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熏蒸剂 |
释义 | § 中文名称 熏蒸剂 § 英文名称 fumigant § 定义 可以杀灭害虫或病菌的气态的或可蒸发的化学制剂。 § 应用学科 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生物与土壤生物化学(二级学科) § 熏蒸剂 以气态分子进入有害生物体内而起毒杀作用,有异于气化的液体、固体或压缩气体等形式。使用剂量根据熏蒸场所空间体积计算(单位为克/米3 ),浓度根据熏蒸时间、熏蒸场所密闭程度、被熏蒸物的量和对熏蒸剂蒸气的吸附能力等确定。宜在仓库、帐幕、房屋、车厢、船舱等能密闭或近于密闭的条件下施用,在被熏蒸物体大量集中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消灭隐蔽的害虫或病菌。 品种和作用机理 常用品种有20多种,最常用的约10余种,包括二硫化碳(CS2)、氯化苦(CCl3·NO2)、二溴乙烷(CH2Br·CH2Br)、二氯乙烷(CH2Cl·CH2Cl)、环氧乙烷(CH2·O·CH2)、氰氢酸(HCN)、溴甲烷 (CH3Br)、对位二氯苯(C6H4Cl2)、磷化氢(PH3)、硫酰氟 (SO2F2)等。 熏蒸剂的蒸气一般是直接通过害虫的表皮或气门进入呼吸系统,从而渗透到血液使害虫中毒死亡。其杀虫作用一般认为在于对酶的化学作用。如溴甲烷能同硫氢基结合,使害虫体内的多种酶类产生渐逆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磷化氢抑制动物的中枢神经,刺激肺部引起水肿,导致心脏肿胀综合症。三氯乙烷、二溴乙烷、四氯化碳等熏蒸剂主要是麻醉剂,二氧化碳则主要起窒息作用。 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熏蒸剂的使用效果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 药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是药剂的挥发性、分子量和燃烧性等。挥发性直接影响药效,一般以药剂的蒸气压来表示。后者与挥发性、渗透力呈正相关。分子量与气体扩散速度、渗透力呈反相关,如分子量小的氰氢酸有较高的扩散速度和渗透力,而重于空气的氯化苦等,则弥散和扩散的速度较慢,易于聚集在地面,宜在熏蒸物上面均匀施药,以利向下弥散。有些熏蒸剂的蒸气易于燃烧,其燃烧性以着火最低浓度和着火浓度范围来衡量,着火浓度范围越大和着火浓度越低,贮存和使用时的着火危险性越大。一般以某熏蒸剂的气体与同量的空气混合后,在25℃时一个小火星不引起燃烧的为安全熏蒸剂。混入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惰性物质,可使燃烧性降低。 ② 被熏蒸物体的性质。被熏蒸物对熏蒸剂气体分子的吸附性,关系到熏蒸剂的渗透、杀虫、灭菌效果以及残留问题。不同性质的物体和使用不同种类的熏蒸剂,在不同的温度下吸附性各异。一般是吸附性高时可能影响被熏蒸物体的质量,如使种子发芽率降低,植物的芽、花、叶、果产生药害,食物的营养成分降低等。吸附性低、渗透力强则可增高有效杀虫浓度。如蒸气被吸收后与被熏蒸物质发生化学作用,解吸(熏蒸后的通风散气)就不能再将其除去而造成残留。但一般熏蒸剂的残留不很严重。 ③ 温度和湿度。温度对于熏蒸效果影响极大,温度高于10℃后再增高,药剂的挥发性增强,气体分子的活动性和化学作用加快;这时害虫也趋于活跃,可因呼吸率加快而加速中毒。温度在10℃时害虫较不活跃,呼吸率低,熏蒸剂扩散穿透能力也随之降低。但当温度低于10℃时,因低温对害虫的生理活动不利,同时低温虽降低了药剂的蒸发率,却使害虫表皮对蒸气的吸附力增加,故熏蒸效果反有增加。一般谷物在温度21~25℃时,可进行有效的熏蒸。温度下降时要适当增加药量,温度增高时则反之。湿度对熏蒸的影响较小。但在粮食加工厂熏蒸时,为了避免蒸气对金属的腐蚀,或引起被熏物的霉烂,最好选择在低湿条件下熏蒸。 ④ 有害生物的种类和状况。有害生物对熏蒸剂的敏感程度因不同种类的生理和结构而异,即使同一种有害生物也因其处于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如害虫的呼吸率以成虫为最高,其次是幼虫和蛹、卵的呼吸率最小,因此成虫的抗药能力最差。宜根据上述特点来确定施药量,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 配图 § 相关连接 http://www.agr123.com/fumigant.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