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由联想法 |
释义 | § 基本概述 自由联想法荣格最初是布楼勒的助手,在联想心理学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套“联想测验”的方法。这套方法,不但对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可以在犯罪刑侦工作方面提供有用的线索。例如,有一名罪犯在夜间作案时,将一支蜡烛插在一个牛奶瓶内照明进行盗窃。 在被拘捕后拒不交待事实经过,于是命令他作联想测验。具体方法是检验者说出一个词,令他立即回答所想到的另一个词。开始时,先用一些无关的词,如“天”,答以“地”;“父亲→母亲”;“鲜花→草地”;“黑→白”;“巴黎→纽约”等等,然后突然提到“蜡烛”,这名盗窃犯即答以“牛奶瓶”;就这样,通过该测验最后侦破了这件盗窃案。这是利用联想测验来进行刑事侦察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是在被试者进行迅速联想时,往往会暴露出内心潜隐的思想缘故。后来荣格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吸引,成了精神分析学派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弗洛伊德在抛弃催眠术方法之后,采用自由联想法来治疗神经症病人,很可能受到布楼勒与荣格等人工作的一定影响。 § 具体方法 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的具体做法是:让病人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治疗医生则坐在病人身后,倾听他的讲话。事前要让病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医生对谈话内容保证为他保密。鼓励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价值最大。 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病人为主,医生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医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一般来说,医生往往鼓励病人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自由联想法的最终目的,是发掘病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他们带到意识域,使病人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 § 病例分析 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的疗程颇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持续时间约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1至2次),不能只进行几次就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事先应向病人说明这点而取得较好的合作。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发生阻抗、移情或反复现象。要鼓励病人坚持信心,以达到彻底解决其心理症结而痊愈的目的。自由联想法精神分析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各类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与心身性疾病等病人,也可用于部分早期或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但不适用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躁郁症与偏执性精神病等病人。 以下,介绍用自由联想法治疗一例恐怖病的病例: 病人男,21岁,未婚,大学生。主要症状表现为对。“女性恐怖”,害怕接触女同学,怕看到她们的身体;以后发展到怕看一切中青年妇女,包括女性亲友。因此不敢进入教室、学校,后来不敢上街而只好休学回家闭门不出。自己也认识到这种恐惧心理荒唐可笑,然而却无法自我控制,为此感到十分焦虑与抑郁,并继发消极自杀观念。先给予阿米替林、氯丙咪嗪等抗抑郁剂无效,遂决定给他进行精神分析治疗(自由联想法),持续时间约4个月,共进行30余次(每周2次,配合服用阿米替林、多虑平与舒乐安定)。在治疗过程中,鼓励病人尽力回忆他的童年、青少年与过去的经历;也曾出现过几次阻抗与反复现象,然而最后获得痊愈,以后未再复发。 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这位病人暴露了他在幼年时对女性身体(尤其是下身)曾发生过强烈的好奇性与兴趣,曾经偷看过(女)保姆换衣服,还曾在一次游戏时钻到一年长的表姐裙子下面去窥视。特别是还有一次(夏天)在偷看母亲洗澡时,被其父亲发现后受到毒打,就不敢再这样干了。以后,长大成人这段经历也就淡忘。有一天他在大学中参加运动会时,突然发现同班级一女同学在表演跳舞时裙子飘起来,所穿的三角裤与过去那位表姐颜色完全一样(紫色的),在引起强烈性兴奋后立即产生了严重罪恶感。害怕再看到这位女同学的裙子与下身,以后就泛化为害怕看到所有女性的下身或其下部衣着,结果形成了他这种特殊形式的恐怖症。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来看,造成这位青年人恐怖症的潜意识内容与他幼年期的性好奇(窥阴冲动)、伊谛普斯情结、严重的罪恶感与阉割焦虑等明显有关;这些都是病人自己不能觉察或意识到的。在经过长期谈话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我们对他进行了基本的性知识教育,使他理解到人们正常的性心理发展过程,认识到在性蕾期的性好奇与伊谛普斯情结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解除了他的罪恶感与焦虑恐惧心理,并通过其它辅助性心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产生背景 自由联想法物理学家及神秘主义者帕拉塞尔苏斯(P.A.Paraclsus,1493-1541)首创磁石说。范·赫尔蒙特(J.B.VanHelmont,1577-1644)提倡动物磁力说,赫尔蒙特之后,欧洲有人以手的抚摩或不接触为病人治疗。 麦斯麦(F.A.Mesmer,1734-1815)发明“麦斯麦术(Mesmerism)”,在巴黎用“魔柜”曾治愈了一些精神神经症患者,但是麦斯麦对自己治疗方法中什么是重要的一无所知。之后,一些人继续研究和运用了麦斯麦术,其中埃斯代尔(J.Esdaile,1808-1859)发现,在催眠麻醉下施于象皮症(elephantiasis)的长时间的复杂手术,乃是动机性的,患者没有痛感是因为不愿意感受痛。 1843年,布雷德(J.Braid,约为1795-1860)之《神经催眠术,即神经睡眠的理论基础》一书发表,他称麦斯麦的昏睡为神经性睡眠,他以神经催眠术(neury-pnology)称其基本学说。布雷德认为,催眠是一种单一观念(monoideism),即全神贯注于一个特殊观念或一个具有如此强度的观念,以致记忆常难从睡眠带入觉醒状态。 1860年,李厄保(A.A.Lièbeault,1823-1904)开始研究催眠术,1864年定居南锡,1866年刊行《睡眠及其类似状态》一书,1882年转化伯恩海姆(H.Bernheim,1837-1919)信仰催眠术,南锡派诞生。 1870年,沙柯(J.M.Charcot,1825-1893)治疗癔症患者,1872年,开始研究催眠术,1882年沙柯在科学院的研究报告表明:易受催眠性(hypnotizability)是癔症的特征,癔症状况的根源基本上在于一种生理的或体质上的先定倾向 1890年,南锡派证明,沙柯的说法有错误,而指出催眠状态有赖于暗示性(suggestibility),而暗示性并不是精神神经症的症状。 1880-1882年,布洛伊尔(J.Breuer,1842-1925)治疗一位21岁的年轻女子,这位年轻的女病人患有严重的癔症障碍:挛缩、感觉缺失,神经过敏咳嗽,幻觉,不能进食饮水、语言障碍等。当病人在催眠状态中,幻觉似地回忆起一个过去的情境,自由地表达她的情绪和最初压抑的心理活动,这种症状便消除而不再复发。这种方法,布洛伊尔称“宣泄法”(cathartic),也应是催眠下的谈疗法(talkingcure)。 § 酝酿诞生 自由联想法1856年,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诞生。1859年举家迁往维也纳,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光是在维也纳度过的。 1859年,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的《物种起源》(OriginofSpecies)出版。 1860年,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发表《心理物理学纲要》,成为独立的心理科学的创始人。达尔文和费希纳对弗洛伊德的影响,如同对那个时代的所有年轻人一样,是巨大的。19世纪后半,人们对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兴趣俱增。同时对弗洛伊德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还有物理学。19世纪中叶,霍尔姆霍茨(H.L.F.V.Helmholtz,1821-1894)系统论述了能量守恒原理。从那时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前,50年间,是能量的黄金时代。热力学、电磁领域、放射性、电子、量子论是那个时代的重要成果。马克斯韦尔(James,Maxwell)、赫兹(HeinrichHertz)、普朗克(MaxPlank)、玛丽和皮埃尔居里(MarieandPierreCurie)、焦尔(JamesJoule)、开尔文(LordKelvin)、门捷列夫(DmitriMendelyeev)用他们对能量秘密的揭示而改变着世界。作为一个在19世纪最后25年步入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来说,弗洛伊德深深受到这些新物理学的影响。当时,能量和力学的思想渗透入了每一个研究所的角落,也渗透了每一个科学家的思想。 1875年,弗洛伊德在布吕克(E.Brǚcker,1819-1892)的生物学研究所里“找到了归宿和充分的满足”。1845年,布吕克与路德维希(C.F.W.Luduig,1816-1892)、杜布瓦·莱蒙(E.DuBoisReymond)、赫尔姆霍茨结成联盟,主张有机体内除一般的物理化学的力在起作用外别无其他的力。布吕克是当时最著名的生理学家之一,1874年发表了《生理学讲稿》(LecturesonPhysiology)。 1882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联合开业,从事神经病的治疗。 1885年秋,弗氏赴巴黎,成为沙柯的学生。在巴黎期间,弗洛伊德看到沙柯直接用口头的,即概念性的手法制造或打消疾病的形式,弗氏认识到这种可以用直接的语言表达和证明的事实是某一种医疗背景中的一种医学上的事实。 1886年,弗氏开始检验布洛伊尔的研究成果。发现他的研究成果在每一个容易接受这种治疗的病人身上都能得到验证。1895年,两人合著的《癔症的研究》发表。自由联想法在此期间,弗氏也发现了催眠暗示的缺陷,并不是对每一个病人都能催眠,并不是对每一个接受催眠的病人都能达到理想的催眠深度。为此,1899年,弗氏访问了南锡,随着经验和时间的增加,弗氏隐约地把握了“移情”(transference):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个人感情关系毕竟要比整个宣泄过程牢固得多。特别是在一次催眠醒来后,他的女病人搂着他的脖子。这使弗氏彻底认识了催眠术的局限,从而决定放弃催眠术。而1899年,弗氏访问南锡,给了弗氏如下启迪。 1899年,弗氏在伯恩海姆那里,特别地了解到病人在清醒状态下并不完全丧失在催眠状态下对过去事件的回忆。在鼓励和断言下,病人能够将那些遗忘的东西复现。于是弗氏发展了这种观念,认为“我的病人肯定实际上‘知道’所有那些迄今为止只是在催眠状态中他们才能接近的东西。我想,我的断言和鼓励,也许再辅以我的手触摸,应该能使病人把那些已经遗忘的事实和联系引入意识之中。” 于是,弗氏只保留了催眠术开始时的那些准备过程,而采用了这种新方法。很快,因使用这种方法而看到了“抵抗”的存在。同时拥有了“压抑”理论,并开始用压抑理论理解整个神经症。弗氏也不再把他的研究与治疗方法称作“宣泄法”,而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随之,弗氏在分析方法的技术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用弗氏的话来说就是“我最先采用通过坚持和鼓励来克服患者抵抗的那些方法,对于使我得到所期望内容的初步的一般情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结果证明,这一方法使我们双方都过于紧张,而且还很容易招致某些明显的批评。因此这种方法便让位于另一种在某种意义上想反的方法。我改变了那种鼓励患者就某一特殊主题进行叙述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过程,就是说,脑子里出现什么就说什么,不给患者的思路以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是最关键的是,患者应该保证逐字逐句地说出他自我知觉到的一切事情,不能在以某些联想不够重要或者不相干或者根本没有意义为理由而企图将其搁置一边的批评性反对意见面前屈服退缩。没有必要明确地反复要求患者坦率地报告自己的思想,因为这是整个分析治疗的前提。”自此,自由联想法诞生。[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