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马计 |
释义 | § 美马计 美马计 唐代“安史之乱”时,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对阵,两军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史思明骑兵颇强,因为他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干匹在军中服役。这些马都是公马,个高劲大,跑得快,冲力大,对起阵来对唐军威胁颇大。史思明也视这批马为宝贝,没有战事,便让人赶这批马去河边洗浴、放牧。日久天长,李光弼终于想出一条获取这批良马的计谋来。他传令城中,以高价收购百姓的带驹的母马,不几日便收到母马、马驹各500匹。这天,李光弼见叛军又把马赶到对岸河边放牧,便传令把收来的那批母马赶出城去,而把马驹留在城中。母马来到城外河边,挂念城中的马驹,不时回首鸣叫。叫声引起了对岸叛军的公马的注意,它们都不吃不喝,仰起头来向河这边张望。不知哪匹公马首先动了情,下河向这边游来,一下子带动了所有的公马。放牧的敌人拦也拦不住。唐军赶马人见状,忙松开缰绳,那500匹母马怀念城中的驹子,撒脚就往城中跑。敌人的马刚过河上岸来,也随那批母马跑将起来。敌人闻听丢失了良马,忙遣大队人马来拦截。还没等敌人打过河来,那批马已随唐军的母马进了城,被一个个捉住,补充到唐军骑兵中。自此李光弼的骑兵战斗力大增,使叛军吃了不少苦头。 李光弼把“异性相吸”的道理运用到战马上,巧施“美马计”,没费一兵一卒便夺得了叛军千余匹良马。 § 众所周知 ,“美人计”是三十六计之一,利用“美人计”往往能够出奇制胜,但在两军对垒时,利用“美马计”同样也可能取得意外的成功。最初使用“美马计”的是战国的李牧。 当时李牧为赵国名将,在镇守雁门关时,曾见匈奴有良马百匹因酷热被赶到河里洗浴。李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笑着对部属说:“匈奴常偷我老百姓牲畜,现在是偿还的时候了。”于是便下令放出军中母马百余匹,系在隔河的树阴下。母马嘶声四起。匈奴的公马听见母马声,马上全部渡河奔驰而来。守关士兵便将其尽数赶入城中。匈奴将领见状大怒,率众赶过来,被李牧预先埋伏的弓箭手射杀而大败。 无独有偶。唐朝名将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曾与史思明部在河阳对峙。当时攻守双方均无进展,两军只好隔河对垒。史思明部比李光弼部军力强盛,拥有良马1000多匹,每天轮流驱到河边洗浴,炫耀其良马之多。见此情景,李光弼便想起了李牧的“美马计”,下令军中把所有的母马集中起来,又将幼马系在城内,待史思明的马到了河边时,将母马一齐赶出。这些母马思念城内的幼马嘶叫不已。史思明的公马听到异性的叫声,飞奔过来。其同群的母马因恋群也随着追赶而来。李光弼下令军士全部收进城中,尽为己有。这样,李光弼只用一“ 美马计”,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数百匹良马,从而大大削弱了史思明的军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