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昌英 |
释义 | § 人物简介 原居八步桥耿境坝,后迁转步枫树塘。幼年在家读私塾,后入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学英语。民国5年(1916),自费入英国爱丁堡大学研习英国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0年回国,与经济学家杨端六结婚。后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教授英国文学史。袁博览西欧、北欧戏剧名著,吸取西方戏剧创作的长外,写出三幕剧《孔雀东南飞》,用西方戏剧形式表现中国历史题材作品。继又创作《活诗人》、《究竟谁是报帚星》、《人之道》、《结婚前的一吻》、《饮马长城窟》等10多个剧本,后编辑出版两大剧作集。 [1] § 经历 民国15年,入法国巴黎大学,两年后学成归国,任上海中国公学教授。民国21年,开始任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讲授英法文学史、戏剧史和名著选读25年。所著《法国文学史》出版后,被国内各大学选为教材,15年中重印4次。所著《法国文字》、《西洋音乐史》、《玛亭》、《痛苦的灵魂》等著作亦相继出版。袁兼长散文和小说,其作品分别发表在《现代评论》、《现代文艺》等杂志,后分别编入《山居散墨》、《行年四十》两本散文集。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再感想》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抗日战争期间,储安平教授和端木露西女士为袁昌英编辑出版散文精选本《友谊》。1929年,出版小说集《牛》。 民国37年3月,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民国38年5月,武汉解放后,将毛泽东部分诗词译成英文,传播国外。年近60高龄,仍孜孜攻读俄语,并翻译不少资料。还用英文写作和出版《中国的爱国文学》,向西方读者介绍爱国诗人屈原、杜甫、辛弃疾、岳飞、陆游、文天祥及其作品。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武汉市政协委员。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当选武汉市文联执行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屡遭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后被遗送回乡。1973年4月病逝故里。1978年改正。 § 作品 著有话剧剧本《孔雀东南飞》、《饮马长城窟》,文集《袁昌英作品选》、《袁昌英文选》、《袁昌英散文选集》,散文集《山居散墨》、《行年四十》,专著《法兰西文学》、《西洋音乐史》,译著《玛婷,痛苦的灵魂》等。 人物评论 她在话剧创作方面有很好的功底和很高的创作水准,同时精通外文,博览中外群书,并可以化为己用,是一个知名的剧作家。 《孔雀东南飞》则是代表,这部“借旧题创新作”的剧本,突出伉俪爱与亲子情之间的矛盾,给焦母以同情。她的剧本的新意,给沉闷的剧坛带来了新气息,受到了世人的关注。阿英、苏雪林对这只爱丁堡飞出的“孔雀”都给予热情而中肯的评论。 她的散文创作,最大特色是融合中西文化,进行了抒情哲理化的探索。 她的散文《游新都后的感想》,与朱自清、俞平伯的两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文坛誉为鼎足而三,其艺术技巧已达到与朱、俞并列的地步。 袁昌英还是一个热忱的爱国学人,抗日战争开始,她把多年积蓄的很大一笔钱捐给国家支持抗日。 袁昌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翻译家,生前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课余时间她写剧本、小说,散文,均有所成就。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袁昌英散文选集》,全集选的文章共有十三篇。文章虽然选的不多,但通读后,是能够了解袁昌英散文的写作特点。 她的散文大多以议论见长。如《关于莎乐美》、《论女子留学的必要》、《在法律上平等》等文章。这些散文没有地道的抒情风味,由于说理透彻,写作运用巧妙,加之语言活泼,读这类文章并不感到枯燥,有一种淋漓快畅的感受。《论女子留学的必要》一文中开头先说自己日思梦想出国留学为引题,于是她便从人类两性到社会文明需要的角度一一说开去,竭力举出事例来说明国家应该多送女子留学应给与男子并驾齐驱的好处。 袁昌英的观点虽然是以一个女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但她这种真诚的感情,是在抨击当时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同时,分明深深系着对祖国前途的担忧与女同胞命运的深沉思索,这种爱祖国的高尚情怀是饱含深情的,是情透纸背的。文中对男女两性共存发展写得很精彩:“女子性情本是柔的,如果没有强健的感化力去激励她们,她们将成为一班畏蒽无用的人了。男子的性情意志本是刚强的,如果没有柔和的感化力去缓和他们的本性,他们就易流于蛮横不守法,或流于烦闷、抑郁、无生气。”这样的感悟,既有坚定,又有情怀,让我的心也跟着颤动。其实人类社会的文明是男女两性共同支撑这个世界的。两性共存,缺一不可。倘若偏离一性,一个完整的文明和谐的社会能够前进发展吗?袁昌英这类散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并存,确实令人深思叫绝。其实,袁昌英的议论说理有其独特一面,其广博的知识和心理的分析,字里行间时时充满了睿智。 如《行年四十》将人的心理素质和阅历以及四十前忙于建家立业忙于彼命,分析得十分透彻。“四十是生命向上的最后挣扎,说得露骨一点,在四十以前,人与一般生物的悬殊是比较有限的,他的一大部分生活力都被那创造新生命的意识霸占了去,做它的工作,所以他的行动大半不能自主。”那么四十以后呢?她说:“经过生命力最后大挣扎的战争得到了平衡,于是他的心境就如一泓秋水,明净澄澈,不波不兴,幽闲自在的接受天地宇宙间一切事物,而加以淡化的反映。一生有意义的生活才真正开始”。一问一答,有趣有理,贴切的感知使我真正领悟了人在四十刚刚是生命之花盛开的时节,同时又感受到时间是无比的珍贵,匆匆而过的时光给我留下难以挽回的感慨。阅读袁昌英的散文,我了解到袁昌英学识非常广博,知识面很宽,深情的文字里其旁征博引不掉“书袋”,信手写景具形象之美。 无论是以议论为主的《漫谈友谊》,还是游记体《游新洪都后的感想》都有写景抒情的精彩片段。“记得一个晚秋的午后,一轮偌大的金球斜挂在碧天如玉的迤西。我和一个女友坐在一片疏林下谈天,眼见着金球的一侧,屹然蜿蜒着一条金辉灿烂的万里长城,另一边则是峨山金顶美幻化的侧景,峥然嵘然而巍巍然;同时一股股有温渥又清新的金晖,如万里探照灯般,射过头上的枝叶,直透入我们愉快的心情。”(《漫谈友谊》)既写景,又抒情,把人与人的友谊之情渲染的温情温馨,与天地合二为一。《巴黎的一夜》、《再游新都的感想》、《成都.灌县.青城山纪游》等游记见闻延续了袁昌英朴素纯美的文字风格,文中所见所闻所感,那行云流水般的笔触,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此类文章读来不嫌冗长,让人在饱览山川秀色之余,心灵得到了沉淀和净化。 名篇赏析 游新都后的感想 这股南风的来势,真不可挡!竟把我吹送到新都去住了几天。在拜访亲友以及酬酢清谈之外,我还捉住了些时间去游览新旧名胜。秦淮河畔仍是些清瘦的垂杨与泣柳,在那里相对凄然,仿佛怨诉春风的多事,暗示生命的悲凉。那些黑瘪枯蒿的船只也仍然在那里执行它们存在的使命。臭污混浊的煤炭水自然也还是孜孜流着。只有人─—万物之灵的人─—却另呈一番新气象。肩章灿烂的兵将,西服或长衫的先生,旗袍或短装的妇女,都在那里生气勃勃地喜气洋洋地追扑着小巧伶俐、时而逃避、时而在握的快乐神。他们的全副精神都集中在龙井的清香、花雕的芳馥、言语的热烘、野草的青嫩、桃李的芳艳、功名事业的陶醉。那自然!人生是这些事,这些事就是人生! 鸡鸣寺前也一样的有两种气象:硕大宏敞的玄武湖满披着蔓延无忌的苇芦及浮萍,表露一种深沉忍毅的闷态,似乎在埋怨始造它的人的没出息,生出不肖的子孙来,让它这样老耄龙钟的身体感受荆芦野棘的欺凌;前面的丛山峻岭也是沉毅不可亲近的在那里咬住牙根硬受着自己裸体暴露的羞辱。只有茶楼上的人却欢天喜地在那里剥瓜子、饮清茶、吞汤面─—高谈阔论,嬉笑诙谐,俨然天地间的主宰是他门做定了的。 走上伟大雄壮的台城,我们的视野却顿然更变了形象。这里有的是寂寞!是荒凉!是壮观!人们许是畏忌梁武帝的幽魂来缠绕的缘故吧,都不肯来与这夺魄惊心的古城相接近。然而我们民族精神的伟大更在何处这样块然流露在宇宙之间呢?喔!我们的脚踏着的是什么?岂不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无数量的砖石所砌成的城墙吗?试问这砖石那一块不是人的汗血造成的?试问这绵延不断。横亘于天地间的大城,那一寸那一步,不是人的精血堆成的?脚、轻点放步吧,我们祖宗的血汗,你应当尊敬爱惜些。心,你只管震颤,将你激昂慷慨的节奏,来鼓醒,来追和千百年中曾在这里剧烈动颤过的心的节奏。性灵,至少在这一瞬之中,你应当与你已往的千万同胞共祝一觞不朽的生命。他们已经染指过了他们瞬息中生存的甘苦。你现在正在咀嚼着─—苦吗?甜吗?我那里敢代你说出来。你是最害羞、最胆怯、最不肯将你的真实暴露给人的。我如果替你说出来,你一定要老羞成怒的对付我呵!─—你以后更有继承者。继承者之后再又有继承者。在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时间中,你们各个的生命虽然明日黄花,然而合起来在这伟迹上及其他不朽的事业上你们都可得着共同的永生!清风是美酒,白光是金杯,只管尽量的多饮几杯! 对着古迹,我有的是追慕、怀忆、神驰。对着新名胜,许是与我更接近的缘故,我的情绪与精神就完全两样了。欣赏之中总不免批评神的闯入。新名胜之中,自然首推中山陵墓。因为急欲一面的情热,我和朋友竟不避新雨后泞烂的道路,驱着车,去尽兴的拜赏了一番。数里之遥,在车上,我们就眺见了前面山腰上块然几道白光在发耀,恍若浪山苍翠中忽然涌出一般白涛,皖洁辉煌的。以位置而论,中山墓自然较明孝陵高些。然而就一路上去的气魄而言,我却不敢说前者比后者雄壮些。孝陵的大处,令人精神惊撼处就是一路上排列的那些翁仲、石象、石马。在它们肃然看守之中,我们经过时,自然而然的感觉一种神秘、一种浩然的气魄。向中山墓驱进之时,我们的精神并没有感着偌大的摇撼。许是正路还未竣工,我们所经过的是侧路吧,但是一到了墓前的石阶上,往下眺望时,我们才领略了它这一望千里无涯的壮观!这个位置才真不愧代表孙先生的伟大人格、宏远意志、硕壮魄力。然而我们觉得仍然好中不足。假如这全国人所尊敬的国父的墓能建筑在更高的地点或索性在山岭上,一目无涯的望下来,那岂不更能代表他那将全人类一视同仁的气魄吗?间接的岂不更能代表我们这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吗?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常是在它的纪念胜迹上面看得出来。在这上面多花几百万银钱确是值得的事!这建筑的本身虽然也有优点─—如材料的良美之类─—但是在形式上讲起来,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国父墓。石阶太狭,趋势太陡,祭堂也不够宽宏巍峨,墓与祭堂连在一块更减少不少的气魄。我们觉得正墓如果再上一层,中间隔离一层敞地,看上去,一定更雄伟些。然而这不过是私人的评断与理想。将来这个纪念胜迹完全竣工之后,我们希望它给与人的印象要比我们这次所得的要深刻、要动人些。在这形象粗定之时,我们自然看不出它的全壁的优美。 男女金陵大学及江苏大学自然亦是新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在这同一城池内参观而比较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大学,觉得十分有趣,十分有益,因为它们就是西洋民族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一个巧小精干,实事求是;一个好高务远,气魄浩然。先就建筑而论,女子金陵大学的中西合壁式的构造,立在绿叶浓荫的花园茂林中真是巍然一座宫殿,俨然一所世外桃源的仙居,它的外貌的形式美;是它那红、黑、灰各种颜色的配合的得法;是它那支干的匀称,位置的合宜;是它那中国曲线建筑的飘逸潇洒的气质战胜了西洋直线的笨重气概。男金陵大学则大大不然。它的建筑的原则是与女子金陵大学一个样:采用中西合壁的办法;然而成绩却两造极端。女子金陵大学给我们一种惟美的、静肃的、逸致的印象。男金陵大学,却令人看了不禁要发笑,一种不舒服、不自然的情绪冲挤到心上来。我起初还是莫解其故,及至立住足、凝神的看了个究竟,才释然而悟。呵!我捉住了它的所以然了。这里不是明明白白站着一个着西服的西洋男子,头上却戴上一顶中国式的青缎瓜皮小帽吗?一点儿不错,它令人好笑的是它那帽子与衣服格格不相入的样子。中西建筑合壁办法:用在女子金陵大学上面则高尚自然,别致幽雅,在男子金陵大学上则发生这种奇离的印象,是亦幸与不幸,工与不工之分而已呵!至于江苏大学,形势虽然浩大,地盘虽然宽阔,屋宇虽然繁多,然而却讲不上建筑上综合的调和美。这里一栋红的、那里一栋白的、再那里又一栋灰的、黑的……这里是西洋式、那里是中国式,再那里又是不中、不西式……东边一座,西北边一座、不东不西、不南不北又一座……一言以蔽之曰零乱拉杂而已。中国人做事素来没有计划,只图远大的脾气,由此可以见其梗概了。中国土地广阔,人民繁多,然而政治纷歧,秩序荡然的情景,算是被这学府的外貌象征出来了。 三大学的外貌如此,内容却不敢妄加评断。不过就我们局外人的立足点看去,也可窥见许多殊异的地方。在女子金陵大学求学的人真是前世修来合该享受几年公主的生活。它的里面的设备与陈设的富丽,就是拿欧洲什么女子大学来比,也只有过而无不及的。我们一路参观,一路耿耿为怀的是:这一班青年女子习惯了这样华侈的生活,将来回到贫困的中国社会里面,怕不容易相安,还许反因教育而惹起一生的烦苦呢。再者教会的学校都有一种共同的缺点,就是它们教出来的学生多不适于中国社会的应用;它们注重洋文化,轻视国粹,它们好像国中之国,独自为政,不管学生所学的于她们将来对于本国社会的贡献,需要不需要,适用不适用,只顾贯注的将西洋货输到她们脑子内去。我们希望教会学校多与中国社会接洽,让学生去寻找她们对于社会切身的问题去问学,不必将我们好好的青年去造成一些纯西化的只会说外国话的女子。 男子金陵大学农科的成绩却真是斐然可观。三四年来对于森林农业的研究调查的具体成绩都历历可数:对于中国花草标本的收集已经有五千种、万余张之多,树木标本亦有三千种之普,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已有十七省了,考查后写成了的报告图书亦不下十余种。尚有什么测量淮河流域的图表!什么新发明的量水机,令人看了真不能不惊叹他们师生的努力。听说江苏大学的农科也办得极有精彩,极有成绩,可惜我们没有看到,不能拿来与金陵比衡一下。男子金陵大学图书馆所存的中外图书共有十万零五千多本。这总算像个样子了!听说江苏大学还不到此数。这是我们盼望当局极力注意的事。假如这样一个硕大重要的学府还让师生感觉图书不足之苦,那真是不应该之至。学府大部分的生命应该维系在图书与仪器上面。没有它们,自然学也无从学,问也无从问的了。江苏大学自然科学院新近添置了许多机器与仪器。给以相当时期的恢复与预备,前程总当是无限量的。以气魄与可能性而论,江苏大学自然远过金陵。让我们翘趾仰望着它的未来的光荣吧。 旧名胜也好,新名胜也好,新文化也好,我都与你们暂时分别了。何时再来瞻仰你们的芳容,我却不敢预言的了。我现在又回到这尘埃满目,钱臭通衢的上海了。新都呵,你的油然嫩翠到处花香的美貌此刻仍在我心眼中闪灼着,嫣笑着!你有的是动人的古迹、新鲜的空气、明静的远山、荡漾的绿湖、欢喜的鸟声、缘得沁心的园地!这是何等令人怀慕呵! 相关图书 飞回的孔雀:袁昌英 作 者:杨静远 编选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1 版 次:1 页 数:216 飞回的孔雀 字 数:130000 印刷时间:2002-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漫忆女作家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与袁昌英有亲身接触和交往的人写的文章数十篇。 其中有她的同学、同事、同辈作家的回忆文章,有报刊记者、编辑写的访问记等等。 这些文章真实生动地记叙了袁昌英各个时期的情思,从不同的角度描摹了袁昌英高洁的人品,文品,展示了袁昌英的风采,颇值得一读。 目录 一 记袁昌英女士 二 挚友袁昌英 三 怀念袁昌英教授 四 怀念母校武大讲授基础课的诸位老师(节选) 五 昌英老师音容宛在 六 记珞珈三杰 七 恩师遗我莎翁情 八 《欧行日记》中的杨太太 九 致杨静远 十 致杨静远 十一 致俞润泉(摘录) 十二 癸卯清明故教授袁昌英先生扫墓小记 十三 母亲袁昌英 十四 湖南最早的现代女作家袁昌英 十五 忆外祖母袁昌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