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斯拉夫内战
释义

§ 起因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南斯拉夫国内情况和周边情况极为复杂,长期以来人们常用1至8来表达这种复杂性,即1个党(南共联盟)和1个领袖(铁托);2种文字或使用2种字母(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3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 4种宗教;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 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6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7个邻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8个“联邦单位” (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自治省)。

战后的世界主要由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国家和苏联为首的东方共产势力国家两大集团对立而开始冷战。南斯拉夫因为铁托是共产主义者所以属于东侧的阵营,但是和波兰、匈牙利或是罗马尼亚等东欧诸国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并非成为苏联的附庸国或是卫星国家,而是发展成为具有独自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1980年铁托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死去,苏联国内也在戈尔巴乔夫的指导下往民主化推进,罗马尼亚则是将独裁者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处刑,南斯拉夫也废止共产党一党专政决定实行自由选举,组成南斯拉夫的各国已经开此酝酿脱离南斯拉夫这个架构。此时,如塞尔维亚的米洛塞维奇等民族主义者开始掌权,身为南斯拉夫中心国家的领导人在米洛塞维奇宣示大塞尔维亚主义,强行将多数阿尔巴尼亚裔的科索沃自治州强行并入塞尔维亚,引发了科索沃在1990年7月宣布独立,从此南斯拉夫国内就开始了接连不断的内战。

1991年初,克当局突然收缴塞族聚居区警察(大多为塞族人)的武器,3月双方正式发生武装冲突,而且冲突愈演愈烈。

1991年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独立,引起斯洛文尼亚武装力量与南人民军发生武装冲突。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南人民军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事隔不久,克罗地亚当局同克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塞尔 维亚共和国派“志愿军”去克境内为塞族人“助战”,致使冲突越来越大。南人民军随 后又去干预克境内冲突,使战火愈燃愈烈。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逐渐向克同波黑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边境地区蔓延。

斯、克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在南斯拉夫引起连锁反应,另有一些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联邦制国家已逐渐解体。1991年7月7日,斯、克两共和国虽 然同意推迟3个月执行其“独立”决定,但实际上并未放慢独立步伐。10月8日,两共和国正式宣告独立,并表示与南斯拉夫联邦“断绝一切联系”。1991 年10月15日,波黑共 和国议会通过了《波黑主权国家问题备忘录》,强调波黑是“主权国家”。11月20日,马其顿颁布新宪法,宣布马其顿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样,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就 有4个宣布独立了。

波黑共和国位于南斯拉夫中部,同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相邻。在436万人口中,穆斯林族占43.7%,塞尔维亚族占31.4%,克罗地亚族占17.3%。波黑穆斯林族和克 罗地亚族领导人为满足欧共体承认其独立提出的条件,于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是 否赞成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进行全民公决。这一公决得到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的赞成,而遭到波黑境内占人口31.4%的塞族人的坚决抵制。正当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全民 公决进入尾声时,在萨拉热窝教堂举行婚礼的塞族人被暴徒枪杀,激起了塞族人的公愤。

1992年3月1日,投票结果公布,有过半数的波黑公民赞成波黑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夜间, 武装的塞尔维亚平民在萨拉热窝以北120公里的图兹拉,以及波斯尼亚北部布尔奇科至 比耶利纳的公路、特尔诺沃至福查的公路上设置路障,武装冲突由此开始。

正当战火在波黑境内蔓延之际,欧共体国家和美国分别于1992年4月6日和7日宣布 承认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使波黑内战骤然升级。随即波黑塞尔维 亚共和国宣布为独立国家。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同塞尔维亚族为争夺地盘爆发了大规模 的内战。波黑内战的爆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为寻求内战的和平解 决,一招接一招:经济制裁、人道主义援助、美国的空投、北约禁飞区、5国安全区、 北约最后通牒和空袭等。和平计划也是接连不断:万斯—欧文和平计划、美国6点计划、 5国方案、“三分波黑”方案、欧—斯和平计划、“联邦加邦联”方案等。

因为本身过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引发的问题无法完全解决,但是经由北约和联合国的介入,战火最后慢慢平息。

§ 战争列表

斯洛文尼亚战争(十日战争)(1991年)

克罗地亚战争 (1991年–1995年)

波斯尼亚战争 (1992年–1995年)

科索沃战争 (1999年)

马其顿战争 (2001年)

§ 斯洛文尼亚部分

1991年6月25日,斯洛维尼亚独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维尼亚,受到强烈还击。最后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史称十日战争或独立战争。

§ 克罗地亚部分

第一次克罗地亚战争: 1991年6月,克罗地亚独立,同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米洛舍维奇派志愿军到克境援助塞族人。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扩散至克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边境地区。最后由美国外交调停结束战争。

第二次克罗地亚战争: 此战争较血腥,克罗地亚在1991年后重组军队。在1995年再度攻打塞尔维亚。结果塞军惨败。

§ 波斯尼亚部分

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亚公民投票结果公布。全民赞成波斯尼亚独立,塞尔维亚向波斯尼亚开战。虽然联合国有派兵补给援助波斯尼亚。但塞尔维亚仍是大胜。1995年,塞尔维亚再向穆族人开火。迫使北约轰炸塞尔维亚3星期。最后塞军投降。

§ 科索沃部分

七国国境 - (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

六个共和国 -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

五个民族 - (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

四种语言 - (斯洛文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马其顿语)

三种宗教 - (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两套文字 - (拉丁文、西里尔文)

一个国家 这个说法其实有所遗漏,像是表列五个民族之外,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塞尔维亚西南和黑山(桑加克地区)有许多的穆斯林、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自治州和马其顿的西部有不少的阿尔巴尼亚人,在塞尔维亚北部的伏伊伏丁那自治州有不少的匈牙利人、此外还有罗姆族之类的多样民族存在。

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其实在语言学上是同种语言,比方日本关东和关西的用语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克罗地亚语使用的是西里尔文,克罗地亚语用的是拉丁文字。部分的用语只有微妙的差异,比方像是塞尔维亚语的河流念成“reka(音近雷-卡)”,克罗地亚语中则称为“rjeka(音近:列-卡)”,但是也有像是足球在塞尔维亚语中称为“futbal”,克罗地亚语中称为“nogomet”这样完全不同的用字在。

§ 影响

前南斯拉夫内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物质损失,迫使大批难民离乡背井,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内战也直接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瓦解。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