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济区
释义

§ 简介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客观物质实体;在时间上因社会经济因子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变化而具有阶段演进性;在空间上因各经济区对外经济联系的范围错综复杂而具有各经济区之间的界限重叠交错的过渡性;在职能上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民族、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等多因素影响而具有综合性。具有全国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统一体。它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生产日益社会化、区域化的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经济区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 研究简况

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十分重视对经济区的研究,从 20世纪 20年代苏联着手进行经济区划时开始,Н.Н.巴兰斯基和Н.Н.科洛索夫斯基等即对经济区的性质、结构类型、具体划分方法以及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后Э.Б.阿拉耶夫和Т.М.卡拉什尼科娃等做了经济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模型研究。美国和欧洲一些经济地理学家也进行了这方面研究。从50年代开始,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区划分工作。

§ 性质

经济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变化是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客观基础。经济区是由多种经济要素组成的地域生产统一体,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经济区内部结构和外部经济联系的变化,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也将导致经济区性质的变革。就基本属性而言,经济区是属于社会经济范畴。各种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区虽都具有地区经济专业化和地区经济统一性以及广泛的区际经济联系等共同特点,但它们的内容和结构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区是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而彼此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地域生产统一体。地区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区是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是具有全国专业化意义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经济区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全区经济的主体,反映地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反映一个经济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经济区的专业化部门所生产的产品销往其他地区,彼此互为市场,构成区际联系的主要内容。每个经济区都有自己的经济中心。这个经济中心往往是由一个大的综合性城市或一组城市所组成,起到中心地的作用(见中心地学说)。它的发展对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通过生产协作、物质和技术的交流等多种渠道,经济中心对周围地区产生一种经济上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经济中心往往是全区的交通运输枢纽。区内综合运输网分布的特点影响经济区的地域范围和边界的划分。

§ 类型

经济区经济区因其目的和内容可分为三大类: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

根据区内同一性和区外差异性原则确定的经济区是经济类型区,如经济发达区、贫困落后区、加工区、资源区、重点开发区、高新技术实验区、对外开放特别试验区等。它是地区经济分布现状的反映,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在全国各地交错分布,划分的目的是为制定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根据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确定的经济区是部门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运输区及下一层次的重工业区、棉产区等单项部门经济区。它是地区优势差异的体现,区划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区内经济结构的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性(非同一性)原则确定的经济区是综合经济区。它是全国经济大系统的地域子系统,具备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区划的目的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区域经济组织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种类型。

①部门经济区。划分部门经济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民经济部门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使每一个经济部门尽可能在对它有利的地区发展,根据其特有的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条件进行部门经济区的划分,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等。每一种部门经济区还可以分综合部门经济区和单项部门经济区,例如综合农业区包括农、林、牧、副、渔全部农业生产部门,畜牧区、林业区、粮食作物区、油料作物区等则属于单项农业区。

②综合经济区。即通称的经济区。划分目的是为了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根据中国的国情,经济区的分级系统一般分为基层经济区、省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或大经济区三级。基层经济区是经济区体系中最低一级,范围较小,经济结构比较单纯,大多是由地方的经济中心同它周围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地区所组成。省级经济区与行政区划的省、自治区不一致,它们是进行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地域单元。

基本经济区或大经济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最高一级经济区,如中国的基本经济区通常包括若干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经济协作区是综合经济区的一种类型,地域范围大小不一。它是毗邻地区进行经济协作的组织形式。1958年中国曾将全国划分为 7个经济协作区。1961年又将华中区与华南区合并成中南区,形成6大经济协作区:东北经济协作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经济协作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东经济协作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经济协作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南经济协作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经济协作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大经济协作区是省、市、自治区的联合,在组织经济协作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经济管理体制是以纵向为主的集权制,横向经济联合很难开展。1966年以后六大区相继撤销。1978年以来形成的一系列经济协作区则采取地区之间横向经济联合的形式,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地域范围可以分为 3个层次:由省、市、自治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由跨省市的毗邻地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由省内地、市、县组成的经济协作区。

§ 影响因素

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一定的区域为基础,因此,那些影响社会生产力,并受空间限制,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的区域因子就成为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是经济区划所要考虑的因素。

1.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区的影响。经济区的发展是以自然资源提供的可能性和经济利用的合理性为前提的。一般说,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都会存在着明显的丰度、质量、结构、蕴藏条件、已开发利用程度的地域差异,该差异影响着不同地区进行同一种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劳动地域分工。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以资源指向性产业为其专门化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会逐渐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失。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区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样影响着经济区的发展轨迹。

2.人口和劳动力对经济区的影响。在经济区的发展中,自然资源和人口是最基本的物质要素,评价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必须与人口和劳动力结合起来。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对经济区有很大的影响,人口稠密区和地广人稀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和地域类型会不尽相同,人口素质的差异将影响着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和专门化方向。

3.技术因素对经济区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互为因果。技术要素丰富的地区会在技术指向性产业上形成专门化部门。

4.交通运输对经济区的影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信息时代更是如此。有利的交通运输位置和条件会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对劳动地域分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为它是经济区发展的先导,是确定经济区的吸引范围和辐射范围的依据。

5.生产关系对经济区的影响。在分析经济区的形成因素时,既要研究直接构成经济区的物质要素,也要深入研究制约经济区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通过方针政策及有效措施的制定,使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去适应生产力,让各物质要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 欧洲经济区

经济区1994年1月1日,由欧洲共同体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7国中的奥地利、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5国组成的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欧洲经济区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区的诞生不仅改变了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关系,同时也对西欧联合及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关于建立欧洲经济区的设想始于1984年,但直到1990年6月双方才开始正式谈判。在共同决策捕鱼区、货车过境和共同发展基金等问题上,双方曾一度分歧甚大,谈判几次出现僵局。但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双方最终还是达成妥协,并于1992年5月2日在葡萄牙的波尔图正式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区的协定。该协定本应在1993年1月1日生效,但在批准过程中又出现波折。

1992年12月6日,瑞士就条约的批准举行公民投票,结果由于50.3%的居民反对而否决了瑞士加入欧洲经济区。鉴于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在司法和行政上的特殊关系,瑞士的否决使列支敦士登也无法加入欧洲经济区,导致欧洲经济区的范围由原来的19国缩小到17国。瑞士的否决不仅使得欧洲经济区协定推迟生效,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具体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填补因瑞士退出而造成的共同发展基金的短缺。原协议规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应向欧洲经济区内南方欠发达国家提供20亿欧洲货币单位的发展基金,其中瑞士应承担总金额的27%。经过几个月的协商,欧共体和欧贸联双方于1993年3月17日再次签署《欧洲经济区补充协定》,对原条约进行了补充和部分修改,通过采取减少基金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为欧洲经济区的建立扫清了障碍。由于这些细节问题,欧洲经济区的成立被推迟了整整1年。[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