔,虎作走动形,尾端卷曲。锗金铭文九行、四十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铭文最后一句,其意思是:如果军情紧急。不必等会符,可以举烽火报讯,立即行动。

新郭虎符: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

阳陵虎符,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个虎符的铭文大致相同,有一点不同令人注意。新郭虎符,铭文称右在王,秦杜虎符称右在君,而秦阳陵虎符则称右在皇帝,说明这三个虎符出于秦的三个不同年代。秦国的国君先是称王,这说明新郭虎符是在秦初制作;秦国只有惠文君一人称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时制作的;秦始皇开始称皇帝,故阳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后制作的。[1]

§ 历史作用

虎符亦称兵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兵遣将的信物,多以铜铸而成。

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传为姜子牙发明,春秋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考古实物所见最早均为秦虎符,其中阳陵错金铜虎符是最为珍贵的一枚。因虎为“百兽之尊”,以其凶猛和百战百胜而被崇拜,于是标志军权的兵符便被铸造成虎形,由此得名“虎符”。虎符分为对称的左右两个半符,一半留存中央,另一半则由在外统兵的将领保存,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通常只有见到中央留存的那半符和将领之半符勘合验真后,将领方可按指令调动兵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