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迎喜节 |
释义 | § 概述 迎喜节 迎喜节 春节后,民间习惯选择第一个吉日,外出郊游,称为迎喜节,亦称游喜神。 § 风俗 这天,大人小孩赶着牛马驴骡等家畜或驾驶农用运输车,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前进。爱养鸽子的年轻人还要提上鸽笼。进入旷野以后,老年人要举行礼仪。一般程序为:领头人先从木盘内取出各种祭物,呈品字形在地上摆供。然后用手垒三个小土堆,中间代表天神,左边代表地神,右边代表喜神。土堆上各插香三炷,烧纸三张。大家三跪九拜,祈祷喜神保佑、出门顺利等等。小孩子则要鸣放鞭炮,鸽子满天飞舞,家畜要任其自由撒欢奔跑。所有人还要放开嗓子,呐喊几声。爱唱的则尽情高歌。真是人欢马叫、歌舞升平。迎喜神,若能惊起一只野兔或山鸡,则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庆。就是看见喜鹊、麻雀等小鸟,也是一种好的兆头。回家的时候,老人们习惯捡根柴,取谐音财,意喻招财进宝。 这一天,民间还要举行隆重的拜财神活动。不少地方,习惯到河里担水。吕梁地区迎喜神,盛行在郊外相邀饮酒,《石楼县志》就记叙说:“遇首吉,出门携酒肴、香、炮,罗拜坐次,谓之‘迎喜神’”。临县一带,至今流传着迎喜神歌曲:“粘户红笺墨色新,衣冠揖让蔼然亲。香灯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迎喜神。”反映了历史上迎喜神的热闹。 迎喜神的日子,一般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晋北地区习惯选择在春节后的戊日或癸日。吕梁地区一般在正月初一日或初二日进行。晋南的霍县等地则在正月初三日游喜神。 春节后,姑娘要偕姑爷回娘家拜年。南部地区多习惯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北部地区多讲究正月初三回娘家,民谚有“正月初二、三,路上尽是小生和小旦”。大同一带,历史上又有正月初一日招待新女婿的传统。《大同县志》记载:“元旦,天大昕,外戚友朋亦交贺,待以茶酒,惟新婿以馔。”姑娘回娘家拜年,要携带丰盛的礼品。除烟、酒、点心、糖、果及土特产品以外,主要是腊月里精心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馍,要分送娘家各门亲戚。借此机会,夸露自已的灵巧手艺。晋南地区姑爷上门,习惯用火锅招待,内放白菜、豆腐、银耳、猴头、虾米、木耳、海参、鱿鱼等等,最上层是烧熟后切下的大片猪肉,整整齐齐,排放四周。俗话说,“丈母娘待女婿,啥也舍得。”晋北地区,民间招待姑爷,则要新包饺子吃,讲究大肉大葱,吃进嘴里,还要往外流油,才算满意。 春节后,要送祖宗,就是将年前请回来的象征列祖列宗的牌位送到坟地焚烧、摆供,进行安置。挂云谱的人像,则要把它收藏好。有的地方,讲究“人三鬼四”,送祖宗,在初四日进行。也有的地方是讲究“人双鬼单”,送祖宗在初三日进行。在时间问题上,全省没有明确的界线。有些地方,还讲究姑娘回娘家,不能看到旺火架子。所以要收拾整理、清扫院落,干干净净欢迎姑爷上门拜年。但也有的地方却讲究正月初五日以前不扫院,扫院则是破财。今天已不象历史上那样严格遵守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