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振中 |
释义 | § 工作经历 朱振中 1964年后,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学习; 1969年9月,参加工作。 1970年后,任肇庆地区革委会城市斗批改办公室、办事组、肇庆报社、肇庆地委宣传部、办公室干部、干事、记者、主办干事、副科级干部; 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后,任广州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副县级、副处长 (其间1984年4月——1985年8月 任市委整党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 1985年后,任广东省委办公厅副处级、正处级秘书; 1988年后,任广州市委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市正局级)(其间1989年3月——1990年3月 挂任越秀区委副书记); 1990年后,任越秀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 1990年后,任越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其间:1992年4月——1992年7月 在广东省委党校县(区)委书记、县长岗位职务培训班学习); 1993年后,任越秀区区委书记、区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1996年后,任广州市委常委、秘书长; 1999年后,任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2001年后,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委党校校长、市行政学院院长; 2005年3月起,任广州市政协主席。省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省纪委委员;第六、七届市委委员;省八届人大代表。 2005年8月后,任广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1] 2010年4月15日,辞去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主席职务。[2]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第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广东省纪委委员;广东省第八、十届人大代表;第九届、十届广东省政协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第六、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广州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广州市政协委员。[1] § 犀利语录 1、说的、写的、唱的、吹的调子越来越高,却没有采取具体措施抓落实或者根本没有准备落实;他们不怕做不到,就怕别人看不到、听不到。最后是报喜不报忧,更恶劣的是弄虚作假。 2、千篇一律的会议和生搬硬套的官样文章,被群众戏称“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形式越搞越繁琐,就是落实不了。 3、提倡建立主体功能区,到处都是“中心区”、“示范区”、“宜居区”、“中央商务区”、“国际会展区”、“金融服务区”、“生态旅游区”、“休闲度假区”、“欧陆风情区”,一个比一个“好听”。 4、一些“重点”工程,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原本好好的建筑也统统拆了,推倒重来或新建,反反复复折腾,成了既浪费资金,又影响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扰民工程”。 5、热衷于建设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路边工程”、“形象工程”。这样的“政绩”好看不实用,却兴师动众,劳民伤财。[3] § 退休生活 对于退休后的生活,朱振中坚持“三个不”:不干预、不评头论足、不给组织添麻烦。[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