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琦君
释义

§ 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1]

§ 作品

合集

《琴心》(散文、小说)国风杂志社 1954年,尔雅出版社 1980年

《琦君自选集》(词、散文、小说)黎明文化公司 1975年

《文与情》(散文、小说)三民书局 1990年

《琦君散文选》(中英对照)九歌出版社 2000年,新版 2007年

《母亲的金手表》九歌出版社 2001年,简体字版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2年

《梦中的饼干屋》九歌出版社 2002年,简体字版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2年

《琦君书信集》台湾文学馆 2007年

小说

《菁姐》(短篇)今日妇女半月刊 1956年,尔雅出版社 1981年

《百合羹》(短篇)开明书店 1958年

《缮校室八小时》(短篇)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8年

《七月的哀伤》(短篇)惊声文物供应社 1971年

《钱塘江畔》(短篇)尔雅出版社 1980年

《橘子红了》(中篇)洪范书店 1991年

散文

《溪边琐语》妇友月刊社 1962年

《烟愁》光启社 1963年,书评书目出版社 1975年,尔雅出版社 1981年

《琦君小品》三民书局1966年,新版 2004年

《红纱灯》三民书局 1969年,新版 2002年

《三更有梦书当枕》尔雅出版社 1975年

《桂花雨》尔雅出版社 1976年

《细雨灯花落》尔雅出版社 1977年,新版 2005年

《读书与生活》东大图书公司 1978年,三民书局 1986年

《千里怀人月在峰》尔雅出版社 1978年

《与我同车》九歌出版社 1979年,新版 2006年

《留予他年说梦痕》洪范书店 1980年

《母心似天空》尔雅出版社 1981年

《灯景旧情怀》洪范书店 1983年

《水是故乡甜》九歌出版社 1983年,新版 2006年;简体字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此处有仙桃》九歌出版社 1985年,新版 2006年

《玻璃笔》九歌出版社 1986年,新版 2006年

《我爱动物》洪范书店 1988年

《青灯有味似儿时》九歌出版社 1988年,新版 2004年;简体字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泪珠与珍珠》九歌出版社 1989年,新版 2006年

《母心‧佛心》九歌出版社 1990年,新版 2004年;简体字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一袭青衫万缕情》(我的中学生活回忆)尔雅出版社 1991年

《妈妈银行》九歌出版社 1991年,新版 2005年

《万水千山师友情》九歌出版社 1995年,新版 2006年

《母亲的书》洪范书店 1996年

《永是有情人》九歌出版社 1998年,新版 2005年

儿童文学

《卖牛记》绘者:田原 台湾省教育厅 1966年,2006年 三民书局将旧版的《卖牛记》与《老鞋匠的狗》合一,成新版的《卖牛记》

《老鞋匠和狗》绘者:田原 台湾省教育厅 1969年

《琦君说童年》纯文学出版社 1981年,三民书局 2006年

《琦君寄小读者》纯文学出版社 1985年,健行出版社 1996年,2004年 原书更名为《鞋子告状—琦君寄小读者》九歌出版社

《桂花雨》绘者:黄淑英 格林文化出版社 2002年

《玳瑁发夹》绘者:黄淑英 格林文化出版社 2004年

论述

《词人之舟》纯文学出版社 1981年,尔雅出版社 1996年

《琦君读书》九歌出版社 1987年,新版 2006年

翻译

《傻鹅皮杜妮》国语日报 1965年

《凉风山庄》纯文学出版社 1988年

《比伯的手风琴》汉艺色研出版社 1989年

《李波的心声》汉艺色研出版社 1989年

《爱吃糖的菲利》(顽童菲利三部曲)九歌出版社 1992年,新版 2008年

《好一个馊主义》远流出版社 1992年

《小侦探菲利》(顽童菲利三部曲)九歌出版社 1995年,新版 2008年

《菲利的幸运符咒》(顽童菲利三部曲)九歌出版社 1997年,新版 2009年

§

§ 履历

早年在温州瞿溪镇生活,因亲父母早逝,她与其兄托孤给伯母(兄长于1927年辞世)。之后,过继给潘国纲,而改姓潘。

1941年,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即现在的杭州大学文学院)毕业。在学时,追随词学大家夏承焘学习。

1943年,在永嘉联中(现为温州二中)执教。

1949年,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来台后,曾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

1969年退休后,任教于中央大学、文化大学等校中文系,讲授新旧文学。

1954年,自费出版首本散文及小说合集《琴心》;作品除散文外尚有数本短篇小说集;主题多为怀念儿时生活,其文字清新,笔下常带感情,她在记叙中国大陆家乡生活的散文特别出色。

曾获中山文艺奖,作品《鞋子告状》获新闻局优良图书金鼎奖,《此处有仙桃》荣获国家文艺奖。

琦君的散文(如《桂花雨》)常被台湾中学课本收为教课内容,《妈妈的手》被香港课本列为教材;其短篇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公共电视台改拍为连续剧。

1949年,在台湾结识读者李唐基,并于1950年8月结婚,两人育有一子李一楠(1955年生,现于纽约市法拉盛定居)。

1977年,因为丈夫工作的海运公司派赴他到美国的关系,琦君举家迁至美国新泽西州居住。在当地,她在《世界日报》设有专栏,并参加美国的文学座谈会。

1990年与1992年,曾回杭州。

2004年初,与夫回台湾台北县淡水镇“润福生活新象馆”定居,期间出现多个书友会聚会。

2006年4月30日,出席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向作家琦君女士致敬”记者会。

2006年5月13日,琦君女士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台北和信医院,享年88岁。

§ 个人荣誉

坐落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瞿溪镇三溪中学内,原为祖家,2001年10月22日开幕,展馆是由会客室、生平室、作品陈列室、名家评论、读者来信、名言摘录等六部分组成,目前已收集琦君作品38部。琦君逝世后,其夫李唐基表示,琦君之骨灰将在此长久安放,以承其落叶归根之遗愿(现暂安放于台北);并整理更多遗物,一同典藏馆内。

§ 《春酒》品读

琦君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这不是单纯的回忆。童年,在她的文章中已经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已是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在她的文章中毋宁说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向往,尤其在龌龊现实的映衬之下,琦君笔下的童心童趣更几乎是人生永难企及的乐园,令人向往,令人怅惘。在琦君50多本文学作品中,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她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琦君用自己的文笔为读者营构了一方心灵的“理想国”。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这样美好的快乐之乡,如今还有吗?或许这是思念生养自己的故乡,或许这又是向往心灵的故乡。

《春酒》当作如此读,我们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那逝去的一切是那么清晰而美好地在记忆深处招摇,撩惹起我们多少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呀。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琦君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具体到《春酒》一文,琦君就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思乡”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着“家乡的味道”展开。文末那句从心底发出的深深的感叹足以让所有的游子动心动容:“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些内容使这篇散文凝练、浓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琦君的多数散文,都以类似的清新文字和素淡笔调,将一个个短小的故事、一件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的感受。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毕肖。本文对母亲的描写尤其出色。事实上,琦君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度、充满美德、性格坚强。母亲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劳心劳力以及一言一行,都是琦君写作的题材。有时,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真是历历如在目前。

琦君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她驾驭文字得心应手,善于营造隽永温馨的氛围。琦君的文字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成就出的精粹与平和,她写人物、抒情怀,就有了鲜明的宽厚从容和温柔蕴藉。

§ 理论主张

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而要做到这一步,必须做到:1.平易;2.净化;3.蕴藉;4.真挚。我们在《春酒》一文中即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琦君善于使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琦君描绘人物鲜明细腻,亲友、长工、母亲都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尤其是母亲的宽容、善良、勤俭,在琦君温婉流畅款款细叙的笔下,得到了极为传神的刻画。

琦君就是用这样一种洗净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说着自己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 问题研讨

1.春酒》其实只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这样简单的内容有何意义呢?

这些内容至少让人品味到以下几种美:

民风之美:新年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的兴奋、快乐,家长的紧张、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正月里,会首总要置酒表示酬谢,而母亲很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明亮,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的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令人难忘。

2.《春酒》语言生动传神,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设喻奇特形象:“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善于运用细节: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几个细节中得到充分的刻画,这样活泼、天真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还微微歪着脑袋冲读者笑着……

§ 文学特色

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了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朴实生活图景,小朋友可以和现在的生活做一个比较。她写的故事不但好看,而且从中可以知道许多故事的来源,还会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2001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琦君说童年”。从这些童年故事,可以看到琦君生长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情形,知道他们是怎么顽皮玩乐的,他们的长辈和老师是怎么带领他们长大,教导他们做人的。《琦君说童年》不但小朋友乐意看,和她年龄相似的许多中老年朋友也爱看。正如琦君所说的,大家一起来说童年,乐童年。……琦君的散文以理性小品和情趣小品居多,在作品中,突出浓郁的个性色彩,结构上采取闲话家常的方式,谈自然,谈社会,谈人生,且多取温馨的回忆题材,不离亲情人伦之美。语言也讲究文白交融,艺术境界上则追求自然天成,从平淡中见出膏腴醇厚。琦君绝少采取直抒胸臆的粗糙手法,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她擅长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尤能抓住见出人性深度的心理活动。是故,琦君尽管说不上是气魄宏大的散文作家,但她却是一位拥有深邃的爱心,在一个不大的题材领域里挖了一口深井的卓异不凡的艺术家。

§ 琦君文学馆

琦君文学馆座落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瞿溪镇三溪中学内,原为祖家,2001年10月22日开幕,展馆是由会客室、生平室、作品陈列室、名家评论、读者来信、名言摘录等六部分组成,目前已收集琦君作品38部。琦君逝世后,其夫李唐基表示,琦君之骨灰将在此长久安放,以承其落叶归根之遗愿(现暂安放于台北);并整理更多遗物,一同典藏馆内。

2005年,台湾的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成立“琦君研究中心”,搜集了散见于各处的琦君作品评论,并于中文系研究所开设了“琦君文学专题研究”等课程。

§ 作品评价

夏志清评琦君

夏先生曾说:“琦君的散文和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同一传统,但她的成就、她的境界都比二李高。我真为中国当代文学感到骄傲。我想,琦君有好多篇散文,是应该传世的。”(这是1974年尔雅出版社出版书目时夏来信之评价,而在当年该社就为其出版《烟愁》。)他以为《一对金手镯》、《髻》这些文章,早该取代朱自清的《匆匆》、《背影》成为中学教材,甚至列入“诺贝尔文学奖”毫不逊色。琦君谦虚地说:“我这个是土作品。”夏志清说:“土有土的好处。”琦君的作品,在现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华文界甚具影响力。

白先勇论琦君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2]

§ 相关资料

《琦君的世界》隐地编 尔雅出版社 1980年

《琦君的文学世界》章方松 三民书局 2004年

《剪不断的母子情─论琦君的亲情书写》黄渭珈 中国语文月刊 2005年

《永远的童话:琦君传》宇文正 三民书局 2006年[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