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徽日报》 |
释义 | § 简介 《安徽日报》《安徽日报》是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安徽省内发行数量最大的综合性对开日报,在安徽省省内各城市发行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科室、车间、党支部,农村发行到70几个县的每个乡镇的行政村及乡镇,拥有上千万读者,并在省外各大中城市发行万余份。1986年开始在海外发行。作为新中国在安徽省创办的第一张报纸,《安徽日报》一直发挥着党和人发群从的喉舌作用,主导安徽舆论,弘扬时代精神,在广大读者中塑造了客观、公正、真实、权威的形象,成为安徽省覆盖面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广告内容客观、可信度强,印刷质量高,以其独特的权威性成为宣传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最佳媒体。 主要地市的每期发行量:《安徽日报》全省发行,除省会合肥重点覆盖外,均衡覆盖其它16个市。日发行量26.3万,继续稳居全省报纸首位。其中,合肥7.1万从发,芜湖2.1万份,阜阳2万份,蚌埠2万份,安庆1.6万份,黄山1.5万份,巢湖1.5万份,滁州1.3万份,宿州1.3万份,马鞍山、淮北、淮南、铜陵、宣州、池州、亳州均在1万份左右。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于2006年成立,成为拥有《安徽日报》《新安晚报》《文摘周刊》《安徽商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安徽法制报》《江淮时报》《世界报》《新闻世界》《DVD导刊》以及中安在线安徽新闻网等综合性大型传媒集团。 § 读者分析 读者群体《安徽日报》读者构成分析:《安徽日报》是安徽省最具权威、影响而最广的日报,读者群主要是中年成熟人士,文化水平较高,有经济基础,消费能力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主要颁于机关党政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检法,军队武警,金融保险、证券、卫生、教育、研究、文化、新闻等行业。其读者群决定了主要消费房地产、通讯、汽车、计算机、网络及软件、金融保险服务,高档家电等产品。年龄构成:25-40岁28%,40-60岁51%,60岁以上21%;月收入构成;999-1999元22%,1999-2999元41%,2999元37%;职业构成;党政事业单位43%,企业38%,其它19%,性别构成,男68.3%,读者对《安徽日报》的综合评价:权威性、时效性强;客观、公证、说实话;关心读者、社会责任感强;能抓住社会上热点、焦点问题;内容健康,有品位,质量高;版名标题新颖、醒目;版面编排合理;印刷质量好;广告可信度高。 § 栏目设置 农村版从2000年6月25日起,安徽日报实行改版、扩版和彩印。改扩版后的安徽日报版面从原来的每周60版扩至72版,其中周一至周四每天12版,周五16版,周六、周日4版。每天的第一、第四版和周一至周五的第九、第十二版为彩印。扩版还对版面配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新闻版面,压缩了专刊专版。 《安徽日报》天天彩色印刷。周一至周五12-20版,周六、周日8版。版面设置为:一版要闻(彩色);二版本省要闻;三版国内要闻;四版国际要闻(彩色);五版经济新闻;六版文教科卫新闻(彩色);七版体育新闻(彩色);八版政法社会新闻(彩色);九版今日点击(彩色);十版今日关注;十一版财经一周;十二版广告(封底彩色)。十三至二十版为《资讯时代》、《地方资讯》、《形象导刊》、《健康周刊》、《车行天下》等经济信息专刊。双休日除正常新闻版外,另设《社会周刊》和《钱塘周末》。 § 面临困境 《安徽日报》第一,《安徽日报》发行亏损加剧。《安徽日报》经营大多采用“两次销售”盈利模式,即报纸廉价发行亏损由广告经营利润弥补。新闻纸价格上涨后,新增成本难以有效消化,报纸发行亏空将会更大。2005年报业经营遭遇“拐点”以来,广告经营业绩增长渐缓,报业广告实收增幅连续第三年低于GDP的增长。纸价上涨,报业广告新增收益难以弥补发行新增亏损,导致报社收支严重失衡,资金链紧张。 第二,预算透支难以支撑。《安徽日报》征订合同基本上都是在上一年的年底之前签订的,与此同时和印刷厂签订全年的承印合同。订报价格和印刷价格约定在先,新闻纸厂随时涨价,或涨价幅度过大,报业难以承受,印刷企业也不堪重负。 第三,地域差距越来越大。《安徽日报》经营的区域特征依然明显。新闻纸涨价,给不同区域的报社带来的冲击程度不同。发达地区距纸厂近,运费低,总体纸价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纸厂少,距离远,运费高,总体纸价更高。 第四,报业竞争能力下降。在物价上涨和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环境背景下,传统媒体经营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单纯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让处于困境中的报业力不从心,新闻纸涨价使报业经营“雪上加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报业具有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双重属性,获利能力及经济实力的削弱,直接导致报业的影响力、竞争力下降,甚至将影响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 § 发展策略 创新经营一、以报为主,多业发展 以党报为统领,以都市报为先锋,抓舆论导向,挖鲜活新闻,抢市场份额,把报纸主业做强。坚持“导向为先、创新为魂、精细为重、真实为本”的办报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把导向,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依托报业优势,推进多业发展,集团成功组建了11家非报产业公司。其中,徽风报刊网络公司是全国第一家面向全省城乡的报刊亭网络,现已建成报刊亭1500座,被中宣部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典型推介;徽风报刊亭也因解决了20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而受到国务院表彰。 二、以我为主,合作发展 扬《安徽日报》所长,整合报业资源是报业集团发展的重要策略。在内容合作上,集团与法制日报社合作创办《世界报》,实现了跨区域办报,目前报纸运转良好。在人才合作上,与安徽大学联办新闻传播学院,为集团的发展储备人才。在资金合作上,引资组建汽车销售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夯实集团发展基础。在资源合作上,与安徽省烟草总公司、安徽省信用联社合作,分别推进《安徽商报》和《安徽日报·农村版》两家报社的发展。在技术合作上,与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合办手机报,与科大讯飞合办语音报。同时,与东方航空公司合作,实现党报上航班,进一步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以内为主,扩散发展 发挥《安徽日报》的内在力量和原有的内部市场的优势,重点调整内部产品结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形成内部优势互补,以合力推进跨地域、跨行业的扩散发展。集团从2006年起分别在美洲、欧洲、澳洲同步出版《魅力安徽》专版,提升了安徽在国外的影响力。在北京和上海开拓了报刊经营市场,在省内开辟报纸营销、印刷上的“三点四方”新项目,第一时间让读者阅读到报刊,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发行量。 四、以统为主,分类发展 《安徽日报》在统好的基础上,统出合力,分出活力,采取一报一策、分类发展的方法。一是统管导向,集团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导向,各报刊按照“三贴近”要求,主攻各自市场,突出特色,出彩出新。二是统管干部,坚持党管干部不变,选人用人机制灵活,实施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三是统管资金,实施一级法人、二级核算、目标管理、绩效挂钩。四是统管项目,集团负责产业项目编制、投资与管理,整体谋划,集约管理。 五、以旧为主,创新发展 《安徽日报》一直是集团发展的重点,但是面临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安徽日报》抢抓新媒体的发展机遇,创新思路,加快新媒体的建设。集团整合“安徽在线”和“中安网”两大新闻网站,成立“中安在线”网站,并于2006年1月1日开通运行,是安徽省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站。一年多来,网站依托集团丰富的新闻资源和强大的新闻采编队伍,进一步优化安徽本地的新闻资源配置,打造以安徽新闻门户网站为旗帜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社长介绍 汪家驷汪家驷,男,1957年12月出生,安徽六安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编辑,现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确定为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专家。 从事专业新闻工作二十八年,任安徽日报总编室主任、安徽日报总编助理;1995年起任安徽日报社党组成员;1996年5月起任安徽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总编辑;荣获中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安徽省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安徽省消费维权20年特别贡献奖。[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