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 |
释义 | 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 内容简介 "'我'是什么?""'我'在哪里?"对于这个并非普通的第一人称,而是心灵或灵魂同义语的"我",哲学上有着古老的、充满争议的研究历史。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又历经新的探索和挑战。有些人认为,心灵之于躯体犹如软件之于硬件,计算机既然能模拟人的思维,那么机器也就能思维。由此还可推断,心灵能脱离躯体而存在,一如软件能脱离硬件而存在。但是,另有人认为,模拟的思维并非实在的思维,就像模拟的产奶过程不会产生真正的奶,模拟的光合作用不会引起真正的光合作用一样。围绕这些议题,D・R・霍夫施塔特和D・C・丹尼特编著了来自各种角度的论著,以图引起讨论和思考。其真意不在论证而在启迪。 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 本书前言 道格拉斯.R.霍夫施塔特是美国当代计算机教授。哲学并非他的本行。而他的合作者丹尼尔。C。丹尼特则是哲学教授,1980年,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进行了几次谈话,萌生了编著本书的念头。当时丹尼特正在研究人工智能和哲学。他们两人相辅相成,合作编著了本书,配合得十分默契。 当代认知科学是一门研究领域涉及极广的科学,它汇集了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等各大科学的研究成果。霍夫施塔特为了更全面、更完整、也是为了更谨慎地向读者呈现一幅近二三十年来欧美认知科学的研究概况,在本书中扮演了一个批注人的角色。他从卷帙浩繁的认知科学文献中选择了二十多种富有代表性的书刊,又从其中摘选了一部分富有代表性的章节,然后在每篇未尾加上自己以"反思"为题的评论,汇编成了本书。 哲学往往被不少人描绘成玄而又玄的东西,认知科学更其如此,关于"心灵"、"自我"等这样一些认知科学的中心要领千百年来一直被许多人视作难以求解的奥秘,有时甚至还被染上神秘的色彩,使普通全感到高深莫测。 本书的作者们一反这个传统,都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有关心灵、自我等总是深入浅出、别出心栽的阐述和讨论,例如他们提的下述问题就是很容易为普通人所理解的: "我是谁?如果我就是你,那会怎么样?" "如果你的父母从不曾相遇并相爱,那还会不会有你呢?你会不会是别人家的孩子呢?" "如果莎士比亚的剧本不是他本人写的,而是由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写的,那又会怎么样呢?" 从柏拉图的时代起,哲学家们一直对像心灵或自我这样的东西是否真正存在的本体论问题进行过苦苦思索。有人提出,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人体内不可能存在像心灵或自我这样的东西,可也有人反驳说,自然界存在着声音这样的东西吗?如果存在,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如果这种东西能存在,心灵和自我又何尝不能存在呢? 为了深入研究心灵的问题,哲学家们曾提出各种各样大胆的假设。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早在1690年就提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王子的心灵携带着他的记忆进入了一个修鞋匠的身体,那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现代还有些人假高并研究了像大脑移植、人格分裂、人格合并以及人的复制这样的问题。人们的这些努力实质上反映了人对自我、心灵这些问题始终存在着重要疑虑,总是想设法通过理论的和实践的努力来消除它们,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的目的。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1641年曾设想过一个十分著名的思维实验,他这样问自己:"我怎么知道自己没有在受一个魔鬼的欺骗呢?"这个骗述通天的魔鬼想引诱我去想信存在着外部世界(和我自己的身体)也许这位说过"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的笛卡儿认为除了魔鬼以外,唯一存在的东西就是他那不朽的灵魂了。这种怀疑主义的论点至今还在流行。随着当代医学科学的进步,这个古老的思维实验又有了现代化的说法:我怎么知道某些心狠手竦的医生没有趁我熟睡之际切除了我的大脑?这些居心叵测的医生把我可怜的大脑贮存在一个生命维持系统内,用各种各样假的刺激来戏弄、欺骗我的大脑。我的大脑难道不就是我吗?那么,我又在哪里呢?我的心灵同我的大脑又是什么关系呢? 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 本书目录 导论 1.博尔赫斯和我 2.无头有感 3.心灵的再发现 4.计算机和智能 5.图林测试:咖啡馆的对话 6.黄粱公主 7.猩猩玛塔的灵魂 8.三号兽的心灵 9.精神 10.自私的基因和自私的米姆 11.前奏曲……蚂蚁赋格曲 12.大脑的故事 13.我在哪里? 14.我曾在哪里? 15.异体并不排斥 16.软件 17.宇宙之谜及其谜解 18.第七次远足或特鲁尔的徒然自我完善 19.心灵、大脑和程序 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 文章节选 心灵的再发现 一个世纪以来,在科学界一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而许多研究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他人则拒不承认这一点,连对他们的同事也不承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奇怪现象在蔓延。 事情是这样的。生物学家们曾经断言,人的心灵在自然的等级里有特殊的作用。可是现在他们却无情地拥护作为十九世纪物理学特征的赤裸裸的唯物论。与此同时,物理学家们面对着不容置疑的实验结果,开始同严格的宇宙机械模式分道扬镳,认为人的心灵在所有物理现象中起着不可分割的作用。这个现象好比两门学科乘上了两列相对而驶的列车,各自都注意不到铁道另一边发生的事情。 由于心理学家与物理学家持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使得心理学家左右为难,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心理学家研究的是与确定性的内核--亚微观的原子和分子世界没有丝毫关系的现象。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学家研究的是"心灵"是一个未经阐明的原始观念,这个观念似乎既带有根本性,又难以理解。很明显,这两个观点都包含一定的道理--若能解决这个难题,行为科学的基础就能变得更深广。 从各个层次对生命进行的研究,即从社会行为到分子活动的研究,从现代,是以还原论作为其主要的解释观念的。这种认识方法试图按照低级的,也许又是更带有根本性的概念来理解高一级的科学现象。在化学中,大规模的化学反应是通过观察分子的活动来解释的。同样,生理学家是通过研究微器官和亚细胞实体的活动过程来研究活细胞的活动的。地质学是利用结晶体的特征来描述矿物的形成和特性的,这些研究的本质就是通过根本的结构和活动来寻找答案。 卡尔.萨根的畅销书《伊甸园的飞龙》中的观点是心理学领域内的还原论的例证。他这样写道"我有大脑理论是最基本前提的,大脑的活动--我们有时也称之为心灵--是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结果,仅此而已"为了进一步指出这一思潮,我们发现在萨根的词汇里找不到像心灵、意识、知觉、认识或思想这样的字眼,只有突触、脑白质、蛋白质和电极这样的词汇。 像这类将人类行为还原为其生物基础的企图由来已久,最初始于早期达尔文主义者和他们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同时代人。在十九世纪以前,笛卡儿哲学的核心--心身二元论--试图将人的心灵置于生物学的领域之外。随后,由于进化论者强调了人类的"猿性",迫使我们用类似于研究灵长目甚至是其他动物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学。巴甫洛夫学派强调了这个观点,使之成为许多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石。尽管心理学家们就还原论究竟能走得多远这个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但是,许多人却都不假思索地承认人类行为可以分解为内分泌、神经和生理结构的活动,虽然萨根的前提不违背心理学的普遍传统,但是,它却相当激进,因为它试图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所有的现象。他曾说过"仅此而已",我认为这句话是针对这一目标的。 在心理学各流派正忙于将心理学还原为生物学的同时,其他生命科学也在寻找更基本层次上的解释。他们的观点可以在一位著名分子生物学代言人的著作中找到。他叫弗兰西斯。克里克。他的著作《分子和人》当时是对活力论的批判,这种活力论认为生物学是用物理学领域之外的生命力量来解释的理论。克里克写道"生物学的现代运动的最终目标实际上是用物理学和化学来解释全部生物学"他又说,他所谓物理学和化学指的是关于原子层次上的东西的知识,只有在这个层次上的认识才是可靠的。通过强调全部,他阐明了一种极端还原论的观点,这是在整个一代生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