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乱世儿女》
释义

影片简介

《乱世儿女》一个爱尔兰的贫穷青年,毫无值得期待的前途可言。但对巴里·林顿来说却并不是这样。这个富有绅士派头的青年为了成为18世纪的英国贵族,他无所不用其极,在战场和贵族的会客室里穿梭往来。利用诱惑、赌博和决斗,他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名贵族。

§ 幕后信息

《乱世儿女》电影根据威廉·梅克皮斯1844年在杂志上连载的小说改编的。库布里克在1972年首次读到这部小说,随即决定将它拍成电影。但是他并没有将小说改编成一个完整的剧本,而只是写下了一个故事梗概以指导他的电影。

库布里克在拍摄《乱世儿女》中,努力试图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氛围。因此他只在真实的场景(而不是搭设的布景)上拍摄,而且只用自然光线和烛光拍摄。为了拍摄烛光,库布里克还特意选用了一个用在天象仪上的特殊镜头。

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美国影评人协会的高度评价,称《乱世儿女》是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再次被肯定为最佳导演。同时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配乐奖。

在几乎所有影片中,库布里克的态度,都游移在嘲讽和寓言之间。这是一个喜欢故弄玄虚和自作聪明的家伙,从不惮于展示自己的恶意。在《奇爱博士》中,他针对着冷战气氛和国家法西斯主义的魅影;在《太空漫游》中,他关照的是人类的好奇心和不朽愿望;在《发条橙》中,一个现在(或可预见的未来)奇怪地掺杂着全景监视和无政府混乱。而在《乱世儿女》中,则浮现出一个命运的故事,就像那个广为人知的古老波斯故事,说一个人为避开死神而连夜逃往某地,但死神找他的目的,正是要告诉他,在第二天的清晨与他在某地有约。一个人的逃避,或为改变命运而进行的努力,不过是命运借以最终达成的工具,就像老黑格尔说的,“理性的狡计”。

也就像在《乱世儿女》中,当年轻的雷蒙·巴里在一场决斗后被迫离开家乡时,那个全知的画外音说的:“但命运都已布置好了,与昆队长的决斗,不过使他更早开始就走向你(指观众)即将看到的结果。”

§ 命运之旅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乱世儿女》三个多小时的剧情,就是:穷小子雷蒙·巴里如何不择手段地变成伪贵族巴里·林登,又如何不可避免地被打回原形。但很难说这个中心人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因为在整个的历程中,他实在没有作出多少真正“自己的”决定。

《乱世儿女》促使他离家逃亡的决斗看起来是他主动挑起的,因为它不能容忍表妹嫁给一个来自英格兰的小军官。但实际上,那不过是他的表兄们设好的局,目的就是把他赶走,好让轻浮的妹妹缔结这个带来金钱的婚约。

随后,在他命运的几个转折点上,雷蒙·巴里都是“别无选择”地转换着身份。他参加了英国军队,因为途中被强盗洗劫;他与人打架,因为有人乐意看热闹;他化妆逃跑,因为两个同性恋军官把衣服和任务都丢在了河边;他加入普鲁士军队,因为他伪装的身份被揭穿了;甚至他两次救人,也不过因为恰好在旁边。

当然,他也有唯一一次真正的“决定”。在与继子布林顿勋爵的决斗中,他朝地面开枪,放弃了合法地杀死对方的机会。然而,这个"决定"的意义与前面是截然不同的,它是放弃,是对命运的最终臣服。从此以后,巴里·林登重新变回雷蒙·巴里,被驱逐出英国。他即将重复他冒险生涯引路人巴里巴瑞勋爵的道路,成为欧洲大陆各国赌场中身份可疑的骗子,而且像勋爵瞎了一只眼睛一样,他失去了一条小腿。

命运故事从本质上是没有意外的,就像太阳下边无新事。库布里克很明白这一点,他在故事的进程中设置了多次的情节反复和重组,甚至使它们成为叙事节奏的节点。比如巴里的父亲因决斗而死亡,巴里则在最后的决斗中象征性地死亡,失去社会身份和合法性。影片的开始,表妹引诱天真的巴里,又为了金钱而抛弃他;后来,则是巴里为金钱而引诱林登夫人,肆意玩弄她的爱情。所以,这也是一个人在浮华社会中逐步失去真实的故事,他放弃心灵真实以求获得社会地位,最终却是失去了所有的真实,成为一个脂粉锦缎包裹下的空无。

§ 空洞的人

《乱世儿女》很难评价巴里的饰演者瑞安·奥尼尔演技的优劣,因为他的表演太缺乏“表演性”了。每当镜头正面对着他,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张茫然的脸,绿色的眼睛空洞无物,嘴角不带表情地紧抿着,他说话,也是一直平板的音调。而当我们看到他的身体的时候,他就总是以僵硬刻板的姿势或站或走。这也许可以归结为五年军旅生涯的习惯,但更应该看作是库布里克对人物性格的一种特殊塑造。

演员放弃了表演,尤其在最应该“表演”的地方,即人物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刻。比较《奇爱博士》、 《发条橙》、《闪灵》等片中夸大的表演,这种低调是不寻常的。一个空洞的人,用空洞的表演展示出来,库布里克把推动情节进展和展示性格的功能,很大程度上赋予了画外音。

这个画外音是全知全能的,嘲讽地观察点评着巴里本质上软弱无能的行动,尤其在他似乎主动把握命运的时候,更是无情地戳穿假象。

巴里被派去监视流亡的神秘人物巴里巴瑞勋爵,但他一见对方就背叛了,流着眼泪将身份和盘托出。这似乎是他自主的决定,但那个画外音却告诉我们,这些决定是很可疑的。配合着他漠然的表情,那个不带感情的声音说:他发现自己无法说谎,因为勋爵的优雅气质,也因为同是流亡爱尔兰人的亲近感。这是他得以进入上流社会的开始,却恰恰是因为软弱,因为无法决定。

同样,在他把林登夫人引诱到手后,配合二人并立的剪影,画外音说:“长话短说,他们见面六个小时后,那位夫人坠入了爱河。”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爱上了对方,只知道,他不过是像当时的许多人一样,打算找一个有钱财有爵位的女人结婚,而且恰好遇见了一个。

刻意单调的表演、饶舌的画外音,以及精美但刻板的影像构图,共同塑造出这个空洞的人。

§ 刻板的环境

《乱世儿女》在《乱世儿女》中,摄影的美是引人注目的,无论野外风景还是室内空间,构图用光都极其用心。通观整部影片,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精美油画,称得上赏心悦目。但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它所给予的,却决不是愉悦,而是一股莫名的压抑。就像演员无所用心的表演让观众不安一样。

这种感觉来自于影片的画面构图,它一直是刻板的、平面的,讲究对称到了极点。尤其在室内场景中,总是用柱子、门窗、桌椅等物品标明画面的中心点,而那里也正是即将展开的场景的中心,是摄影机想要引导观众关注的中心。从视觉心理上来说,只有在对称发生偏转或变动时,才会有活跃动态的感觉,这种静止镜头中的标准对称,只能产生沉闷的心理的感受。而这也正是库布里克想要传达的: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等级森严,无所事事。

当用中景或特写表现人物时,画面构图也总是将某个人物置于正中央,或让几个人物规整地分割空间。比如在波兹多夫上尉及其警察局长叔叔要巴里去监视巴里巴瑞勋爵的段落,镜头在两方三人之间均匀地切换,当它对着某个人时,此人便位于画面的中央;当转为上尉与局长的二人镜头时,他们二人则处于沿画面中轴线对称的关系中。这样的画面策略显然也传达了影片的观点:巴里所处的世界是秩序井然的,而且预先已经排除了变动的可能。他全部的努力,都注定是枉然。

最后,巴里被放逐,影片结束在他登上马车的时刻。这是一个突然的定格,巴里身体前倾,头部已经伸入车厢,脚还留在踏板上。运动在一个不可能停顿的时刻中止,完成了对巴里的框定,它最终被束缚在自己的出身和性格中。

§ 剧情解析

《乱世儿女》《乱世儿女》是已故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75年拍摄的影片,该片根据英国19世纪作家萨克雷的小说改编,叙述了一个爱尔兰人如何靠行骗和冒险混入上层社会,最后又落魄潦倒的故事——爱尔兰青年雷德蒙·巴里因父亲在一场决斗中丧生,家道中落。他与母亲不时需要舅舅的保护和救济。在一座庄园里,他的表妹诺拉卖弄风情,让他在她的胸口里寻找纱巾。

不久,英国受到法国人入侵的威胁,贵族绅士们开始筹组军队,抵御来敌。诺拉·布雷迪所在的小城也卷入了抗战的气氛之中。风流的诺拉很快就爱上了在那里招兵并训练新兵的约翰·奎因上尉。布雷迪全家都巴不得能攀上这门亲事,因为这意味着全家一年多了一千五百英镑的收入,布雷迪先生所担负的四千英镑的债务也将随之得以偿清。

可是,就在婚礼的酒席上,仍然迷恋着诺拉的巴里借祝酒之机,将杯子砸向奎因。此事导致双方决斗。

在决斗中,奎因倒地身亡,巴里被迫出走以躲避法警的追捕。

在前往首都都柏林的途中,两个强盗洗劫了他的全部钱财以及马匹,走投无路之中,他受雇成为英王乔治的盖尔步兵团中的一名新兵。

巴里在团队受训,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一次,他在部队里意外碰上了那场决斗的帮手格罗根上尉。上尉这才向他透露:奎因在决斗中并没有丧命。原来布雷迪一家为了让奎因和诺拉成婚,早已作了巧妙安排,击中奎因的是一颗假子弹,如今诺拉也早已成了奎因夫人。

在一次战斗中,英军伤亡惨重,格罗根上尉也在战场上阵亡。巴里在军中呆了六年,对战争渐渐感到厌恶,一心想脱离军队。他窃得一名去不来梅执行任务的军官的制服和证件,从英军占领区迅速进入普鲁士盟军占领区,并企图从那里经荷兰转回老家。但是他的伪装很快就被普鲁士的波茨多夫上尉识破。这样,除了被送交法办之外,他就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志愿入伍,因为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当时同样不择手段地要给他的部队补充炮灰。

巴里作为一名下士,在普鲁士军队忍受着残酷的虐待,可是不久在一次抵御法国人的进攻中,他因救护了波茨多夫而得到了全团的嘉奖。

战争结束了,巴里所在的团来到首都驻守。深得波茨多夫信任的巴里被调到他当公安部长的叔叔冯·波茨多夫手下,接受一项特殊任务,他将投到一个自称为巴利巴里骑士的爱尔兰人门下,弄清他是否是替奥地利女皇效劳的间谍分子。

当巴里见到这位骑士时,他的潇洒和风采以及一股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使巴里将自己的身世和特殊使命如实地作了交代。巴里凭借他的巧妙掩饰和伪装本领,在骑士密切配合下骗过了波茨多夫,继续受到他们的信任。在一场赌博引起的风波中,公安部决定把骑士驱逐出国。两人又利用了这个机会:巴里乔装成骑士被押送出境,而真骑士也提前携款,离开了这个国家。

两人成功地来到法国经营赌场,并受到欧洲各皇室的欢迎。巴里决心混迹上流社会,并找一位有钱有势的女人结婚。在比利时的一家旅馆里,他遇到了理想的目标,这就是林登夫人。

林登夫人的丈夫查尔斯·林登爵士曾作为外交使节在欧洲的若干宫廷任职,现因痛风和其他疾病缠身,只能坐轮椅活动。当他得知夫人和巴里的风流韵事后心脏病猝发,饮恨去世。

一年后,雷蒙德·巴里与林登夫人结为夫妻,并改名为巴里·林登。

《乱世儿女》又一年后,林登夫人为巴里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布莱恩。

夫人与前夫的儿子布林登勋爵一直反对母亲这门婚事。他认为巴里根本不爱他的母亲。果然,巴里对夫人渐渐冷淡,并且到处寻花问柳。一次,布林登勋爵因不认巴里这个父亲而遭受巴里的鞭打。

巴里已经生活在荣华之中,母亲劝他为自己搞一个勋爵的头衔,否则财务上他仍将受控于夫人和他的继子。巴里一掷千金,贿赂上层,在国王亲信的帮助下,终于达到了目的。

然而巴里的厄运也就随之而来。他被纷乱的事务弄得狼狈不堪,同布林登勋爵的关系也日趋恶化,终于导致后者离家出走。舆论开始谴责巴里的蛮横行径,债权人的联合行动使他陷入窘境,也使林登夫人的收入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真是祸不单行,布莱恩由于试骑父亲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的马,而从马背上摔下,不幸夭折。巴里深陷丧子的悲痛之中,酗酒度日,夫人受到重重打击,精神崩溃,企图服毒自尽,这引起了离家多年的布林登勋爵的干预。为报昔日之仇,他在伦敦的一家娱乐场里找到巴里,要和他决斗。

决斗中,布林登虚发了第一枪,巴里则故意向地面开了一枪。但布林登不肯罢休,结果巴里中弹,失去了一条腿。

孤独、悲伤,加上债台高筑和声名狼藉,巴里只好接受布林登勋爵的最后条件,那就是他必须永远离开林登夫人,但可以终身领取向他提供的年金。

巴里先是同他的母亲回老家爱尔兰疗养,后来又到欧洲大陆重操赌博旧业,但终不像原来那般走运。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见到林登夫人。

此刻,林登夫人正在儿子的严密监视下签署付给巴里的年金汇票,她动作迟疑,目光茫然若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